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难当,携崽二嫁摄政王(112)
程爽是个有心思的,试探问:“二嫂,听说鲁国公府的姑娘,也是灯会上被劫走的,你可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海云舒惊讶:“还有这等事?”
爽姐儿这个小姑子,就喜欢穿胡同,瞎打听,传一些八卦流言,把人编排一番。
原本说她夫家年后会入京,到时她就搬过去住。
这眼看都来了半个月了,也不见她这位大娘子回去。
还天天赖在娘家管闲事,也是个奇葩。
程爽一甩手帕:“是啊,国公爷把家里围得铁桶一般,不许人议论半句,可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现在街上都传遍了,他家的姑娘,已经被糟蹋的不成样子。”
四郎媳妇随声附和:“可不是吗,说得有鼻子有眼的,听着都吓人。她这辈子,算是抬不起头了。”
“如此一来,和江家的婚事,只怕也要黄。”
老夫人阻止她们继续议论鲁家的事:“你们好歹也是大家闺秀,别像个市井泼妇似得,围在一起乱嚼舌根。”
“母亲教训的是。”
众人这才闭嘴。
*
后来的事也证明,流言蜚语确实可以摧毁一个人。
二月初十,天空湛蓝,春光明媚。
本该是江、鲁两家结亲的日子。
却出了桩匪夷所思的大事。
那天,不少百姓为了观看这场盛况,老早就挤到了御街上,只为一睹本朝权势鼎盛的两家结亲。
等来等去,直到晌午,也不见摄政王的迎亲仪仗。
后来才知道,鲁若沁坐在八抬大轿里,自杀了。
消息传开后,一石激起千层浪。
整个京都城都震惊了。
听说她是割腕。
被发现时,凤冠霞帔上全是血,分不清是布的红,还是血的红。
鲁若沁这一死,更坐实了她落入贼人之手、惨遭蹂躏的市井传言——
“我就说嘛,这婚结不成。摄政王能娶一个残花败柳?”
“公府嫡女又如何,还不是自己都嫌自己脏,早早了断对两家都好!”
第97章 抢孩子
婚礼草草收场。
红事变白事。
再一次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世态炎凉,越是低微的人就越喜欢看位高者的笑话。
巴不得这些当官儿的登高跌重,最好摔的和自己一样惨、一样苦。
这个世道,从生到死都分三六九等。老天爷唯一公平的,就是每个人都要死。
除了鲁国公府,不少人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谈论这桩奇闻——
“嗨,这鲁姑娘也倒霉,眼见着就要当上王妃了,竟出了这样的祸事。”
“听说没,国公夫人哭晕过去几回了,国公爷也给宫里递了折子,发誓要给女儿讨个公道。”
“这国公爷平时小心谨慎,你说他家能得罪谁呢?”
“高门大院,哪家不是一团乱麻。不过这贼人胆子可真够大的,敢动摄政王的人,这是长了几个脑袋?”
“摄政王向来不近女色,怎么就愿意娶一个瞎子了?这里难道就没有阴谋?没准儿还是他贼喊捉贼呢。”
“这话可不敢乱说啊……”
“宛平海氏,听过吧,之前也跟江家定过亲呐,也是临到脚了,没结成。”
“还有这种事?”
“我媳妇的舅公是宛平人,海家把这事瞒了好多年,不是当地的,根本不知道。”
“……”
也不知是哪个多嘴的,扒出江、海两家也订过亲。
一传十,十传百。
又把江成璟推到了风口浪尖。
之前,他跟海家的婚事无疾而终。
如今,鲁家的婚事又闹得家破人亡。
两次婚姻大事,皆不得善终。
于是,就有风言风语,说曾经有大师给江成璟算过命。
说他身上被下了咒,这辈子,注定要妻离子散,孤苦一世。
如此一番,江成璟竟落了个克妻的名声。
也是荒唐。
*
本以为流言蜚语随着鲁若沁的死慢慢消失。
可事情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两天后,应天府的衙役找到东昌侯府。
里里外外将侯府围了起来。
这些衙役没有过多的解释,上来就给海云舒带上了镣铐,说要拿人回衙门审问。
“快,快回屋,都这时候了,还看什么热闹。”
眼见着来者不善,老夫人赶忙拉着其他几房的人,躲到屋子里去了。
程子枫要执行军务,也不在府里。
莹姐儿倒是想替海云舒出头,结果被老夫人死死拉住:“你逞什么英雄,挨你什么事,给我好好呆着!
“来人,把她给我锁屋里,没我的吩咐,谁也不能放她出来!”
整个程家,从都到尾,都没有一个人出来为海云舒说句话。
还是小婵拦在那些官差面前:“我们大娘子可是侯爵娘子、诰命的夫人,岂是你们说绑就绑的?!”
“鲁国公的幺女离奇死亡,你家夫人是嫌犯,必须跟我们走一趟。”
“鲁姑娘是自杀,管我们夫人什么事?”
“是不是也不由你说了算!”
“国公府了不起啊?他们说谁是嫌犯就是吗?那我还想告他家姑娘草菅人命呢!”
官差没留什么情面:“咱们都是奉旨拿人,你们若有冤屈,回衙门再说不迟!”
小婵:“奉旨?奉谁的旨?”
如今宫中大小事宜皆由摄政王定夺,凭他和夫人的交情,绝不会这么做。
官差冷笑一声:“自然是奉太后懿旨。侯爵夫人,得罪了。”
铁铐叮叮咣咣地戴在海云舒手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