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流放权臣恶毒原配后她飒爆了(79)+番外
上了牛车,冯秋禾一边赶着牛车,一边激动的跟沈月瑶道:“月瑶,上次听了你说的话,这几天我们就推着小车摆个摊,跟一户人家一起卖东西,她卖饼,我们卖豆腐脑,别说比豆腐赚钱,一碗豆腐脑,调好味,就跟一碗汤一样,卖个十文钱,买的人还不少……”
冯秋禾很感激沈月瑶,拉着沈月瑶滔滔不绝的说着这些。
“而且一斤豆腐脑都能放三大碗,可比卖实斤豆腐赚钱。”
“现在天气暖和了,东边就是码头,码头陆陆续续开了,吃早餐的人多,我们推着车卖豆腐脑,也不固定在哪个位置,吃早餐的人多,这几天比卖豆腐赚的多。”
“还有中午的时候,我们就去卖豆腐皮,按你说的那样,跟大家说豆腐皮可以炒菜,我们自家炒菜都觉得好吃。”
“我公婆都说了,没想到做了那么多年的豆腐,不知道豆腐皮炒菜这么好吃。”
冯秋禾拉着沈月瑶的手,很是高兴。
“对了,我还带了两斤豆腐,你拿着给你爹娘带过去。”
“这怎么行。”
两斤豆腐可不便宜。
冯秋禾非让沈月瑶拿着,“你拿着,中午你留在你娘家吃饭,正好可以加个菜。”
“有白菜的话直接炖豆腐吃就行。”
“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谢你,孩子爹都说了,以后或许想办法摆个早餐摊。”
沈月瑶道:“我也就是提了一嘴,主要还是你相信我,你也能干,这么快就落实行动了。”
“做生意哪能拖拖拉拉的,觉得行就赶紧摆摊做生意,早做早赚钱。”
沈月瑶点头,确实是这么个道理,其实也是冯秋禾做事勤快利落。
两个人说着话,中午的时候到了杏花村。
杏花村离西柳镇很近,而且杏花村地方很大,道路平坦,村子里的人也多。
村子街道宽敞,很多人家门口都种了杏树。
太阳很好,村子里一些老人拿着凳子坐在树下晒太阳说着话。
无非都东家长李家短的。
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
不过这天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沈家的事情。
“当初因为沈家老三跟他媳妇租店面开面馆,老大老二闹着分家,可看现在怎么样,那面馆都开不下去,投的银子都不知道怎么弄,每个月要交店铺租金,买面啥的也要花钱……”
“人家老三媳妇手艺好,做的阳春面确实好吃,以前生意还可以,还不是因为她们店斜对面也开了一家面馆,那对夫妻是外地来的,开的拉面店,很多顾客都去拉面店吃面了,这不,沈老三家的面馆就冷清了……”
村子里说话声音大,嗓门大,也不怕旁人听到,反正村子里谁家有什么事也藏不住,不用半天时间,全村就知道了。
沈月瑶坐在牛车上,就听到了这么一番话。
第65章 杏花村
杏花村村民们条件好,村子里好几户人家都有牛车,所以看到村口进了辆有棚的牛车也没觉得稀奇,该聊天聊天。
顶多看了一眼牛车。
“咦,冯家闺女又回来看她爹娘了。”
“要说秋禾孝顺,嫁的人家条件好,她爹娘也能跟着享享福啊。”
“大家伙都看着,有时间秋禾就回来,听她爹娘说,每次回来都带很多东西,那豆腐都带好几斤,这东西不好放,顶多也就能吃两天……”
“那豆腐多贵啊,一斤豆腐都能买一斤粗粮面了,可惜咱们怎么就不会做豆腐呢。”
“这是祖传手艺,你以为想学就能学到,也是她爹娘会养闺女,养的闺女勤快能干性子还好,要不那家能看上她一个乡下姑娘。”
“可不是,秋禾嫁的那小伙子一看也是精神人知道过日子的,对秋禾也好,要不是人家同意她经常回来,她哪能经常回娘家看。”
“看看人家秋禾,再看看沈家那闺女,以前全家当个宝,可嫁人了,一次也没回来看看。”
“哎呀,都是她爹娘挂念她,以前经常去看她,又带粮食又带银子的,可惜就没见她回家看看……”
“别人家谁把闺女那么惯,都嫁出去的人了泼出去的水,她爹娘要早把心思放儿子身上,或许沈家老大老二不会闹着分家。”
“哼,什么不分家,那老大老二都有了媳妇儿子,早跟爹娘离心了,人家想过自家日子,可不想赚了钱还要交公。”
说完沈家,村子里那几个妇人又说起别人家,八卦了很长时间。
她们嗓门大,沈月瑶听力又很好,听了一路,嘴角都忍不住抽了抽。
记忆里大哥比较憨厚老实,二哥比较会说话,会讨爹娘开心。
不过也有些小矛盾,但怎么就弄的分家了。
冯秋禾看沈月瑶的神色,知道她听了一些话,拉住她的手道:“月瑶,村子里的人都这样,她们闲着没事就出来聊这些,也都没坏心思,你别往心里去。”
冯秋禾只有一个哥哥,哥哥嫂子侄子跟爹娘关系都很好。
她每次回来,哥嫂也都很欢迎,所以她也愿意回来。
可沈家情况有些复杂。
以前还看不出这些来,可自从沈家老大老二成亲有了孩子后,就不一样了。
沈月瑶四个哥哥,她那个四哥还整天不着家,听说在外面跟混混玩在一起。
这就让人提心吊胆的。
不过冯秋禾见过沈月瑶的四哥,在外面做生意久了,也能看出点什么来,总觉得沈月瑶的四哥看着是个有能耐的。
但村子里的人可能不这么想。
沈月瑶笑着道:“秋禾,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