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猎户家的小娇娘(31)

作者:春呢喃 阅读记录

他开口解围,和王雪琴不好意思道:“嫂子别取笑我们了,柳儿还小呢......”

正无解的江柳儿豁然睁大眼睛抬头,原来是还觉得她小......

古代女子十六岁生育也不算什么稀奇事,但她没在这时反驳周羿,只低头不说话装个害羞的小媳妇儿。

王雪琴眉头一皱,挤出几条纹,反驳周羿道:“哎呦,小什么小哩,等你们安定下来怕是都要明年哩!\"

她继续夸张道:\"你以为这日子过得很慢啊?等娃娃出来都要一年多两年后了!”

周羿看江柳儿脖子都羞红了,可不能再让王雪琴说下去了。

他笑着继续敷衍道:“等安定下来再说......等安定下来再说......”

王雪琴瞧着他们对这事儿不上心的样子,操心劲儿上来了,还想再说道几句。

刚好这时一直在厨房做饭的李保荣进来喊吃饭了,小夫妻俩人这才得以脱身。

午饭是在院子的四方桌上吃的,正是深秋,隔壁那户人家的桂花树的枝桠伸过了墙头。

桂花香也逸了满院进来。

李保荣叫王雪琴开了坛酒出来,四人小酌了几杯,也算应景得趣。

桌上七八个菜,周羿家是猎户李保荣家是屠户,自然不缺油荤。

再配上江柳儿带来的新鲜蔬菜也算荤素得宜。

饭桌上,江柳儿和王雪琴的注意力都在喂孩子上。

妹妹乖巧听话,江柳儿帮着喂妹妹,她喂什么吃什么,腮帮子塞得鼓鼓的。

王雪琴操心调皮的哥哥,哥哥要连哄带骗才肯吃一勺。

两个男人一边喝酒聊着日后的打算,一边帮着哄两句孩子。

很寻常的朋友相聚,一顿午饭和乐温馨。

饭后,周羿执意要留下来帮忙把桌上的碗碟洗干净才愿意去看宅子。

李家夫妇俩拗不过这多礼的小夫妻也就随着去了。

实在不是周羿和江柳儿过于在意礼数。

今日李保荣是放着铺子不开,专门空出时间来带他们去看房子的。

白白耽误了人家一天的功夫,又在这吃白吃了一顿人家的午饭,他们都不知道该怎样感谢才好......

收拾干净后,李保荣带着他们去外面看房子,王雪琴则带着孩子回屋哄着睡午觉了。

江柳儿听周羿在来时路上说,李保荣一共给他们寻了三处宅子。

有带小院的,有临街但不带院子的,还有在街上连着后头的院子的。

临街带院子的那个地段最好,屋子最大,但价钱也最贵,屋主说一百两不讲价。

李保荣带着他们先去了离李家比较近的那一处,离李家这院子就隔了两条巷子。

李保荣拿钥匙自己开的门,推开门进去的时候,里边没人。

据李保荣说,这家人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儿,人太多,没地方住。

现在都搬去了东边一处三进的宅子里。

这间小院空着也是空着,租出去的话后面还得给钱修葺,索性就直接卖了换钱。

西边和西夷这仗打得这样厉害,也不知会不会牵连到他们这里,还是手里拿着钱好。

江柳儿和周羿一边听着李保荣说这房子主人的事,一边往里走,观察里面。

这儿的格局和方才李保荣家相差无几,一个小院带着主屋和耳房。

李保荣说这院子是这三处里最便宜的,但也是最偏的,要五十八两,价格应该还可以再讲一讲。

屋内还剩一些旧家具,想要的都可以留着......

江柳儿有些不满意,位置太偏,如若做买卖的话岂非还要再像李哥那般再租多一间铺子?

他们现在钱不太够。

接下来去的是李保荣肉铺的那条街。

这是一座临街临河的两层小楼,前面临街后面临河,一楼开的是茶水铺子,楼上住的是老板。

他们上门时,里面门可罗雀,客人寥寥无几,掌柜的正坐在柜台后半眯着眼打盹。

还是李保荣出声,那掌柜的才悠悠转醒。

那掌柜的是一个四十余岁微胖的妇人,脸上的皱纹很深,但看着面相很和善。

她看见李保荣后眯着眼笑着道:“哟,小李来了呀!”

“大娘,这便是我那说要买房的弟弟,小周和她的娘子。”李保荣上前向那掌柜的介绍道。

站在后面的周羿和江柳儿跟着问了声大娘好。

“两位远道而来,要不咱先坐下喝盏茶再上去看屋子?”那大娘的朝江柳儿和周羿客气问。

“不了,大娘客气了,等会儿还得赶着时辰回村呢,大娘还是直接带我们去看房子吧!有劳大娘了。”江柳儿笑着摇摇头道。

那大娘也不强求,“那你们便随我来吧,这屋子也没多大,半盏茶的功夫也就看完了......”

那大娘从柜台后面起身引着他们上楼,间或嘱咐几句小心台阶。

还边上楼边跟他们絮叨她这楼除了小了点但位置有多好。

大娘在这开了小半辈子茶铺子,供的儿子秋闱高中了,等把这楼卖出去,就要进京过好日子了......

楼下一层他们方才进来一眼就望过了,里面是一个做点心的小厨房,小厨房很通风,窗朝着河面。

外面的厅堂不大,放了五六张给客人做的小方桌,还有掌柜算账的柜台。

厅堂里同样朝河开着两扇大窗,颇有些江南韵味。

楼上有两间房,一个主屋一间小茶室,里面的床和桌椅还算新。

大娘说,要是他们下定决心买下这,那这楼下炊点心的家伙什也留给他们了。

出价六十五两。

方才李保荣说剩下的那间临街带着院子的屋主出价一百二十两不讲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