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母难当,携崽二嫁摄政王(158)

作者: 岁寒千秋 阅读记录

掌刑嬷嬷粗着嗓音:“白小娘,你该喝药了。”

她在这儿住了十天半月,腿折了,肉烂了,没见有人端过一碗药,这会儿突然献殷勤了,她们哪有这么好心。

“我没病!我不喝!”

掌刑嬷嬷:“小娘还是喝了吧,你如果不肯喝,待会儿咱们要是动起手来,可就不体面了。”

“滚——”

白小娘发疯砸了药碗。

见她还是撒泼,两个嬷嬷一人一边,又端上一碗新的药来,按着她头就往嘴里灌。

白师师摇头挣扎,药流得满脸都是:“你们……你们给我……喝的……什么……”

海云舒冷笑:“这是哑药,你也该好好管管自己的舌头了”。

前世,她就是这么被白师师摁着灌了哑药,有话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拖着断腿残肢冻死在琮儿的墓前。

这一切,她都要原封不动的还给她。

白师师试图挣脱,可反抗只会带来更激烈的折磨。

她是看出来,此时此刻除了认怂,再没别的办法了,于是求道:“大娘子……我错了……饶了我吧,我不会跟侯爷说,我再也不敢了……”

海云舒攥起她的下巴,眼睛里像是含着故事,把她看穿一般。

“抱歉的事都做了,抱歉的话就别说了。况且,我也不要你道歉,我要你和我一样痛苦。

“给我灌!”

两个嬷嬷再不手下留情,掰开白师师的嘴,把药满当当地灌了进去。

热滚滚的苦汤顺着喉咙流过,白师师倒在地上,痛苦地扭曲着身体,面如白纸,汗如雨下。舌根和嗓子眼仿佛有刀刮着,辛辣,生疼。

“海……云舒……”

很快她就说不成囫囵话了。

只能一字一字地往外蹦。

她这生不如死的样子,也是恶有恶报。

海云舒:“断你的腿是叫你老实安分,灌你哑药是叫你记得祸从口出。白师师,出来混,早晚要还的。”

……

第138章 又惊又险

从内狱出来,恰逢山间传来沉静而悠远的钟鸣。

每一次敲击都是对过去的回顾,对未来的期待,岁月的流转,生命的轮回。

有些事就像这钟鸣,在空气中回荡,逐渐消失,但留下的影响却久久不能散去,是善意的提醒,更是长鸣的警钟。

小婵心有不甘:“只关内狱,没要了她的命,真是便宜这贱人!夫人刚才怎么不结果了她?”

莺歌已经看破了玄机,解释说:“内狱里动手杀人,罪过可大了。多少眼睛盯着咱们,若一时冲动叫人抓住把柄,那就得不偿失了。”

“夫人没动手,一来是避嫌,二来也是看在珂哥儿的面子,哥儿长大了总要问起亲娘,日后说起来也好体谅。”

小婵这才明白:“不过看她这个样子,生不如死,想必也没几天活头了。”

又瘸又哑,受尽白眼折磨,她活着比死了更难熬。

海云舒吩咐:“给掌刑嬷嬷些好处,告诉她,白小娘要是有个大病小灾也就不用往侯府报了,由她自生自灭。”

小婵:“瞧她这样子,最多个把月,一准儿去见阎王。咱们也不脏手了。”

果然,海云舒她们前脚离开内狱,程老夫人后脚就叫人去打探白小娘是死是活了。

海云舒听说便暗笑:“我这婆母,惯会利用人,临了了,还想借白小娘的命再杀我一刀。”

莺歌替主子理了理脚边叠起的裙摆:“她这是拿白小娘当诱饵,想钓夫人上钩,如果夫人没忍住出了手,她再告到衙门去,程家就可以堂而皇之的把所有钱占为已有。”

小婵也是松口气:“阿弥陀佛,还好夫人没在内狱下死手。”

海云舒:“她心里打什么算盘,我岂会不知?怎能让她得逞?”

“夫人不怕白小娘把内情告诉侯府的人吗?”

“她被灌了哑药,又不会写字。不能说,不能写,如何告我的密啊?”

小婵一拍手:“夫人妙计。没错,就是要让她带着秘密,憋屈死。”

十天后,内狱终于传来消息。

白小娘死了。

比想象中的还早一点儿。

她的死并没在程家掀起什么波澜,内狱的人只是来家里口头通传了一声,领了跑腿钱就回去了。

小婵:“听说她死前骂骂咧咧,眼睛挣得老大,嬷嬷们嫌晦气,随便拖到乱葬岗就埋了。”

白小娘造的孽太多,落得这个下场也是活该。

“程子枫呢?他什么反应?”

“侯爷哪想得起来她是谁啊,一大早就陪着老太太去逛集市了,母子俩跟没事儿人一样。”

越是位高者,越是负心薄幸。

海云舒不禁想,上一世她死后,这一大家子是否也是这么惬意潇洒。

不,他们不是潇洒,而是敲锣打鼓,欢天喜地。

用她的命、用海家的血,换他们自己的太平富贵。

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

随他们怎么算计,多行不义必自毙。

海云舒双拳紧握,骨节泛起白。

没关系,这才哪到哪?走着瞧好了。这笔账咱们接着算,慢慢算。

满院子背信弃义的小人,总有他们磕头求饶的那一天。

*

又过了几天,应天府贴出公榜告示,说鲁国公府的命案,后日就要开审了。

海云舒明白,自己作为证人,也要上公堂。

傍晚,摄政王府下了道帖子,想请海云舒过府一叙。

少青一直在侯府值守,并不知此事:“按说,王爷这会儿应该在宫里召见西夏来使。听说是要签什么盟约,所以西夏王子远道而来,想亲自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