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谣(35)
她对组织的忠诚度无可置疑,素日行事,从未存过私心,唯独这件事。
凤娘命苦,她是真的很想……帮她一把。
秋娘眼神殷切,宋康听罢,却不置可否,双目还定在月色下。
“莫非,主人认为她不妥?”秋娘想不出,到底何处不妥。但,她跟了宋康这么多年,相信他的判断。
“不。只是好奇,她的武功似乎并不弱,但走路步子却迈的这么小,仿佛……是故意做给人看的。”
究竟哪里不对,他也实在说不上来。
只是莫名地,不喜欢这个姑娘,——她的眼神是正的,但余光在做什么,隔着这么远,他可就瞧不清楚了。
或许,他那位擅长描摹天下美人的老友可以告诉他答案。
“她在大户人家里做事,平日里小心惯了。”秋娘忙解释道。
“哦?这么好的资质,给人当丫头,未免可惜了。”
宋康话里有话,秋娘却护女心切,一时未能听出,她道:“其实,是我派她去的。”
“为何?”他知秋娘一向做事极有分寸,便不着急追问,待她自行说出缘由与计划。
“无双城首富阎天铮有巨额财富,来历不明。只不过,他在无双城扎根已久,又素有善人之名,很少人疑心。我便让青阳以帮佣的身份,进入阎府,趁机探探阎家根底。当然,她并不知组织的存在。我跟她讲,阎家有钱,有几辈子花不完的钱,像这样的财主,正是倚红楼的目标客户。这一次的任务,是为试探阎家的虚实,也为试探她的个人能力。她是否适合组织,还得主人决定,秋娘不敢做主。”
“她查到了什么?”宋康问道。
“剑冢。”
“剑冢?”
“没错,阎天铮每天都会去的小佛堂里有一个密室,密室里还设了剑冢,是青阳无意中发现的。”
随后,秋娘将青阳的原话复述了一遍。
三堆剑冢,插着九柱香,祭奠三把宝剑,并附生平小传于碑上。
一把名惊鲵。二十有四,本命之年,手持此剑,逐鹿中原,刀下亡魂,四百有四。
一把名工布。行年三十,凭此重剑,所向披靡,一统绿林,又添冤魂,七百七十。
一把空剑鞘。四十有四,已舍兵器,空此剑鞘,御气为刃,徒手杀人,人亡无数。
这是游青阳在阎家呆了两个多月,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信息。
“盗王之王?”宋康一听完,便说出了阎天铮的身份。
关于阎天铮的真实身份,他有过很多猜测。却不曾想到,他竟是昔年盗王组织的首脑——盗王之王。
同是盗匪,盗王组织与那绣猫大盗不同。
绣猫大盗是一个人,盗王组织是四个人。
绣猫大盗偷活人宝贝,而盗王组织呢,只发死人财。
东汉末年,三国鼎立,魏国曹操为筹措军饷,打上了死人的主意,——设摸金校尉这一特殊军衔,专司盗墓敛财,以贴补军用。
这便是盗王组织的由来。
二十年前,盗王组织内讧,四个兄弟惨死一处,便遗下了一批财宝,世称盗王宝藏。
一般说法,四人分赃不均,为财死后,有人黄雀在后,运走了宝藏。
另有一种说法,四人当年死在了大漠,他们的宝藏便也埋在了大漠。
此后,每一年都有很多人前往漠北,搜寻这笔巨额宝藏。
大漠的狂沙无情,不知埋葬了多少亡命徒。
却没想到,当年一场恶斗,四个人里竟还有一个活了下来。
--------------------
第19章 第十九章 二女争夫,好不热闹
第二天一早, 秋娘出现在了品茗轩。
品茗轩晌午才开始营业,她来的太早,伙计们还未上工, 只碰上了一个准备去菜市买菜的任小念。
“我说这位姐姐,你来的有点儿早。我这泡茶手艺也不太好, 要不, 我给你倒杯白水吧, 还是你先去别处转转?”
任小念见她穿的素淡,生的俊俏, 样子最多二十七、八,又是新上门的客人, 便一脸甜笑, 道了一声姐姐。
那秋娘听罢,果然喜上眉梢, 笑道:“小妹妹,你若是有事儿便去忙吧, 是我来的时候不对,来早了。我就在这儿坐会儿,挺好, 环境挺好。”
宋康不曾告诉她,任家的小念在这里, 而小念脖子上象征身份的海石琏,又已被宋康取走。
此时,秋娘以她买姑娘的眼光,评估着她的姿色, 她的身价。
还好, 小念走的快。
话说那秋娘来无双城足足八年了。
八年的时间, 她从秋儿熬成了秋娘,从一个独行江湖的医女,变成了一个想要操纵江湖的秋娘。
她那三哥暂居在品茗轩,——无双城最繁华热闹的地段儿上一间茶馆里,旁人大多不知,她却早就晓得了。
当年师姐妹三人中,三哥同她的关系最是交好。她有什么心事,常常说与她三哥听。她三哥家里还有些什么亲人,也从不瞒她。
可惜,后来三哥负了二姐,她为二姐不平,两个人的关系也便渐渐疏远了。
二姐痴心被负,未婚生女,恐世人讥笑,便躲了起来,这一躲就是二十年。
再见时,那一头白发、粗糙皮肤、粗布短衣的粗笨妇人,秋娘难以相信,竟然就是她那个自负美貌智慧的二师姐。
她不懂照顾自己,也不会调o教o女儿,有时候溺爱过分,有时候又不冷不热。
幸而青阳底子不错,没在她那个神经病老妈的长年精神“摧残”下,变疯变傻。
鉴于二师姐的不幸,秋娘心里有个疙瘩,原本不想再去见她三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