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主母难当,携崽二嫁摄政王(417)

作者: 岁寒千秋 阅读记录

小太后必然给他提供了消息,不然,他不会知道的如此清楚。现在静王就是咬死了不知道、不承认,想拖着。

一时间,双方剑拔弩张。

朝野两边各不让步,冯丞相夹在中间,也是左右为难。

珠帘后,海云舒轻咳一声,戳了戳少阳的后背。

少阳原本沉浸在紧张的气氛中,身心紧绷着,经海云舒一提醒,连忙会意,盈盈起身。

“诸位大人莫急,既然摄政王与静亲王各执一词,本公主昨日倒也收到了些东西,想请各位大人一同给评判评判。”

“你一姑娘家,跟着起什么哄?”

静王虽不知少阳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可他清楚,少阳不会帮他。既然不帮他,就让她少说话。

“自古以来,后宫不得干政,你这么上殿已是逾越,却还喋喋不休,成何体统?”

少阳不吃他这一套。

她身姿挺拔,气质高雅,面色不改,微笑着迎着他的目光,丝毫不输于久经朝会的大臣。

声音坚定道:“皇叔,后宫虽不得干政,但商有妇好为国而战,唐有平阳公主的娘子军,事关我大魏江山社稷,少阳岂能不问?

“摄政王与皇叔之争,归根结底是为了皇上的安危。先帝是我亲父,皇上是我亲弟,赢离是我亲兄,家国遭此一难,少阳比任何人都有资格站出来,把事情弄清楚,大白于天下。”

第368章 自作孽不可活

江成璟冷言:“静王,长公主还没说话呢,你就怕了?”

“谁说本王怕了?”静王故意用大声来掩盖内心的慌张。

静王还不信了,她一个身居府里的妇人,能在这朝堂之上翻出什么花样儿?

冯丞相点头道:“长公主所言极是。诸位大人,事到如今,咱们不妨多听听见解,一同商议个法子才是。”

见丞相都发话了,百官纷纷附和,静王也只好暂时按下怒火。

少阳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内侍立刻将她昨夜收到的证物呈上。

那是一个绣纹极其独特的锦盒。

少阳高举手中,朗声道:“昨日,少阳在城外庙中上香祈福,有人将此锦盒交于我手。”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地聚在缓缓被打开的锦盒上。

里面躺着几封信,还有一块半圆玉珏。少阳将玉珏置于案上,展示给众人看。

有眼尖的大臣:“这……这似乎是先帝之物。”

少阳点头:“不错,这玉珏原是一整块,雕如满月,是我父皇在皇叔册封亲王时,赐的。”

“那……那又怎样?”静王脸色煞白,豆大的汗珠沿着鬓角往下流。

少阳白他一眼,又拿出信展示:“诸位大人别急,再看看这封信。”

“这是什么?”冯丞相作为代表随意拆开了一封。

少阳的声音透着几分憎恶:“这些都是静王与西夏皇帝的往来密信,其中详述了他们的谋逆计划,每一封都有西夏皇帝的亲笔手书,盖着西夏的玉玺,笔笔都是他们的阴谋诡计。这半块玉珏,就是通敌的铁证!”

“少阳!本王可是你亲叔叔,你这么诬陷作践本王,不怕遭报应吗?”

“皇叔,这世间的亲疏很难说的。你处心积虑想自己当皇帝,不惜与西夏勾结,让元嗔这妖道霍乱朝廷,先害摄政王,再害皇上。我身为帝国公主,岂有坐视不理的道理?”

“你信口雌黄,江成璟究竟给了你什么好处,你要把本王照死里踩?”

少阳再逼:“我没什么好处,倒是皇叔,算盘打得精妙的很。拿父皇御赐的玉珏做信物,用冀云十六州,换西夏支持你登基为帝。真是好计谋,好算计啊。”

少阳一封封把信抖开,雪白的纸此时像一张张催命符,赤裸地展示在众人面前。

冯丞相上前仔细查看后,才负责任道:“是真的。”

先帝御赐的玉珏。

西夏皇帝的字迹。

西夏国的玉玺宝印。

一个也造不了假!

“你……你们合起伙来要置本王于死地!”静王颤抖着,脸上的肌肉扭曲,原本的傲慢和自信此刻早已烟消云散。

他的目光在朝堂上来回游移,似乎在寻找着出路,但那些曾经奉承他的大臣们此刻都避开了他的目光。

他看向小太后,小太后此时自身难保,哪里还有本事捞他?只紧皱着眉头,脸色躲避,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证据震惊了。

江成璟道:“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没人逼你,是你自己找死。”

言罢侍卫涌入,将

静王的心中涌起一股绝望,他知道,自己怕是已经无法逆转败局。

他紧紧握住拳头,心有不甘。

少阳嘲讽道:“皇叔,有什么冤屈去大理寺说吧,你那几个宝贝儿子,可都在里面等你呢。”

静王瞪着少阳,目眦欲裂。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筹谋半生,最后竟然栽在了这臭丫头手里!

抵赖已经没用了。

此刻的静王,如同困兽一般,愤怒、绝望、无助交织在他的眼中。

他心中的愤怒几乎要喷涌而出,咬牙切齿:“谁把东西给你的?”

这些信物都是直接送到西夏皇帝手里,谁能有如此本事,将一封封信搜罗起来,摊在这大殿之上。

少阳余光扫过身后,海云舒颔首低眉,脸上始终不曾有一丝波澜。

少阳不疾不徐地回答:“皇叔,通敌卖国,人人得而诛之,你与天下人为敌,自然到处有人要收拾你。”

静王眼中满是杀意,“贱人!”

他猛地夺过侍卫佩剑,冲向少阳:“我要你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