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武侠]天下有敌(221)+番外

作者: 六块蛋挞 阅读记录

道理说通了,谁都能懂,但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很多人即便走在这条路上,也不知前路通往何方,这才是“开山”的意义,因为“山”的存在,让来者见到它的方向。

那些留名千古的宗师们,就是这条路上的道标,让所有有心和他们同路的人,能一问前景。

而在这武道昌盛的世界,他们展示道路的媒介,就是武功。

明玉从讲坛的蒲团上站起了身,她没有取剑,只是向他展开了双手,示意以拳掌回应。

平阳子是个看起来四十多岁的道人,他骨架颇为宽壮,就是身上没什么肉,显得人很瘦,其实脚下很稳重,并不是轻灵的路数。龙门一脉是当年全真道丘处机真人所创,其师王重阳提倡修道当去酒色财气,断绝尘缘,出家在观,自全性命,这一脉的剑术也因此冷至无情。

他见明玉不用剑,微微皱眉,心道自己不能逞兵器之利,就要换一把木剑来。

明玉却摆了摆手道:“不必换木剑,利刃在手,才能杀心顿起,若用木剑,你的杀气就天然淡了几分,而恰好,我这是一门最擅‘化解’的拳法,来。”

二人走到殿外的广场上,身后乌泱泱一群人跟了出来。

其中和平阳子相熟的,不由为明玉担心道:“明玉道友虽然道法高明,毕竟年少,江湖经验少,要和平阳子交手,他年少时可是遇上过大灾,与魔门厮杀出来,明玉道友不用兵刃,只怕要被剑气所伤。”

也有人劝解道:“只是为了从武功里见道,又不是争生死胜负,平阳道长会手下留情的。”

反倒是年纪更长的老道士们老神在在地看着,并无异色,有脾气直率的,拍了一下手边弟子的脑袋:“果然该带你出来见见世面,你以为‘道心’是什么?”

“别说话了,好好看着。”

道心是什么?道门如今很多弟子都觉得,这是一种力量,在玄门功法中练成的纯净真气,或者一种更抽象的心智、意念,因为懂的多,明白道门之理,所以有了这样一种意念的力量。

明玉双足站定,双手抬起,微微环抱时,山中忽然风起。

平阳子执剑在手,他修龙门剑法四十余年,自从入门后,每每以剑斩却自己的杂念,师父对他说,当他心无杂念,自然清净时,就入道了,入道之人就能看破世间诸兴灭苦难,知道人的来处去处,向天道而行。

年少时,他以为自己能做到,结果元军南下,魔门灭情道余孽以道争为由,焚尽关中所有宫观,那烧得大地一片焦土的烈火,从此种在了他的心上,烧得他肺腑翻腾,嗔恨丛生。

他日日以冰冷的剑意去斩断自己的杂念,这念头就一日日滋长,至情无情间,人愈削瘦,道愈缥缈,他今日有心向修成“道心”之人叩问,问红尘浊世里的清净之法。

微风中,这柄道剑发出清越的鸣声。

平阳与明玉素昧平生,对方是个年轻女子,在深山中修行,如今来此布道,所以平阳对她无仇、无恨,也无有爱怜慈心,所以他的剑上,只有四十多年来打磨的全真道意和冰冷杀气。

平阳子脚踏八卦,手中长剑直刺对手,古朴剑身寒光朔烁,一股杀生劫灭、无情无我的道意随之汹涌而来!

剑意森森,杀气霜寒。

明玉眼神微亮,她知道这位是道门中少有一位剑道大家,他若不入道门,当是一位杀人无数的剑客豪侠,有一腔炽烈心肠,以至情磨砺无情,性命两分矣。

她迎着剑锋,推掌横出,修长如玉的手凭空划了一个圆,像孩子调皮地在用手搅动缸里的水。

但她手中没有水,只有气。

气,充沛天地、无处不在的气!

天地就是她的水缸,气就是缸中的水。

当随着那只秀美柔软的手流动的时候,扑摸不到的气被她拉得极薄、变得坚韧,卷起了气旋。

剑气撞了进来,然后消弭在了漩涡中。

平阳子面色不改,随之变招,错步向前,旋身折剑,剑光如寒风呼啸而至,几乎要摧折草木,催老人情。

明玉能感觉到,这看似冰冷的道意下,是一片熊熊燃烧的火海,风中有焚烧的气息,如果她存心要灭却这火,也不难,上善如水,以上善之心化为道雨,去冲刷清洗那片土地,火总会熄灭。

可她现在是道门之人,不是教化人的儒学君子,也不是劝人放下执着的大德高僧。

这姿容绝世的女子伸出了另一只手,扫向那片火海,口中漫吟道:“摒邪念,清凉洁,好向丹台赏明月;龟蛇盘,性命坚,方能火里种金莲!”

【📢作者有话说】

武当是真武大帝的道场,真武又称九天荡魔祖师,有龟蛇盘结的玄武相。

第103章 道魔 13

修道的本质是什么?

长生、飞升?这只是修行的结果,并不是修道的本质,何况世间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心里都知道,自己是做不到的,那他们还在修什么?

明玉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平静地看着面前的修者,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她从平阳子的剑上听见了他的追求、他的痛苦,这痛苦就在于自己的追求难以抵达。

他想求清静,在看见人世间的兵祸惨事后,在内心无时无刻不被煎熬的情况下,依旧想求那一点红尘中的清静。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清静经》是全真一脉必修的经典,也是全真一脉的根本,说“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可他本心并不想放下这烈火焚烧的过往,道途的追求和个人的执着形成了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