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罗裳(266)
直到她走出后宅,发现外面的天地远比她想象中更丰富有趣,所以她也不想继续呆在后宅消耗自己的一生。
半年里,她跟洛屿泽聚少离多。
就算聚,他也只是同她一桌用顿饭。
她对他早就没有感情了。
或者说,她对他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感情。
在前两日,她终于提出了和离。
洛屿泽并没有阻拦,爽快地在和离书上签上字。
沈思琼注意到他的身型要比之前消瘦许多,虽然他嘴上是不再提那个名字了,但是......她知道,他心里不会忘掉。
一旦有空,他就会去各种他能想到的地方去等。
他以为这样,就能把她等回来。
殊不知,肖家其实在半年前便已派人送来她的死讯。
因为生孩子,难产,一尸两命。
沈思琼怕他为此一蹶不振,倒不如让他心中持有念想就这么抱着希望过一生。
没想到就在她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洛府时,当初肖家送来的信被下人捡到送到了洛屿泽手中。
洛屿泽知道后,又一次闹到了肖家。
没想到肖家早已在半年前搬离新都,全族不知去向。
自从皇后太子接连去世,肖家算是彻底败落,几位还在朝中坚守的肖家老臣因此辞官打算告老还乡,肖家子弟也不打算再入科举入仕。
整个肖家搬得悄无声息,当人们意识到肖府空了时,里面的东西几乎已经落了一层灰。
......
时间如白马过隙,眨眼又是一年半。
国丧过后,也该操办起皇子们的婚事。
当初先皇后在世时,定下三皇子与洛家女的婚约。
怎料一年前,洛家女在自家院子里,突然失足掉进湖中,等到下人发现时,人已经不成了。
因而,何贵妃打算让三皇子娶自己的侄女何长君为正妃,侧妃以及其他的妾室可以从官家女和氏族中挑选。
这一年半里,宣德帝搬到东宫去住,身子是愈发不好。
于是便将朝政全权交给三皇子打理,原本三皇子还算勤勉,但他毕竟年轻,很容易便心浮气躁,不久,就开始玩忽职守,甚至开始草芥人命。
哪个大臣说的话不如他的意,贬!
哪个大臣背后说他坏话,杀!
甚至看上哪个大臣的女儿,抢!
三皇子本质上完全是个自私自利的小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压根不顾整个国家的繁荣。
他才全权打理前朝事半年,整个朝政彻底乱作一团,而宣德帝每天只顾着在东宫里买醉忏悔,压根也不带搭理那些忠臣的苦苦哀求。
原本的大赢盛世终究还是走向了衰落。
第231章 尘埃落定
蛮人似乎早就在盼这个时机。
待到大赢朝政内乱,他们便继续攻城,一举掠夺整个大赢的统治权。
战争再次爆发。
但这次,宣德帝已经没办法再骑马杀敌,只能将重任交到三皇子身上。
三皇子代宣德帝打理朝政这么多年,早就被下面的人当成了下一任新帝,所以他理应为国为他的子民出征。
三皇子内心慌乱不已。
若说他手头上的功夫,确实还算可以。
毕竟何贵妃当初为了让他跟那个病弱皇子比,可没少下功夫。
但他们母子谁也没料到,这当皇帝前还得上战场打仗啊!
因为先太子体弱,因而不用练武,所以何贵妃便忽略了这一方面。
三皇子最多只会一些三脚猫功夫,要真上了战场顶多算是花拳绣腿,压根威慑不了敌人。
偏偏朝上大臣一个劲地吹捧他,说他有少年将相之才,就连之前站队七皇子的余少傅和左相都站出来为他说话,甚至夸大其词,说他只要拎起刀枪,就能逼退蛮人大军十里地。
真是放狗屁!
但是他又不能当着大臣的面说他不行。
一个君王的威名难立,但要毁掉一个君王的威名,只需要一句话。
所以三皇子只能硬着头皮去战场,结果第一天,他就夹着尾巴从军营悄悄溜回了京。
刚一进宫,他就直奔自己母妃宫中。
虽然何贵妃也为三皇子忧心,但当她看见三皇子从军中跑回来时,又气又恼。
她训斥三皇子,“你可知,从军中跑回是大忌!我怎么就生了你这么一个蠢儿子!”
军中人一旦发现三皇子不在,就会群龙无首。
虽然第一日打了败仗,但还有第二日第三日,只要城门不破,他们就要一直打下去。
如今三皇子就算回去也迟了,估计他逃跑的事军营中的人早就知道了。
要是因为他丢了城池,只怕他的皇位也没希望了。
消息传到宣德帝耳中时,原以为他会大发雷霆一场后又急火攻心晕倒,毕竟他这三年里身体每况愈下。
没成想,他第二日竟然从东宫出来去上了早朝。
早朝上,大臣也在议论三皇子当逃兵的事,有人提议重新选派一个武将再带一对精兵去前线支援。
宣德帝听完这帮人上奏的意见后,慢悠悠地开口:“众爱卿不必担心,朕的言儿早已带了三队精兵前去支援前线,相信不久后就能听到他们得胜归来的好消息。”
言儿?
七皇子景言!
朝上大多人已经很久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了。
七皇子出宫游学了一年半都没传来什么消息,谁能料到再出现竟是在战场上。
果真如宣德帝所说那样。
三天后,蛮人不仅被击退二十里路,七皇子甚至带兵收复了曾经失去的两座城池。
又过七天,蛮人彻底被打回自己的老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