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风(31)
门面房肯定不行,租不起。
那就去看看那几排老旧的平房有没有出租的吧。连玉跟郑琳琳推着自行车往巷子里走。
她先就相中了话吧后边的那间院子,离马路近,三间房大小,看起来不大但绝对够用。
门上没贴出租告示,连玉敲了几下门也没人应,她就蹦起来想看看院子里什么情况,这一排估计都是一个格局。
刚蹦两下,身后就传来一个男人严厉地训斥声,“干什么的?!看什么看!”
郑琳琳吓得车把差点脱手,回头支吾半天一句完整话都说不出来。
连玉回头一看,说话的是个中等个头儿的男人,一顶黑色毛线帽直戴到耳垂下边,大红的围巾把半张脸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状似凶狠的眼睛来。
他歪靠在墙上,那件长款军大衣穿在他身上就显得不伦不类的。
连玉不仅一点不怕,还用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大哥,你在这附近住吗?知不知道这附近哪儿有房出租?”
那男人身子不动,头往旁边转了转,声音仍是冷得掉渣,“不知道,这家不租,赶紧走。”
郑琳琳小声跟连玉嘟囔:“赶紧走吧他不像啥好人。”
连玉却一副笑嘻嘻的模样跟人家道别,一点不见外地跟人家说要是附近有房租记得告诉她。
“说的好像人家认识你似的,你咋胆子那么大啥人都敢搭话。”一走出巷子郑琳琳就心有余悸地拍拍胸口说道。
连玉一双眼睛还在路两旁的平房上来回转悠,闻言回道:“我认识他就行呗。”
“你认识他?”郑琳琳一脸惊讶,“不是,你啥时候认识的啊?”俩人不像认识的样儿啊。
连玉伸手指了指后面,“派出所隔壁那家话吧,估计是他开的。刚刚咱们从话吧门口走过两次,你没看见他在柜台后边坐着啊?”
郑琳琳睁大眼睛回想,还是一点儿印象都没有,“我真是服了你了,记这些没用的东西你比谁都快,让你背课文就跟要你命似的。”
“这哪是没用的东西啊,这是顶顶重要的东西,我和我姐能不能租到合适的房子就靠这些未来邻居们四通八达的消息网呢。”
郑琳琳对连玉的自来熟嗤之以鼻,“刚刚你那位未来的邻居可没把他四通八达的消息网给你用。”
连玉回眸一笑,说道:“没关系,那是我们还不够熟,等熟了他就肯了。”
第15章 杨排风与龙王庙
开春了,天气越来越暖和,王振华最近在沈阳忙着倒腾水果。上次回家只呆了三天,带小姐儿俩看了几处房子都不满意,那边儿生意又实在抽不开身,不得已只好托相熟的朋友帮忙找找看,有差不多符合条件的就让朋友带连心去瞧一瞧。
就为这事儿何淑珍特意花两千块钱安装了一部固定电话,总不能让王振华的朋友次次大老远的跑来找人。就是这好房实在是真难找,从三月初找到快进五月份了,愣是一个合适的都没有。
王振华上次回来留下一筐水果,里边有半筐冻秋梨眼瞅快放不住了,连玉这几天上学就天天拎一兜儿去学校。等晚上放学连心手头儿盒饭还没卖完的时候她就跟郑琳琳去对面平房胡同里转悠。
逮着个看起来面善的就塞一个冻秋梨给人家,然后跟人打听附近哪儿有房租。
有几个是她天天必登门去踩点儿的固定场所。比如派出所的门卫大爷,邮电局旁边支摊儿修车的老头儿。
今天她打算去拜访一下话吧那位看起来就不像什么好人的老板。
老板今天坐在柜台后面打盹儿。连玉推门的时候门上新挂一串风铃叮铃咣当乱响一气,声儿还挺大,给连玉吓得一缩脖子。
老板睁开眼睛瞥她一眼,要死不活地说:“本地三毛,长途五毛,挂机付钱,概不赊账。”
连玉咧嘴一笑,右边嘴角一颗小虎牙有点反光,“哥你也太见外了。”
说着从兜儿里掏出三颗冻秋梨摆在柜台上。
“尝尝我们家冻秋梨,可甜了,水儿可多了。”
老板垂眼瞅了瞅,真就没再赶人。
相反他两条胳膊杵在台面上歪着脑袋问连玉:“你们这么点大的孩子自己出来租房住?”说完又看一眼一直站在门口没动过地方的郑琳琳。
郑琳琳赶忙转头朝外看,心想别看我,看我不如看冻秋梨。
“不是我们俩住,是我跟我姐,还有我大舅。”连玉解释道。
一开春儿鞋厂就开始招工,水泥厂那边也放出消息来要招建筑工人,早早就有人开始就近租房,连马路对面的平安六个区房租价格都开始上涨,房子只要一空出来马上就有人付押金租,要不怎么她们姐儿俩租房这么困难呢。
老板拿一颗冻秋梨在鼻子下边闻闻,“打算自己家住还是合租?”
连玉扯一扯自己的校服领子,示意老板看衣服上铁中的校牌儿,“陪读。”
“人少还行,清净。”
连玉一听这话音儿是有门儿啊,赶忙问道:“您知道哪儿有房?”
老板施施然站起来,跺跺脚朝后屋喊一句:“看着点儿店,我带人去看房。”
说完也不管后屋有没有回应,领着两个小丫头就出门右拐。先是路过话吧后边上次连玉蹦起来看的那个院子,然后就停在院后一扇窄窄的铁门前。
俩小伙儿正在那儿弯腰撅腚地忙活着拆门。
老板抱着膀儿朝那边儿一扬头,对连玉说道:“就这院儿,自己进去看吧。”
连玉拉着郑琳琳就从那俩小伙儿身边利索地挤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