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罗裳(102)
洛家虽然出了一个当官的小辈,但这也不能代表洛家有这个实力与皇后、太后一族抗衡。
当今皇后便是太后的表侄女,也是当今皇上的表妹。
太后、皇后的母族世代簪缨,尊贵无比。
有这样一个家族在背后扶持太子,三皇子想与之抗衡只怕很难。
何贵妃娘家身份远不及皇后显赫,要不是连生两位皇子,又遇上宣德帝大封后宫,她也坐不上这贵妃之位。
但洛大夫人心里清楚,何贵妃有宠,三皇子聪慧。太子虽有靠山,但身体实在堪忧。
倘若皇帝愿意把江山交到一个病秧子手中,只怕大赢江山要完。
洛大夫人自认为自己对着前朝之事看得透彻,只是女子不得为官,她便转念改求诰命。
洛大夫人照例还是准备了一些在体制内的礼物。
翌日一早,皇后的舆便停在普宁寺门口。
紧随其后的是骑马的三皇子。
洛雁缩在队伍最尾端,跟着一叩二拜三鞠躬。
好在人多,她也能跟着浑水摸鱼。
皇后的舆与普通的轿辇不同,舆的前后檐必须饰以精细修剪的棕叶,两侧饰有龙纹。
皇后这次出行带的人并不多,除了抬舆的太监,就只有一个贴身侍奉她的嬷嬷,便只有四位宫女。
还没等洛雁看清皇后的仪容,她便被宫女和僧人围住,前往上等寮房的方向。
皇后回到自己的寮房,众人也就散了。
不过好在,上等寮房离大多数人的中等寮房也差不了多远,下等寮房建于另一侧,一般供普通人家歇脚,根本接触不到中等和上等寮房的人。
皇后先是沐浴更衣一番,又让嬷嬷替她在屋里点了一柱沉香,用了斋饭后,打算请刚才迎接她的那些女眷来坐一坐。
等太子妃定好,她也要着手为太子挑选良娣。
良娣是比太子侍妾要高一等级的贵妾,待到太子登基后,良娣至少能封到昭仪以上。
但她并不打算选有身份的女子为太子挑选良娣,万一又遇上何贵妃这样的,还不够糟心。
能在普宁寺捐香火,住得起中上等寮房的人家,便是最好人选。
有心人不用教。
许多人家知道自家女儿竞选太子妃无望,便想着得一良娣身份也是好的。
当接到皇后请她们过去小坐的消息后,立马便让自家女儿或是小妹精心打扮,要是能入皇后的眼,日后等太子登基,就是妃子。
当上妃子,稍微在皇帝耳边吹吹风,便能提携全家。
这对于普通的官宦人家来说,还是很受用的。
洛家适嫁的女儿只有嫡女洛莹莹和庶八女洛姚。
洛大夫人既不想让二房凭洛莹莹出头,又不想庶八女洛姚被选上,便安排下面的人去做了些手脚。
洛姚对杏仁过敏一事全府上下无人不晓。
魏姨娘自从丢了亲生儿子后,便对女儿格外重视。
三年前,因为伺候八小姐的奶娘疏忽,领餐食的时候,不小心把桃酥拿成了厨房新做的杏仁酥,害得八小姐当夜起了满身红疹,高烧不止。
偏偏魏姨娘又是个咋呼的性格,愣是觉得有人要蓄意谋害她的孩子,意外牵扯到当年六少爷走失一事,惹得全府上下一夜未眠。
自此大家就都知道八小姐对杏仁过敏一事了。
洛大夫人只需知会下面人一声,接着便有人把杏仁磨成粉,倒进了洛姚最爱喝的藕粉汤中。
一炷香功夫,洛姚的脸就起了疹子,也没办法去见皇后了。
解决了洛姚,洛莹莹便成了难题。
毕竟魏姨娘没有跟着,她又是洛姚的嫡母。
但洛莹莹不同,她只是伯娘,人家的亲生母亲还跟着呢。
有了洛姚这个教训,钱氏也小心起来,千叮咛万嘱咐洛莹莹不许胡吃。
她自然想让自家女儿傍上太子这条大腿。
交代完,钱氏又跑到洛大夫人跟前,低声抽泣道:“大嫂,莹莹当初议亲的时候,也是能许不错的人家,后来却被泽哥儿耽误了好些年,如今咱们家苦尽甘来,莹莹的婚事也该有个结果了吧。”
钱氏面上是在示弱讨好,但这字字落在洛大夫人耳朵里,跟威胁也没什么两样。
明摆着就是让洛大夫人为她儿子当初的所作所为负责。
洛大夫人心里也憋着气。
明明就是老太太和钱氏挑三拣四,才耽误了洛莹莹的婚事,怎么能全怨在她儿子头上呢!
洛大夫人故作真情实意道:“二弟妹,以莹莹的才情,怎么会愁嫁不出去?那东宫并非是什么好地方,多女服侍一夫,你把她送去,岂不平白让她遭罪?”
第89章 洛大夫人:我怎么就没生个女儿?
在大赢,真正的权贵是不惜将嫡女送进宫当妃子的,就算位至贵妃,那也是妾。
除了跟皇家命脉相连的几户大家,会从嫡次女,或是不起眼的旁支过继一女过来从小培养礼仪,到了适龄的年龄就会被送进宫。
这等女子是最可悲的,她们自小便没了自由,失去了可以自行挑选郎君的机会。
但她们若是能在宫里博得一席之地,又或是因为她们的盛宠稳固家族与皇族的纽扣,她们的生父生母也能得到整个家族的重视。
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更何况伴君如伴虎,没有规矩便是大忌。
钱氏求不动洛大夫人,只能回到洛莹莹跟前抱怨,“这年头,我想为你寻一门好的亲事就这么难,大房那个自私的,只顾着自己的儿子娶得好,根本不会考虑到我们另外两房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