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公主的觉醒(113)
可是她心软了,又一次败在了姐弟之情上!
他既然想回来,那便回来吧,这一次,她不会再放过他了。
良久之后,她擦干眼泪,问信使道:“皇夫的骨灰,是葬在了洛城吗?”
信使连忙答道:“回陛下,已按叶家祖训葬于叶氏陵园。”
萧嫱冷笑一声,“谁让你们自作主张的,朕与皇夫,生不能同寝,死后还不能同穴吗!”
信使倒吸一口凉气,因陛下与小侯爷尚未完婚,并无名分,所以下葬之时未曾考虑到这一点,却没料到陛下对侯爷情深至此,看这情形,是想追封小侯爷为皇夫吗?
他连忙叩首,“臣定当回禀定国公,送小……送皇夫回京。”
萧嫱疲惫的点了点头,吩咐红缨道:“拟旨吧,迎皇夫回宫,还有萧瑾,也一同召回来吧。”
信使领了手谕,稍作休整,则马不停蹄又赶回洛城。
等待叶青回京的日子变得异常难熬,萧嫱难掩消沉之色,干脆放百官休沐,将自己幽居在养心殿内。
红缨害怕她想不开,寸步不离的陪着,甚至派人去宫外请了叶婉。
叶婉看着伤心消沉的女儿,忽然就想到了自己,自入冬后,萧焕的身子骨越来越差了,是陈年旧毒在蚕食他的身体,太医说太上皇的寿数只剩十年。
白首不相离,是多么奢侈的事情啊,熬得过人心善变,却躲不开生死无常。
叶婉与她同病相怜,竟想不出一句劝慰的话,只能默默的陪在女儿身边。
萧嫱在经历过大悲之后,反倒平静下来,“母后,我没事,您不必担心我。”
叶婉心疼的握着她的手,“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萧嫱勉强一笑,“母后怎么不布置习武内容了,在宫里闷了数日,朕觉得身子骨都坐软了。”
“对,习武!”叶婉连忙拉着她往外走,“母后送你的匕首呢,还没有派上过用场吧,今天母后给你亮几手。”
“有劳母后赐教了。”
萧嫱从尘封的匣子里找出了在冷宫时,叶婉赠予她的匕首。
至今为止,这把匕首还未曾染过血,萧嫱觉得是时候派上用场了。
定国公叶忠接到圣旨后,只好将叶青的骨灰从墓地里挖了出来,叶平将这个消息告诉了乔装打扮的叶青。
“陛下伤心得很呢,你可是犯了欺君之罪啊,进京前还是先想想到时候怎么哄陛下开心吧!”
叶青叹口气道:“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幕后之人露出破绽,陛下那边,我将来自会请罪。”
叶平回道:“我看你心事重重的,有什么事不能亮出来和大家一起商量吗?那常俊秋刺杀你,意图何在啊?我想不明白。”
叶青阻止他道:“想不通就别想了,知道太多对叶家没好处,二哥莫要逼我。”
叶平啧了一声,“得得得,你心里有数便好。”
叶青又补充道:“还有,这段时间,二哥不要再来见我了,以免露出马脚。”
“放心,我还要留下来守城呢,等你踏上回京路,除了那两个随行的军医,便没有人知道你的事情了。”
“如此甚好。”
叶平嗯了一声,临走时还不忘提醒他,“你那位同僚宣威将军王景贤,他也请愿留下来戍边了,为了你的事情,他可是痛心不已呢,已经连续三日来找我买醉了,等你的事情定下来了,别忘了好好向他赔罪啊。”
“那是自然。”
叶青感动之余,也在为王景贤开心,王将军终于求得外放的机会,戍边守城,此次又立下战功,终是壮志得酬了。
次日,叶忠和叶勇点了两万叶家军打道回京,叶青脸上仍缠着绷带,混进队伍里,期待着最后的复仇时刻。
十日之后,叶家军终于抵达京城,萧嫱率百官夹道相迎,叶忠则抱着叶青的骨灰,跪在地上向萧嫱赔罪。
萧嫱在众目睽睽之下亲手接过叶青的骨灰,一步步走回皇宫。
队伍中央的萧瑾愤懑的握紧了拳头,上一世,她也是抱着叶青肮脏的头颅不肯松手,早知如此,他在洛城的时候,就该把叶青的骨灰给扬了。
天子扶灵,叶青他配吗!
一旁的常俊秋眉头紧蹙,不敢抬头,萧瑾的异常愈发坐实了他心中的猜想,说什么匡扶正统,说什么慷慨大义,他这些年来的坚持仿佛是一个笑话。
萧瑾的确有治国之才,可他的雷霆手段也让人胆寒,如果他继位,也会是一个偏执可怖的君王。
常俊秋只盼着自己能忘掉那些不可告人的猜想,平平安安的回到云城。
叶青作为伤兵营中的一员,进城之后则被送去军营养伤,依依不舍的回望了萧嫱一眼。
去军营的路上,他从队伍后方溜走,刚行过一处路口,就被一辆马车拦住了,驾车的正是不语道长,寻风道长则从窗外探出头来,弯着眼睛看他。
“上车吧。”
“寻风道长真是神机妙算。”
叶青上了马车,向他道谢:“洛城的事情二哥都和我说了,那位老者也是你派去的吧,多谢了。”
寻风道长连连摇头,“你莫要害我,我从不插手人间事,那位老者欠我一个人情,我只是讨债而已,没有别的想法。”
叶青被他逗笑了,“这也是你们修行之人的规矩吗?”
寻风笑而不语,倒是不语道长在车外笑嘻嘻道:“师父说,是你的善心救了你自己,当你把西南方的生机留给兄长时,你的命格就发生了变化,卦辞里的逢凶化吉才真正出现,此谓之‘变卦’。”
“真是玄之又玄啊,叶青一介俗人,不懂什么卦象,所行之事但求问心无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