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公主的觉醒(60)
顾流年也看向了她,他虽背井离乡,却时常收到父王书信,凉州的情形实则比函守关好不到哪里去,父王写信让他支持公主,实则是想通过扶持公主推行变革。
谢汝峰对行军一事一窍不通,故而插不上话,只是沉默着观察众人脸色。
良久之后,萧嫱打破了沉默,她举着公主令道,“父皇曾许本宫调兵之权,故而不算僭越,待援军一到,本宫会亲自坐镇,踏平飞云阁,重整山河。”
薛慕白知道她迈出这一步有多难,古往今来帝王家最是薄情,东宫起兵更是大忌,君臣反目、父子相残多是因为猜疑僭越。
这东宫当真是胆大妄为,自己现在是东宫党,理应担惊受怕来着,只是不知为何,他竟然很喜欢这种僭越的快感。
或许是因为他之前活得太规矩了,身为庶出的孩子,他自小生活在嫡兄和父亲的轻视之下,循规蹈矩如履薄冰。
今时不同往日,他可以亲自拿起榔头敲碎那些条条框框,哪怕一时的僭越会以失败告终,那也不足为惧,只有这样,他才没有白活一场。
顾流年见萧嫱心意已决,目光也愈发明亮,“殿下,既如此,臣愿意修书一封送往凉州,请父王增派援军。”
萧嫱看到他眼里的光,忽然想明白了为何凉州王会选择支持她,因为他们都渴望推陈出新,她当即点头道:“如此甚好。”
师爷在门外候了许久,听到了里面的对话,心里无比欢喜,总算是来了个管事的,函守关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他敲了敲门,萧嫱吩咐他道,“师爷,你先派人遣散飞云阁四周的良民,将他们安置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办完这些再去飞云阁下战书,三日之内若不放人,本宫就掀了他们的老窝。”
送走师爷他们,世家子弟也渐渐散场,只有顾流年徘徊不去。
萧嫱笑望着他,“你有话要对本宫讲?”
顾流年点点头道,“回殿下,臣和父王这些年从未断过联络,臣来京城也并非全是为了养病。”
萧嫱点点头道,“为何今日要同本宫说这些,就不怕本宫怀疑你吗?”
顾流年红着脸跪下道,“臣已经下定决心追随殿下,自是要坦诚相待,之前并非有意隐瞒,还请殿下恕罪。”
萧嫱扶起他道,“无需行此大礼,若非凉州王巧送凤凰石,本宫也不会这么快坐上东宫的位子,本宫只是有一事不明,你左肩上的白虎纹身可有何寓意?”
顾流年睁大了眼睛,“莫非殿下已经知道这纹身的来历?”
那可是历代帝王口口相传的秘密,陛下竟能如此慷慨,提前透露于她吗?
看到顾流年的神情,萧嫱心里已然有数,“传说中战无不胜的白虎军,原来就在本宫身边。”
顾流年激动的看着她道,“能为殿下分忧,乃是臣之万幸,死生不悔。”
--------------------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
顾流年向萧嫱交代了白虎令的来龙去脉。
顾氏一族乃江湖草莽出身,与白虎纹身一起传承下来的还有一个故事,“白虎令号令白虎军,白虎军上可诛暴君,下可斩奸臣”。但是江湖上已经有几百年不曾出现白虎令了,口口相传的故事在后人眼中,变成了一个美好的传说。
他的父亲顾连山闯荡江湖时身受重伤,机缘巧合下被定远侯叶央救起,顾连山为了报恩,成为了叶家家臣,随着叶家军抗击北庭,经年累月攒下了很多军功。
后来,定远侯一家在收复凉州七城的时候几乎灭门,叶央一脉只剩下叶家小妹叶婉,陛下感念叶家忠君殉国,想让叶婉承袭定远侯的爵位,却遭到了群臣反对,最后只能退而求其次,册立叶婉为皇后。
原本属于叶家的军功,在叶婉的助力下落到了顾连山身上,他成为了大齐唯一的异姓王爷。
因而顾氏一族选择支持萧嫱,除了有推动变革的意图,也是在报答叶婉的知遇之恩。至于白虎纹身,凉州王只是沿袭祖训向顾流年讲了一段故事而已,没想到这故事竟然是真的。
萧嫱寻找白虎军的线索断了,未免感到失望,就连白虎军的后人都不相信白虎令的存在,即便找到了他们的下落,她又如何说服他们与自己为伍呢?
但父皇留给她的,不可能是一颗废棋,一定是她忽略了什么。
次日清晨,暗卫查到了关押人质的牢房,坏消息是,飞云阁那边又传来一只断手,这一次是某位小公子的手。
解救人质刻不容缓,秦风率领一小队御林军乔装打扮,前去七里居附近的地下牢房救人。
约莫午时,叶青和穆太守回城了,他们一回来就被师爷领到了监守所。
风霜磨人,叶青几人消瘦了许多,一个个灰头土脸的,但眼睛里迸发的精神气比出发时更足。
萧嫱连忙出门迎接,看到叶青浑身血痕,眼泪几乎要夺眶而出,但是她不能哭,她是储君,不能在将士们面前流泪。
叶青心有所感,朝她行礼道,“臣没事,这些血都是敌人的血,容臣回房间先换身衣服。”
他不想让这些污秽的血脏了心上人的眼睛。
萧嫱点点头,又看向穆元正、王景贤和沈誉,“你们都辛苦了,房间已经备好了,先回房休息吧。”
秦风率领小队闯进地牢,惊讶的发现这里防守薄弱,一路上几乎畅行无阻,很快便找到了红缨他们。
红缨见秦风来了,顾不得礼节,委屈的冲进他怀里,秦风颤巍巍的握住她的手检查伤势,却惊喜的发现她的手还在,只是左手腕上有一道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