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天下有敌(136)+番外
然,仙者,山中人;魔者,磨道鬼;神者,礼可申,唯以大爱庇护苍生。
不明白何为“情”,何为“爱”,便无法真正“通神”。
人若无情,便与草木无异,神若无爱,便与妖鬼一般。
顾绛大可以不管这天下如何,反正无论到了什么时候,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着,他也可以不必管这江南的百姓,劫走贪官的搜刮所得纳为己用,哪怕他们转头又为了交差而去对百姓施暴,但这又与他有什么关系呢?
他也可以不管这些宋臣的想法,直接杀了赵佶,扶持傀儡,做个手艺精巧的缝补匠,反正他做好了手里的事,以后的事让后人自己去解决。
他甚至可以破罐子破摔,就学方腊在这江南之地饱受摧残后携民愤起兵,对内鏖战,不管金国,甚至在金国攻破汴梁时,趁机北上,如果真这样,想必和他互相消耗的北宋会比历史上更容易被金国所动摇,也会放任宋人被金国骑兵踏碎繁华,掳掠烧杀,成为亡国之人,可这本就是宋人的选择、历史的走向。
他大可不必这样耗费心力。
在《天龙》时,他不也看着各国边疆上彼此征伐,明知道未来的结局,而毫无动作,只想看顾一个灵鹫宫,修好自己的道吗?
——————
顾绛微微抬头,看着江边的风景,远处的渔船上有人声传来,更远的地方是青山隐隐,人迹往来,每一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努力奔波,日复一日。
江中的“龙女”不会回应向她叩拜的船夫,天下百姓也不会明白,他为何要开此人道杀机,惊破江南江北。
顾绛叹道:“爱一人,而爱万民,怜吾子,而怜百姓,一心所发,并无异同。”
闵进道:“是。因此这天下,只有您才配被尊称一声‘圣主’。”
顾绛笑了一声,转而道:“阿进,这一步踏出,就再无回头之路了,这江南暗潮涌动,好手众多,我也会有分身乏术时,不能保证你的性命安全。”
闵进也笑了,他很少笑,因为他自幼家贫,生得瘦弱,江湖上一开始称他“长尾煞星”,是人在讥笑他形貌如猴,后来他在江湖上站稳了脚跟,才换了“金面兽”这个外号。
他平静回道:“七圣主,江湖本就是一条不归路,像咱们这样过不下去而混了江湖的人,更是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老死在床榻之上。我下定决心跟随您的时候,这条命就已经交给您了,若我能为您心中的宏图做出一点助力,便此生无憾。”
像闵进这样曾经一无所有的人,天下有太多太多了,他们立足不过寸土,头顶不过片瓦,一日不过三餐,却茕茕孑立,无处安身。
除非那些江湖世家子弟,哪个家有闲财田地、要种地买卖、养父母妻儿的人会跑来做一个朝不保夕的江湖人呢?
更不要说那些书香世家,官宦之后,钟鸣鼎食的大户,他们的一生在风花雪月的诗词唱和里,在官场斗争的汲汲营营中,就算偶然看见了底层人的些许悲苦,也不过感叹两声,施舍一二,谁又真的改变了这吃人的世道?
他们依旧可以继续去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闵进知道,七圣爷一度也可以去过那样的日子,如果他放弃迷天盟,和温姑娘一起离开,就像方歌吟大侠夫妻俩一样,教点门人弟子,随心所欲地游历江湖,大小姐也能在父母俱全的家里千娇百宠地长大,这难道不是许多人所追求的人生了吗?
可七圣爷最终选择了放下,他放下了温姑娘,也放下了韦三青、方歌吟一样的去路。
那他们这些人,又有什么理由不为此肝脑涂地呢?
闵进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顾绛也不必再多言,干脆说起了正事:“武林十三家中,霹雳堂雷家腐朽得最厉害,温家的人心最散,唐家内,老太太和老公公两支相争,而雷家的火器,温家的毒药,唐家的机关却是紧要,多收拢些这三家的人。”
闵进点头应是。
“既然要收拢他们的人手为己用,难免起冲突,何况你家姑爷不喜欢六分半堂,金风细雨楼日后迟早要和六分半堂火并,到那时,咱们也难免要和霹雳堂做过一场,温家的立场摇摆不可信,倒是唐家可以选择更讲信义的一方结成盟友,扶其上位。”
顾绛想了想这段日子看的情报,然后道:“若要在十三家中选一个真正的盟友,还是‘下三滥’何家更合适。”
何家名为“下三滥”,门人弟子多为鸡鸣狗盗、跳梁跃货之徒,他们手段虽为小技,但何家的人多为正派,他们是因为不满赵佶和蔡京迫害贤良的行为,出手力保,才导致赵佶御批了他家为“下三滥”,令他们永世不得脱籍,还一连令人杀了他们几位当家。
可见赵佶对这一家的不满,但如此何家依旧如故。
正巧,顾绛就喜欢和赵佶作对、并耿着硬骨头要犟到底的人。
【📢作者有话说】
历史上的赵佶就很离谱了,温瑞安世界的赵佶更是离离原上谱,简直让人怀疑,要是没有诸葛正我,他压根等不到金人打过来【】
第64章 迷天 14
当然,结盟只是进入当地势力的一块敲门砖,强龙不压地头蛇的道理在哪里都是一直适用的。
如今何家几度易主,真是人心不稳时,太平门梁家也在此时有了隐隐分裂的苗头,何家因为势力受损,有进场分一杯羹的意图。
上赶着的不是买卖,顾绛还要观望一下,再决定怎么下注,他喜欢和讲信义、有本事的人合作,小人虽然可用,但他们总会在一些地方给你惹麻烦,拖累事情的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