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风(26)
她给什么小叫花就接什么,一句感谢的话也不说,却也一毛钱都不少收,连心也不在意。
今天爬坡的时候有连玉帮忙,小叫花就没出现。连心上坡之后特意往两边看了看,粗大的水泥排水管间有黑漆漆的矮小人影一闪而过,依稀就是小叫花。
本来连心还想着留一盒焖面回去的路上带给小叫花吃,没想到今天生意出奇的好一盒没剩。中午吃包子的时候光顾着听两个大叔唠嗑了,也没想起来给他买几个包子吃。
连心心里多少有些愧疚,一想起小叫花那一身看不出本色的毛衣和破洞的单裤,脚指头露在外面用塑料袋裹着保暖的布鞋她心里就更难受了。
家里她们两个女孩儿也没有多余的衣服,大舅家王鹏的衣服向来不少,估计能要来两件给小叫花救救急。
她们自己的日子才刚刚看到点奔头,偶尔接济一两餐饭就已经是力所能及的极限了,除了旧衣旧裤实在也没有什么别的可给。
何淑珍一听连心要衣服是接济小叫花,忙去衣柜里好一通翻腾,王鹏不穿的棉衣棉裤毛衣棉鞋装了一大包给连心。
正忙着打包,王振华拍打着肩膀上的雪花进了门。
何淑珍连忙放下衣服去伺候王振华换洗,连心则走去厨房给王振华下面条吃。
热乎乎一碗手擀面下肚王振华舒服得长出一口气,“二孬的卡车坏在半路了,这一道上顶风冒雪地走回来给我肠子都冻拔凉拔凉的,总算暖和过来了。”
随后他又问连心这段日子过得怎么样,听说天气越来越冷生意越来越不好做的时候还劝连心不行就猫个冬,“啥都没有身体重要,伟人不是说过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马上到腊八了,连心也有意停下生意好好过个年。除了陈姐和她那一群乘务员朋友的辣椒油要照常供货外,别的都等过完年天暖和之后再说。
连心又把今天在馄饨店听到的对话跟王振华说了一遍,正好让王振华给出出主意。
“是有这么个事儿,我也听说过那边儿要建厂。”王振华眯起眼睛琢磨又琢磨,“你真打算去工地卖盒饭?”
连心点头称是,“铁中的买卖现在挺稳定,有连玉中午和晚上帮我忙活,我觉得再多个工地我也能忙得过来。”
外甥女眼睛里仿佛燃烧着小火苗,一簇簇地烧得王振华心热不已。
“那就干!你等大舅再仔细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啥门路可走。”王振华仰头喝下一盅酒,豪气干云地对连心说。
连心得到王振华的肯定心里安定不少,笑着给王振华斟一盅酒。
“但这买卖你不能再像现在这么干了,大丫头。”
王振华目光放得长长的,看向窗外簌簌飘落的大片雪花。
“等开春你们俩在铁中跟前租个房子吧。”
连心有些愣怔地缓缓放下手中的酒瓶,不明所以。
“老话讲的好啊,铁匠炉子落下脚——趁火干。”王振华一脸的信心十足,“趁现在你买卖正红火,干脆把摊子往大了铺排。”
连心有些紧张,她可没想那么远过。原本只是打算做点小买卖能把饥荒还上,能供得起连玉读书就行。现在听王振华的意思,是要她开店?她不行吧?
王振华就跟她掰开了讲。
小本买卖要想赚钱首先得具备两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做起来得省时省力,二得让顾客觉得物美价廉。
现在第二条连心倒是够得上,可要是再想做工地盒饭的生意,那第一条就是最先摆在她面前不得不跨过去的坎儿。
只是在铁中门口卖盒饭的话,连心一天跑两趟远路也就跑了,她年轻身体还算吃得消。可要是再加上工地的盒饭那就不好说了。
即使工地上卖出去的盒饭跟铁中差不多甚至还要再少一点,那不也需要人运过去才能卖出钱来吗?
谁负责运?怎么运?只靠连心自己吗?她现在每天只卖100盒焖面和三四十斤的辣椒油就已经累得膝盖滑脱了,重量再翻上一倍王振华看她那两条腿早晚都得废掉。
运输成本就是连心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其次,”王振华讲得再细一点,生怕连心想不到这些,“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你要在西郊附近做买卖就不能一直窝在南郊这个犄角旮旯。”
“别人都住铁中附近,卖东西快见底了都能马上补货。你能吗?等你补货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我明白你是觉得租房还得花钱,住在你二爷爷二奶奶那老房子里不用。那你想没想过,住得近,补货快,盒饭自然卖的多,这一出一进是不是就找平了?还不一定哪个多哪个少呢。”
“再有,你听没听说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
王建华撂下酒杯,注视着连心的双眼无比认真地说道:“开春先去铁中附近租个房,大舅给你打包票,不会让你白准备的。”
第13章 炸丸子、炸油饼
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进腊月县里各个商场人流如织,腊月二十三过后更是摩肩接踵。
郑琳琳拉着连玉在百货大楼二楼的女装店里试了一件又一件红色外套,红色毛衣,红色帽子,嘴里还不住念叨连玉。
“我觉得你穿红色挺好看啊,显白,为啥刚刚那件毛衣你不买啊?”
连玉仰头望天,装没听见。
去年年初连兴贵过世,年尾王金兰意外身故。按老规矩讲,连心连玉得守孝三年。不穿红,不戴绿,不贴春联,不放鞭炮。
这都是老人嘴里口口相传下来的,小辈们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经历过的自然想不起这些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