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奔五渣男(258)+番外

“所以说……学好数学是多么的重要啊。”聂冬拿着写好的账单慢慢比对。褚府自己用的盐其盐价是按照朝廷的规定来的,而厨房里大厨的们,每一季度会往自己家里带一小罐子回去。聂冬勉强将其称为工作福利吧。可即便如此,这些个在褚府的厨子,对盐也十分珍视。他们都有亲朋友好友,自己家虽不缺,但也会接济一下亲戚。

“这些人的亲戚买的盐只有两成是一百文,余下八成都是一百二十以上了。”聂冬拿起一张写满了数字的纸,上面是做的环比与同比的分析。经比对,以今年为基准,盐价同比增长了百分十,环比增长了百分之十五。

“这就有意思了。”

聂冬笑了笑。

去年和今年都是属于禁海的年份,池安整体产盐总量应该不变,一年内的人口也不可能暴涨,但盐价却在涨,显示盐不够用。

这意味着什么?

在经济模式十分简单的古代,主要原因就是流入市场的盐量在降低。

盐从盐场到进入市场,在这个过程内,有人将盐偷走了!而能够在两个环节中做手脚的人……

聂冬在嫌疑对象里不断画圈,最终重合最多的便是几个盐场的官吏与大宗的盐商们,与他最初的猜测不谋而合。被圈入禁海区域内的盐场不是战略需要,而是有人想要吞这块肥肉。而褚庆涛因为褚成沛的事,为了保住褚成沛只能以让出盐场为妥协。

聂冬写了字条,交给秦苍,吩咐道:“让任柏云留心一下这几个人。我要知道他们是怎么运作的,那些盐都流向了哪些地方。”

霍文钟看见他爹的字条上,扭扭曲曲的写着几个人名:褚峰,褚燕敏,还有几个盐商的名字。

“褚燕敏……”霍文钟对此人毫无印象,“这个人是……”

聂冬道:“褚峰的交友里,大多是武将,文人很少。而这个褚燕敏是个孝廉,又是与他同族。调查一个人,不是要调查他的全部,而是要去看他特殊的地方,唯一特别,才通常会是问题的所在。”

霍文钟心中惊叹。他爹这种查人的方法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些经验老道的捕快也有这种思路,但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出来。

其实还有一句话聂冬没说……

“经过魏文杰那事儿,老子就对书生过敏!这种人必须重点调查!”

但为了自己那高深莫测的形象,这种理由还是不说了。

一个朝着大海方向的小坟头前,一摞纸钱刚刚烧尽。

任柏云站在树荫下,抱着手臂。在他前面不远处,魏小海和富贵安葬了二牛。富贵将腰间的小布袋解了下来,那把白色的观音土撒在了坟头上。

“观音菩萨会保佑你。”富贵小声道,“肯定会让你投个好胎,以后天天都能吃饱饭。”

任柏云微微抬头,看向远处的天空。

——真蓝啊,和池安的海水一样。

风一吹,那海浪的声音似乎依旧在耳边回响。

第一三三章 选择

“任大人,我们这是要去哪啊?”魏小江背着一个小背囊,里面装的其实只是一双他刚编的草鞋和几个馒头。富贵与他一样。

任柏云道:“去池宁。”

魏小江和富贵对视了一眼,二人从小都是住在海边的小渔村内,只晓得出了小渔村,走上两个时辰就能到池安郡,但对于池宁毫无印象。

见这二人一脸迷茫,任柏云耐心解释道:“池安郡下的一个县,那边还没有完全禁海,你们去那里可以捕鱼,也好过在池安饿死。”

魏小江和富贵大喜。

这是给他们找了活计啊,不必担心贵人老爷们走后下一顿的着落了。

自古以来离权利中心越近,被监视的也就越严,越是下面的小地方,官吏的自由度越高。拿聂冬的话来说,池安省下的池宁市,差不多是一个地级市单位,属于四至五线,正是典型的天高皇帝远,有时京城出的圣旨,到了池安效力就开始减弱,到了池宁这里,效力基本为零。父母官掌生杀大权,当地风气如何,全靠其县令人品。

魏小海和富贵已经开心的计划自己去池宁后的生活了。只要能住在海边,就不怕被饿死。他们可以打鱼,还能捞那些好看的海螺和贝壳拿到城里换钱。

不过任柏云又道:“但池宁那里有海盗出没。”

魏小海和富贵的讨论戛然而止。魏小海愣愣问道:“海盗会来抢村子的是吗?”

“恩。”任柏云道,“但县令已经贴出了告示,招募村中壮丁日夜巡逻,县衙会发给他们银子。池宁那里你们可以打鱼养活自己,但也有可能被海盗杀了。”

富贵道:“我们留在池安也迟早会饿死,地里根本种不出东西,海边也不让靠近。城里贴了告示,渔村里的人都不许进城乞讨,被发现了运气好被打一顿赶出城外,要是运气差点,说不定就死在牢房里了。”

魏小海连连点头,又补充道:“我们村里有人私通海盗,城里的掌柜们都不会雇我们这些人去做事。留在池安就是个死,去池宁说不定能有活路呢。大不了,我与富贵一起去池宁的海边巡逻,好歹县令大老爷还给银子呢。”

“你们两个这小身板,恐怕那县令还看不上。”任柏云曾远远见过一次池宁县令庞羽德,当时他正诚惶诚恐的要给老侯爷请安。只是不知,侯爷不在这里之后,这县令还会不会诚惶诚恐。

魏小海是个机灵的又大胆的,从他敢偷摸进禁海区便可看出这一点。此刻问道:“任大人,您把我们带到池宁,真的就是让我们去哪里打鱼吗?”

上一篇: 厂卫相公 下一篇: 穿穿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