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母难当,携崽二嫁摄政王(352)

作者: 岁寒千秋 阅读记录

黄公公一脸委屈,继续卖惨:“王爷,咱家也是给皇上办差,求您看在咱家一片忠心的份儿上,就给个主意吧。”

江成璟盘着手里的石核桃:“你就继续往牢里送白绫,她想撕就让她撕。撕到撕不动为止。”

黄公公忙摆手:“王爷,老奴已经来来回回跑了十多趟,实在是熬不住。说句难听的话,就算这老胳膊老腿能再折腾几回,这库房里的白绫也经不住她这么撕啊。”

江成璟指尖在桌子上一深一浅地点着:“黄公公这趟差事,终究是要把白绫勒在欧阳氏脖子上,送她去见阎王。既然如此,她自己勒,跟你勒,有什么区别呢?”

黄公公眼前一亮:“此话当真?”

江成璟抬眼,早已看穿了他的小心思:“大冷天的,黄公公忙不迭跑过来,不就是要本王的这句话吗?”

黄公公故作慌道:“王爷这么说可真是折煞老奴了,老奴这辈子只有听王爷的话,那能跟王爷要话呢?”

黄公公未必不知这个法子,甚至是早有此想法。

只是碍于犯妇在大理寺,到处都是江成璟的眼线,他想要出此下策,必得先拜了码头,才好行动。

江成璟嗤笑道:“得了,不用在本王面前表忠心。都是给皇上办差,大理寺的人不会多长舌头,多长眼睛。”

黄公公鸡贼般的眼睛提溜转了一转:“有摄政王这句话,老奴心里就有底了。”

江成璟这道关系疏通后,黄公公做事也就放得开手脚。

果然,不出一个时辰,大理寺便传话来说。

静王妃已经伏法了。

大理寺的人来摄政王府与江成璟禀告狱中的情形。

“死透了?”

“回王爷,死得透透的。”

说是在天牢中,黄公公亲手将白绫套在静王妃的脖子上,命人左右开弓。静王妃的身体在白绫地拉扯下,颤抖了几阵,就偃旗息鼓了。

来人说:“这些宫里的太监,比咱们大理寺的郎官都狠。树枝粗的脖子,说勒就给勒断了。”

江成璟拂去袖口的落叶:“尸体呢?”

“王爷放心,验尸的仵作是下官至交,该怎么做怎么说,下关都已经交代好了。”

此人道:“只是有一事……”

“何事?”

“静世子听闻生母自缢后,特来求下官归还其母尸体,说是念在母子一场,想要让她入土为安。下官不敢擅作主张,特来请示王爷……”

江成璟冷笑:“静王呢?”

“自始至终静王没露面。”

“他到聪明,躲得远远的。”

“那欧阳氏的尸体……”

江成璟:“欧阳氏是被休之身,静世子身为赵氏子孙,静王血脉,以何立场给犯妇收尸?”

第310章 我家娘子心慈手软,见不得杀生

此人一听,继而明白:“属下遵命。”

*

静王妃的死很快就被一场大雪掩埋,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除了静世子。

那日,京都城的天空阴郁低沉,浓厚的乌云压得人喘不过气。寒风凛冽,卷起片片飞雪,仿佛要将整座城淹没。

大理寺外,静世子带着弟妹,身着素衣,长跪于台阶下。不时抬头望向紧闭的大门,只盼见其母最后一面。

可惜,最后等到的是一具冰冷的尸体。

或者说,他们连收尸的资格也没有。

静世子兄妹四人,堵着大理寺门不肯走,嚷着要讨说法。

值守的侍卫只能秉公处事,将他们都挡在门外:“世子节哀,这是圣上的意思,求您别为难小人。”

静世子眼眶泛红,用力抓着大理寺的石阶,指尖因过度用力而发白。

“江成璟呢!让他出来见我!”

侍卫大惊:“世子谨言慎行,事已至此,连静王爷都无可奈何,您还是快快离去吧。”

“我爹窝囊怕事,我可不怕。”静世子双眼赤红:“别以为我不知道,江成璟,你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实乃大魏第一奸臣!”

侍卫连忙召集弟兄:“愣着干什么,还不轰走?”

静世子怒目圆睁,一把推开拦在前方的侍卫,不顾一切地冲进大理寺:“江成璟,你给我出来,有种别当缩头乌龟!”

门外吵吵嚷嚷。大理寺内,江成璟正悠然地品着茶。

听到动静,抬头看向冲进来的静世子,微微皱眉。

侍卫忙解释:“王爷,静世子非要闯进来,属下实在是拦不住啊。”

江成璟挥挥袖让旁人退下。

只见静世子双拳紧握,一步步走到江成璟面前,愤怒地质问:“我母亲是你杀的?!”

江成璟放下茶杯,冷冷道:“圣旨上的意思清清楚楚,你不识字。”

静世子指着他:“你当我傻吗?大理寺内,你若不点头,谁敢杀人?圣旨是什么?在你这种人眼里就是一张废纸。皇上的性命捏在你手里,还不是你说东,他就不敢往西!”

静世子的弟弟被吓了一跳:“大哥,小心隔墙有耳啊。”

静世子瞪着:“我还怕他不成?有本事,就让他把咱们兄妹四人都杀死在大理寺。我就不信,这天下没说理的地方!”

“皇上见本王,尚且礼让三分,你在本王面前,根本不够格。”

江成璟悠然地抚摸着茶杯,仿佛只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然而,在静世子眼中,这却仿佛是一场生死较量的开始。

两人对视良久,气氛愈发紧张。

江成璟嘴角勾起一丝笑意:“静世子,本王很佩服你的胆识。可世上很多事,只有胆识还不够。本王若是你,就回府当什么事也没发生过,好好准备加冠典礼。一个尊贵体面的身份,要比一个罪行累累的母亲,值钱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