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别唬我,我看过通关秘籍(43)

作者: 老陈的桃子 阅读记录

江覃将那些人一一看过,到最后时,皱起了眉:“这里面,有两个是我们的人。”

“我们”指的应该是晦明山庄?

在青楸意识到这点时,鹿卿云已然出声道:“哪两个?”

江覃指出了其中的两个人:“他们——是山庄的叛逃者。叛逃之后便不知所踪,没想到竟是躲进了魔界。”

鹿卿云并指为剑,遥遥便将那两个人身上的草绳割断。让他也怔了一瞬的是,已然被割断的草绳绕开那两人,又一次连结在一起。他转头看向青楸,后者弯了弯眼睛,眸中似有得意之色。

这草神确实是一次性用品,但在全部割断之前,它能一直使用。

看过秘籍后她精挑细选留下来的东西,当然不可能普通。

鹿卿云将两个晦明山庄的叛逃者留给了江覃作为进入魔界的过路费,余下的,他都用庭幽剑挑起来,一口气全带回了一念门。

这次回去,他特地绕开了有弟子来来往往的大门,直奔二堂堂主具雅的寝屋。

他们的动静稍有些大,愣是把打坐中的具雅吓了一跳。

“掌门大人,这事儿……是交给具堂主负责的么?”

“关瓒与杜茯苓关系不浅,该避嫌。”

鹿卿云说这话时,用的是“公事公办”口吻,不带任何怀疑性质。

青楸点点头表示明白,规规矩矩地向着具雅行礼问安后,又一次代替了掌门大人,将在魔界发生的事儿同对方说明了一遍。

待她解释清楚,鹿卿云便直接向着具雅下了令:“将这些人的身份查清楚,写一份名单给我。”

具雅极恭敬地应了声是。

这趟旅程至此便没有旁的事了,往后山走的路上,青楸忍不住问鹿卿云:“掌门大人难道早便知道,我们要找的人,是穆清辞?”

她是看到那石质储物箱时才有了这种猜测,他却目的极明确似的,还没瞧见任何证据,便笃定能在魔界寻着人。

“两名弟子被袭击的现场很怪。”

“这话怎么说?”

见青楸面上的疑惑真真切切,鹿卿云微一抿唇,还是为她做了解释。

杜茯苓的举动从一开始便很有问题。他和乔杏不一样,并不是第一次带队伍进秘境,按理说,应该对这活动很熟悉才是,怎么会将大量重宝留在山洞中,不派任何人看守便离开?

就算他设下了阵法,此般阵法在有无数人来来去去的秘境中,也起不到任何保护的作用。他如此举动,倒好像特意要将东西放在那儿、留别人来取。

从乔杏那边听来的话更进一步印证了他的想法。

一觉察到魔气,乔杏离开采取了行动,却还是晚了一步,赶到山洞时,东西已被拿走十之八九。若非事先有所准备,凭那些个一根筋的魔物,能这么快搬空山洞?这显然不可能,定然是有人为它们做了谋划。

而在一念门之中,能让杜茯苓费尽心思、如此设计的人并不多,不久前叛逃的穆清辞正好是其中一个。

青楸听完,愤愤地一拍掌:“亏了呀!”

“亏……什么?”

“杜茯苓特意将这些东西‘送’给穆清辞,她一定领走了,说不定现在还在魔界留着呢,我们就该搜一搜再走的!”

“……”

意识到话题被自己带的有些偏,青楸轻咳一声,试图将其拐回正轨:“掌门大人,你说那穆清辞身上究竟有什么魔力,竟然能让杜茯……杜堂主为她谋划至此?”

她一直怀疑,这两人的关系应该不止师徒这么简单。更具体的情况,等有机会了,她一定要查查看。至少得吃口明白瓜不是。

鹿卿云虽不像她那般好奇,对这问题的答案,却是有几分兴趣在的,便很平静地应了一句:“届时一查便知。”

“具堂主调查那些人……需要很久么?”

“约莫需要四五日。我们带回来的那些人,极可能都是各门派的叛逃之人,与那边的人联络上后,很快便能有个结果。”

青楸点了点头:“弟子明白。”

毕竟此事涉及到她的“好师姐”穆清辞,她总忍不住多关心几句。

四五日后才能有结果,那这段时间岂不是可以当咸鱼摆烂了?

她这个想法刚刚浮上脑海就已被鹿卿云看穿,后者语气平静,却不容反驳。

“这几天,我带你炼器。”

青楸微一挑眉。

这好像是她进入山云秘境的初衷。可后来发生的这些事,让她把这事儿都给忘了。既然鹿卿云主动提起,是不是意味着……

她的想法又一次被看穿。

鹿卿云极肯定地摇了摇头:“我不能帮你。要是想要武器合心意,必须由自己炼成。”

--------------------

第26章 武器

=====================

“庭幽剑也是这么来的?”

“是。”

青楸只思考了一瞬便点头了:“那么——希望掌门大人能助弟子一臂之力。”

难怪复刻出来的庭幽剑只能作为并夕夕版, 想来,是它在被锻造时缺了许多东西。

“这是自然。除此之外……你中过毒?”

这话听得青楸都怔了怔。片刻后才想起来,好像是有那么一回事。

说来真是怪事一件, 她刚穿进这世界时,正好赶上与魔化伏孽对阵。那时她为了自保, 在伤口上抹了紫砂重, 毒素几乎是瞬间便蔓延至全身, 可她并没有死。她体内的毒与千丝蛊融在了一块儿,当时就能保她不受魔气侵袭。千丝蛊解后, 她也活蹦乱跳地活到了现在。

鹿卿云也是入了魔界一趟,更仔细地观察到魔气竟会避开青楸, 才发现事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