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777)+番外
他推脱说先读书考取功名,为家族争荣誉。
实际上,他心中有目标。
苏宛画听了这番话,震惊不已,“原来你是为了我?”
董知业笑着道:“要不我哪能那么努力读书,我其实在读书上并没有多少天赋。”
“小时候我跟家族子弟一起读书,他们学的比我快,天赋比我高,夫子讲解的道理,他们更容易明白,我背书也慢。”
“所以后来祖父爹都觉得我在读书上其实没什么天分,任由我随意学点就行。”
“可后来我拼了劲的学习,我背书慢,那我就比每天比别人多一两个时辰背书,总会背会,我不太擅长写文章,我就多看学院书社贴出来的文章,多看多写……”
“现在想想,那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坚持下来的。”
无论寒暑,他都那样读书。
那会心中有目标,倒是没觉得辛苦。
现在想想,再让他那样读书他或许就坚持不住。
年少时的感情总是那么纯真炽热。
“若是当初没有遇到你,可能就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人吧,也是遇到你后,才有了现在,才成为了知府,还能保持年少时的热血梦想。”
那就是做一个大官,一个为民的好官。
如今董知业也明白了很多道理,人不是说想做一个好官就能做一个好官,不是说有政绩就能往上升官。
是要有一个明君,朝堂清明,才更容易视线抱负。
“我那时候还想,做个官,名垂青史,让你做官夫人,过轻轻松松的生活,没有人能让你受委屈。”
年少时的很多事,董知业从未说起过。
也是如今他们儿子都大了,老夫老妻了,日子好起来,心态轻松,不由得说起过往的这些事。
苏宛画听了,心中触动感动。
最初董家让董知业休了她的时候,苏家被流放,她那会精神状态都很不好。
她也怕,害怕董知业会听从家族的安排。
因为那时候,那样做确实对董知业好,不用受苏家牵连。
不用被当时的皇帝疑心。
可他没有,他坚定的选择她和儿子。
他为她跪下求过董府,为他抛弃董府的一切。
只为用他的肩膀护着她。
他做县令那段时间,其实挺辛苦,他总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她,吃的用的都紧着她。
他自己却很仔细,吃的都很简单。
有好吃的也会说不喜欢吃,或者说他跟同僚吃过饭了。
那时候她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没顾得那么多。
现在想想,只觉得心里又酸又涨。
她哽咽着道:“谢谢你。”
“傻瓜,我们都老夫老妻了,还说谢谢。”
“就是觉得你很好。”
“其实当年祖父和父亲也问过我,也有很多家世能力容貌比你强的,可我就觉得你对我才是最真诚的。”
“别人或许因为我的家世背景觉得我好,他们送我的东西其实都是让下面的人买的。”
“可只有你送的东西,我知道是你亲手做的,你哪怕送吃的,也是按照我口味来的。”
很多细节,苏宛画都知道。
正因为知道,所以苏宛画才觉得董知业对她最用心。
而且她对他也有好感。
旁人送的点心礼物啊,都是觉得哪家口味好买给她。
只有董知业,他是按照她口味来的。
董知业笑着道:“我那会通过诗会认识了一些人,还认识了苏二公子,委婉的打听了你的喜好。”
那会苏二公子年纪还小,是个小少年。
说起苏家曾经的二公子,董知业心里也有些难受。
苏宛画眼眶也一下子红了,“老二身子不太好,不能练武,只能读书走科考之路。”
“老二媳妇也很好。”
“不过好在若云很好,被瑶娘教育的也很好,看着她活泼开朗自信的样子,我也很高兴。”
董知业感慨道:“我看雪衣这个妻子是真的很好,我见过那么多人,就觉得京城世家大族的嫡女都没有那种气质风范。”
“说句大不敬的话,就是公主也没法跟她比。”
苏宛画骄傲的道:“那可不,嫂子来信都说过,说啊,虽然苏家流放,但苏家流放后最大的收获就是雪衣娶了瑶娘,这孩子真的旺苏家。”
说起一些事情来,苏宛画都一种后怕的心态。
她看着董知业,认真道:“你不知道,嫂子都说了,说当初她真的差点就没了,还有雪衣的腿因为同窗妒忌陷害,腿都断了,大夫都没办法了,还有若晴若云的情况更不用说。”
“那时候嫂子说都不敢想还能重新回京城,那时候都吃不饱饭。”
说起这些来,苏宛画还是有心酸的感觉。
“不过好在瑶娘给她将身体治好调养好了,还有雪衣的腿也是瑶娘治好的,更别说若晴的命也是瑶娘救回来的……”
“可以说,苏家能重新回京城,多亏了瑶娘。”
“你也知道进京赶考要花多少银子,若没有盘缠,雪衣也没法进京赶考了。”
“所以啊,现在苏家其实是瑶娘当家,嫂子所有事情都听瑶娘安排。”
“若云都特别亲近瑶娘,这两天都能看出来。”
“而且瑶娘的智慧非凡。”
苏宛画也是女子,但她打心眼里也佩服瑶娘。
董知业更是一震,“听你这么说,都感觉不像凡间女子了。”
苏宛画道:“不是凡间的,难不成还是仙人啊。”
说到这里,苏宛画愣住了,“该不会真的吧,瑶娘她可是什么都会,该不会是来拯救苏家,拯救大燕朝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