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级神厨古代养家日常(449)
“噢?这两样都是什么?”
桌子太大,两道菜离得又远,靖国公夫人一时没看清。
顾安氏看了一眼顾南箫的脸色,小心地说道:“听厨房里的人说,这道是酱牛肉,这是沙琪玛。”
“酱牛肉?!这东西能吃吗?”靖国公夫人顿时皱紧了眉头,再次看向顾南箫,“箫儿,你在外头就吃这个?这怎么能行?我早就说叫你带几个厨子去衙门,只做你自己的三餐两点,又费不了什么事,你就是不愿意,说什么不能搞特殊……那你也不能吃这种东西呀,这牛肉哪是人吃的?!”
一旁的顾魏氏听说是牛肉也面露担心,小声地对自己的儿女叮嘱道:“那牛肉你们不能吃啊,吃了会生病的!”
朝廷明令禁止宰杀耕牛,市面上的牛肉不是横死的就是病死的,他们这种贵人当然不敢吃了。
再说,牛肉又硬又粗,孩子吃了肚子不消化,很容易积食腹胀。
倒是那盘沙琪玛,听说南城那边之前卖到一两银子一盘,倒是个稀罕的吃食。
顾魏氏生怕顾南箫让大家吃牛肉的话,抢着说道:“让三叔费心了,柏儿,桐儿,杉儿,尝尝你们三叔带回来的沙琪玛,快谢谢三叔!”
见二房的三个孩子齐齐站起,大房的几个孩子也赶紧起身,一起向顾南箫道谢。
香甜软和又喷香的沙琪玛很是受孩子欢迎,不过一会儿的功夫就被孩子们分光了。
只是那盘酱牛肉,既然被靖国公夫人亲口判定了“不是人吃的东西”,一桌人便视而不见,竟无人问津。
顾南箫倒不在意这些,反而叫丫鬟把那盘酱牛肉端到自己面前。
别人不吃,他吃。
见靖国公夫人满脸的不赞同,靖国公清了清嗓子,说道:“箫儿到底是在外做官的,官声要紧,谁见有人还带着厨子去衙门的?要是被御史知道,又是一堆麻烦。”
又对顾南箫说道:“你虽年轻,办事却极稳妥,你这样很好,家里人也能放心些。”
靖国公夫人这才咽下了到嘴边的话,只抱怨道:“那些御史就是事儿多,人家吃个好菜,都要巴巴地上个折子,真是闲的!”
靖国公为了表示对儿子的支持,率先夹了一块牛肉。
“谁说牛肉不能吃的?我年轻的时候去北疆打仗,鞑靼那边的人就吃这牛肉,说是顶饿,吃着还长力气,除了酱牛肉,还有牛肉干呢,一人背着一袋子牛肉干加炒面,能吃一两个月!要不人家怎么能练骑兵,有了这些,就能轻装简行呀!瞧瞧咱们汉人打个仗,说什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辎重就是大麻烦事……”
家里人都知道靖国公一说起打仗的事就没完没了,一边听着一边低头吃菜。
第136章 驴肉火烧
顾南箫等他说完, 才说道:“我也吃过牛肉干,的确是能顶饿,还容易储存, 哪怕是夏天也不怕坏。”
有人附和自己, 靖国公更来了兴趣。
“那是自然!咦, 箫儿你又没去过北疆,在哪儿吃到的牛肉干?”
顾南箫微微一笑, 说道:“京城什么没有?父亲要是牙口好, 下次我给您也带几根。”
靖国公哈哈大笑, 道:“你小子, 还想激将老子?我先把这块牛肉吃了,你看我的牙口好不好!”
他把挑了半天的那片酱牛肉,一下塞进了嘴里。
他本来做好了充足的准备,牛肉一入口就用力地咬了下去。
当年在北疆的时候,条件恶劣,他也没少吃过牛肉,不过那时的牛肉多是跟牧民换来,或是跟鞑靼打仗的时候缴获的食粮, 口感自然说不上好, 都是硬邦邦的,冬日里挂着冰霜, 夏日里长着白毛,看着就难以下咽,不过勉强能糊口罢了。
有了这样先入为主的想法,他对眼前的酱牛肉就使足了力气。
谁知一口下去, 那片牛肉就乖巧地分成了两半,舌头一卷, 浓郁的肉香味就弥漫开来。
靖国公不由得愣住了,重新打量起眼前的酱牛肉。
牛肉被切成了薄薄的肉片,若不是外表的纹理依然粗糙,他都看不出来这是牛肉做的。
而且这味道,丝毫没有牛肉的腥膻味,不知是用什么香料做成的,反而把牛肉的膻味完全压制中和,变成了另一种独有的香味。
靖国公府几乎怀疑是自己的味觉出现了问题,他又夹了一片,细细品尝了起来。
这酱牛肉越嚼越香,让人一吃上就欲罢不能。
靖国公夹了一片又一片,筷子不听使唤似的往眼前的盘子跑,终于引起了靖国公夫人的注意。
大户人家各种规矩多,连吃饭都有各种讲究,靖国公是个武将,一向不大讲究这些,可也会注意到形象的。
当着一桌子儿孙的面,他这筷子舞得跟长枪似的密不透风,连靖国公夫人都觉得不正常。
她咳嗽了一声,说道:“老爷,这牛肉又硬又柴,吃多了不消化,你还是少吃些。”
被夫人这么一提醒,靖国公才回过神来。
他意犹未尽地放下筷子,看到对面正在一脸错愕地看着自己吃饭的几个孙子,便笑了起来。
“哈哈,箫儿带回来的牛肉是真不错,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牛肉,就一时忘形了。楷儿,柏儿,你俩也尝尝。”
两个儿媳虽然对这盘酱牛肉敬而远之,可是无奈公爹发话,哪里敢拒绝,只好眼睁睁看着丫鬟夹了酱牛肉,分别放在顾楷和顾柏的碟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