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你三世江山(49)
“你父皇将这等收罗民心的事交于你,也是考验你的时候,同时也是机遇,以后你若继承父位,也要将百姓社稷装于心中。”
“文儿,你可明白?”
赵文抬眸,也是赞同:“母后提点的极是。”
“本宫再多说一句,定要小心翼翼,这么多眼睛盯着,要是有个疏忽,你可知道后果。”
皇后语调变得沉缓,徐徐而来。
“儿臣知道了。”
“嗯,你最好记在心中,切忌让本宫失望,让你父皇丢了颜面。”
赵文喏喏点头答应着。
-
洛璃回了宫中,从丞相府带来很多吃食,便择了个清爽的日子,传信去了宫绣坊,寻来宛若一聚。
宛若按着口信,当天便去了重华宫。
“宛若,想吃什么随便吃,喜欢就带些回去,这些都是我父亲专门为我准备好送进宫来的。”
洛璃从满桌的吃食中随意拾了一块绿豆糕,递给了她:“这绿豆糕清甜不腻,易解暑,快尝尝看。”
宛若接过那绿豆糕,轻尝了一口,赞叹道:“的确入口即化。”
“这么好吃的糕点,我就是在这宫里也没尝过了。”
她再仔细环视四周,“皇妃,这重华宫住得可习惯?”
周围都是简单的装饰,但是院子外风光秀丽,种满了各种花色,绿竹环绕,期间也有几条小溪。
“四殿下最是喜欢清净,这环境倒是清幽。”
洛璃眉梢愉快微扬:“住着舒心。”
“你和殿下相处可还好?”
“挺好,殿下平时也不曾叨扰,有自己的事情忙,倒是任由我的性子去了。”
“在皇上的降诞宴上,我记得你说你对四殿下早已倾心?”
洛璃抬眼,眸子里闪过一丝柔和的光来:“殿下最为优雅清秀,倒是和我品味。”
两人相视一笑。
赵略恰巧进来,刚好听见了屋内两人谈话。
宛若余光瞥见,立马起身行礼。
洛璃听闻,也是起来转了身。
赵略掸了掸衣襟,脸色多了许多柔和,唇角微抿,对着自己身旁的小厮道:“雪松,帮我把那桌上的书拾过来。”
雪松也是带着笑,机灵地前去将书迅速取了过来。
“你们慢慢聊,我还有些事要处理,失陪了。”
宛若低着头客气道:“今日来打扰殿下清净了。”
“无妨,洛璃刚进宫,有个知心人也好。”
说完,他看了看洛璃,便让雪松推着椅子出去了。
宛若这才放松下来,继续和洛璃吃着糕点,配着茶水,当真也是惬意。
聊了许多,无意中便也聊到了南融的旱灾。
“这天气热得离奇,元城在这北方都热,也难怪南融这次经历这么大的旱灾。”
洛璃附和道:“南融在南端,恰巧遇见了几百年来从未遇见过的大旱,田地也不能种粮食了,百姓流离失所,也是可怜。”
“嗯,不过皇上圣明,很快就命太子去处理南融灾害了,想必很快就会得到解决。”
洛璃端着茶水,微微停顿了一下,继而目光深沉探向晴朗的天空:“希望如此。”
继而想起一事,再意味深长地看向宛若说道:“这次灾情还真是有那县令云景的功劳,每日上书汇报实情,这才引起皇上重视,想必也不算太晚。”
听到“云景”二字,宛若顿了顿,继而瞳孔有些放大,表情转而震惊,嘴里嗫嚅出:“云景……南融……”
洛璃对她的反应并无吃惊之色,反倒很平静。
“那云景也是之前也是朝廷大臣,后被贬去了南融当县令,这一晃也是有好几个年头了。”
她淡淡拿起桌上的折扇,微风阵阵,动作带着几分雅致。
宛若若有所思,低头喝了一盏茶,算是舒了一口气。
“她儿子是否叫云奚?”
“好像是吧,听闻也是玉树临风。”
洛璃探向宛若,“看你神情,莫非你与这云家有何关系?”
宛若视线停在面前的那一茉莉糕点,良久才道:“要说有什么关系倒也没有。”
抿了抿嘴唇又道:“只不过云家被贬前……和我家是邻居。”
仿佛说出“邻居”二字,她已经下了很大的勇气。
声音伴随着痛到极致的叹息,眸光也变得暗沉下去。
洛璃知道她这是怎么了,倒也没有再开口问及,关于宛若和云奚的过往,在前一世她早已经听宛若亲口道出。
“如若这次灾情得到合理处置,云景辅佐太子有功,也可能被提拔。”
“只看他们抓不抓得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宛若默默听着,忽而抬眸看向洛璃问道:“你心里可藏过着一个人……不论他曾经给你带来过何等痛苦,可是你忘也忘不掉,恨也恨不了?”
言语尽是真情实意。
洛璃拍了拍她的手背,轻缓道:“我倒是没有过。”
没有如此爱一个人。
现在心里早已经装满了恨。
“可是我有。”
宛若起身,挪步到门前,悠悠看向院中。
“四皇妃,你我也算交心,那今日我便告诉你一桩事,压在我心口无法翻身的事。”
“可是为了一个情字?”
“对,其实我与那云奚并不仅仅是邻居,我们……我们相爱过。”
说出这些话,她心里仿佛顿时轻松了不少。
“小时候我被逼无奈,只有日日在闺阁之中学习刺绣,日子烦闷极了,爹娘也不许我随意出府去,我只有趁着人不注意,攀着长梯到那岩壁上坐着舒口气,眺望四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