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难当,携崽二嫁摄政王(275)
她在御前提上一句,胜过别人千言万语。
少阳一听这事儿,拍着胸脯:“放心,我母后一向喜欢你,举荐也不过是随口一句话的事,只要我开口,她一准儿答应。”
“还好有你。”
“说什么胡话呢?要不是你,我们娘俩的命都没了,这点小事不足挂齿。”少阳还盘算:“等你嫁给了江成璟,我闺女一个认作干爹,一个认作干娘,以后她的吃穿我可不管了,全赖给你们俩。”
“别说是吃穿,就是将来的嫁妆,我也给她得足足的。”
“瞧我这小丫头,傍上个富婆干娘,以后可等着享福了。”
少阳真是唯一一个,自始至终都支持海云舒和江成璟在一起的人。
*
少阳这些日没少往宫里走动,举荐的事儿,朱太后一开始不想淌这趟浑水,毕竟她是深宫里熬出来的,怎能看不出小太后对摄政王的感情。
朱太后在宫里一向明哲保身,不跟小太后争锋,这才有太平日子。
因为她明白,这种事,谁往上凑,谁就等着倒霉。
可少阳不干。
她拉着朱太后,求道:“母后,海云舒对女儿和您外孙女都有救命之恩,若不是她在宋家,一己之力把女儿捞出来,只怕我们就是坟里的一捧土了。咱们哪还有机会在这儿共享天伦之乐?母后,咱们虽是皇室,可也得知恩图报啊。”
朱太后叹:“你这丫头,向来主意大,你说什么便是什么吧。”
“母后您仁慈宽厚,人美心善,女儿先替海云舒谢恩了。”
“少给哀家带高帽,去给你父皇上柱香再走。哀家昨日梦到先帝,他说,他想你做得奶酪饽饽了。”
“这又何难?女儿做几个当供香。”
几天下来,少阳不但把朱太后的举荐懿旨搞到手,还很快帮海云舒打听到了另外几个待选王妃的情况。
“加上你,一共就三个人。”少阳说替她分析:“头一个就是晋国公的幺女——楚清。”
听说是个才女,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早年进宫时对江成璟一见钟情,为了他茶不思饭不想。
只可惜,当初晋国公看不上江成璟的小官家出身,也不喜欢他嚣张跋扈的做派,死活不肯答应。
父女关系逐渐闹僵后,索性就把楚清禁足在家。这姑娘为此闹过自杀,割过腕,吊过脖子。
后来她听说江成璟定亲,要娶鲁国公之女时,还直接喝毒药说是要殉情,幸亏发现的及时,救了回来。就是清醒后,精神大不如从前了。
少阳叹气:“前些日子我还见过她一面,就知道捧本书,坐在院子里看,下雨了都不知道回屋子,整个人都湿透了,哎,真是可惜了……”
江成璟又在无意间背了桩情债。
真是作孽。
“晋国公这回怎么愿意了?”
少阳继续道:“再不愿意就等着给女儿收尸吧。听说晋国公是求到皇上面前,只说让女儿参选就好,哪怕最后做个贵妾也行,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海云舒道:“楚姑娘算是个痴情人,只是做事太极端了。不上算。”
少阳:“痴情人多了,那也要看对面的人吃不吃这一套啊。江成璟的心思明摆着没在她身上,她如此作践自己,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也是活该。”
海云舒拍拍她:“要世间女子都像你这么英明果决,说休夫就休夫,说自立就自立,那还有男人什么事啊?”
楚清算是皇室宗亲举荐的人选。
江家本家举荐的,是个叫冯丹的女子,据说是江家的远亲,祖上都在京城做官,是清流门户,也是个难得的美人。
少阳办事讲究一帮到底:“我把这冯丹的画像给你要来了。瞧瞧,多水灵的长相。”
海云舒一看,确实。
眼睛如秋水般清澈,明亮照人,眉毛如同远山,轻盈而婉约,身姿曼妙动人,犹如一株优美的杨柳,优雅的气息扑面而来。
江父恐怕是寻遍京师,才挑了这么一个才貌双全的人。
海云舒:“不是身份尊贵,就是才情出众,江成璟艳福不浅啊。”
“他最大的艳福在你这儿,”少阳笑:“反正我在母后面前把你夸的跟朵花儿一样,你人有胆识,脑子也聪慧,一己之力撑起整个家,不比那些被家里养着、天天在闺房里绣花的弱女子强?”
“瞧你把我说的都不好意思了。”
“切记不要妄自菲薄,到时候往殿前一站,把你弹压商贩、跟男人斗智斗勇的精气神儿使出来,也叫他们那些庸脂俗粉开开眼。”
海云舒笑:“好,长公主,听你的。”
“对了,还有件事,我问清楚了也好安心。”
“什么事?”
少阳道:“我昨儿怎么听说琮儿是江成璟的儿子?这是真的,还是谣传?”
第242章 江府
海云舒想着没必要瞒少阳:“是真的。”
“那这胜算就更大了,江家还能不认孙子啊?”
“孙子他们是要认的,可我,他们不想认。”
“去母留子?”少阳像是听了个笑话:“亏他们想得出来,必须不答应,硬刚到底。”
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莺歌卷帘进来,神色匆匆:“主子,琮哥儿被江家人接走了。”
“什么?”
海云舒噌得就站起身来。
江家人倒是耳聪目明,这么快就顺着藤摸到瓜了。
少阳:“别急,先听莺歌怎么说。”
莺歌回道:“奴婢是看着时辰去学堂接人的,可到了那儿就听说琮哥儿被江家接走了,奴婢跑到江家,可小厮连门都不让奴婢进。主子,琮哥儿不会有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