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母难当,携崽二嫁摄政王(104)

作者: 岁寒千秋 阅读记录

一字一顿地问:“当初,小草也求你放过她。

“你是怎么说的?

“你说她命贱,白长了一双好眼睛,你要挖出来,替她看着!

“如今,还想让我饶了你?做你的春秋大梦!”

他说这些的时候,整个人都在颤抖。

那是他相依为命的妹妹,从小善良温顺,即使饿死,也不肯随他落草为寇。

前些日子,她才刚托人捎了口信,说在国公府找到了差事,终于可以有口饱饭吃。

可她的勤奋努力,究竟换来了什么?!

绑匪狠道:“你这幅嘴脸,怎能配得上我妹子的一双眼睛?”

匕首带着寒光一闪而过。

“啊——”

只听鲁若沁撕心裂肺的一声惨叫,双手在半空狰狞的抓着,鲜血沿着指缝,蜿蜒留下。

她疼得在地上打滚,嘴里求着、骂着,早已失去了王公贵女的气度。

最终,实在没了力气,昏死过去。

“活该,恶有恶报。”

绑匪头子手里拿着两颗血肉模糊的肉球走了出来。

“兄弟们,咱们走!”

第90章 脱险

一群人这才吵吵闹闹地下了山。

惊魂未定。

等他们走远,海云舒才慌忙跑去隔壁。

但见鲁若沁已经被糟蹋的不成人样。

脸上两个血窟窿,表情狰狞的凝滞在脸上,瞧得人毛骨悚然。

“鲁姑娘!”

她试图拍她的脸,把她叫醒。

“你醒醒。”

这天寒地冻的,要是真得睡过去,没准儿就再也醒不过来了。

还好,破庙院子里的篝火还没有完全熄灭。

海云舒捡了几根带火星的木棍,用干草引着,又把火升了起来。

她把外氅脱下给鲁若沁裹着。

“能听见我说话吗?”

“呃…….呃……”

鲁若沁早已神智不清。

别说回答,就连呼吸都格外艰难。

海云舒试了几次都背不动她,只能先把她安置在这儿,自己下山搬救兵。

一路沿着小道儿,好不容易在半山腰遇到了一个砍柴的樵夫。

海云舒把一宝石朱钗塞给他,嘱咐:“老乡,麻烦你去鲁家传个话,就说他家姑娘在这里晕倒了,让他们赶紧来接应。

“记得,要他们老爷亲自带着信得过的下人来。”

樵夫在山里砍了一辈子的柴,何时见过这么大宝石的金钗。

当即就满口答应:“娘子放心,我一定把话带到。”

“多谢了……”

之所以没报官,也是担心鲁姑娘的清誉受损。

她们这些世家姑娘,把名节看得比性命还重要。

这件事要是传扬出去,鲁姑娘指定是没法活了。

可是……

江成璟那里,要不要说呢?

他应该也在铺天盖地找这位未婚妻吧。

他们婚事将近,鲁若沁这个样子,只怕想瞒也瞒不住。

海云舒掂量再三,没有多这一舌头。

毕竟是江、鲁两家的事,她一个外人,尽其所能救鲁姑娘性命就好。

其余的,还是不要多管闲事。

另一边,鲁国公夫妇顾念女儿多日,急得早已乱成热锅上的蚂蚁。

一得到消息,便亲自带着签了死契的下人,匆匆忙忙来到山上的破庙。

“沁儿啊——”

国公夫人一看女儿成了这般模样,直接晕死过去。

老国公到底在宦海沉浮几十载,还是有些定力,虽然心痛如刀绞,可吃了几颗药丸,也算缓了过来。

他问海云舒:“程侯夫人,你可看清那伙贼人嘴脸了吗?”

海云舒衡量再三,还是选择守口如瓶:“没有。

“我醒来时,他们已经走了,我是看见鲁姑娘才叫人去报信的。”

眼下还是救人要紧。

鲁国公也没再多问:“夫人若想起什么线索,尽管来找老夫说。”

“我会的。”

鲁国公临走时,叮嘱:“程侯夫人,今天的事……”

海云舒何等聪明,只回道:“国公爷放心,我什么都没看见。

“我与鲁姑娘一道被劫,毁了她,也就是毁了我自己。之所以没报官,也是考虑到这层。”

鲁国公点头:“夫人思虑周全,老夫先谢了。

“只是小女不日要和江家成亲,在这节骨眼上出事……”

海云舒知道,他是想要句准话。

于是道:“这件事,我到死都会烂在肚子里。”

“夫人高义,老夫不胜感激。”

外头的下人们,已经将晕倒的鲁姑娘和国公夫人抬进了马车。

鲁国公说:“程侯夫人,可要一道儿下山?”

为了不行事张扬,他们只带了一辆马车。

海云舒也不想和他们挤在一起。

“不必了,国公爷还是救人要紧。”

“那老夫就带着妻女先行一步,改天定登门拜谢。”

“您慢走。”

鲁家人乘着风雪下了山。

原本,海云舒以为鲁若沁遭此大难,鲁家人肯定要将她好好审问一番。

毕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同样是被劫持,海云舒的待遇显然跟鲁家姑娘不同。

可鲁国公并没这么做。

到底是三朝老臣,说话办事滴水不漏,体面得很。

海云舒看着他们消失在山道上。

心想,也许是自己把人心都想歪了。

*

话说鲁若沁被接回府后。

国公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嚷着要让国公爷去给女儿讨一个公道。

“你怎么把那海云舒给放了?

“同样是被人劫走,她怎么好端端的,沁儿却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