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时辰不早,棋归不敢久留,站起来要走。
燕君行嘱咐道:“好好照顾你自己,也好好照顾我儿子。若是有什么事,记得不要硬出头,等我回来再说。”
棋归点点头,道:“将军放心,请您也保重。”
燕君行拉住她的手,用力捏了一下,道:“去吧。”
棋归回过头又看了一眼,终还是走了。
后来的事情发展的,既顺利又不顺。燕君行作为一国最高将领,面对这样的战乱年代,而且有战争一触即发,长期被留在宫中,本身就不大妥当。下面的朝臣渐渐就开始有了非议。
棋归带回去的消息,说是燕君行交代不要轻举妄动。有人信了,有人不信,里里外外吵吵嚷嚷的一片。棋归自知自己该避嫌,便只说了那一句话,然后就闭门谢客。
然后这场燕国朝堂之争愈演愈烈。陈昭为首的一群将领暂时还是没有压制住以燕君铭为主的激进派。没过几天,燕君铭就联名大臣上了折子,痛陈燕王惑于陈妃,扣押大将,延误战机之过。
上完书,他就自己解甲跪在燕王宫门口,等待发落。
这有的时候,一层窗户纸,若是捅破了,还真不是什么好事。原本燕王也没说燕君行是被他扣押的,只说留他在宫中做客,养伤。这样彼此还能留点情面。可是燕君铭这么一闹,就算能救得了燕君行,逼得燕王暂时妥协了,却也埋下了恶果。
燕王当然是做足了姿态,亲自出宫,扶起燕君铭,并夸他是诤正之臣,并下罪己诏解释此事,将冯昭仪直接贬为八品御女。
这样一来,燕王的态度摆在这儿了。你看,他那么宠爱冯昭仪,还不是说贬就贬了。你燕君行作为燕国战神,燕国的大英雄,受万民敬仰,又怎么能祸于女色?
立刻有人上书,学着燕君铭之前的模样,上书痛陈了武侯爵燕君行往日的诸多不检点。绕来绕去,都是说他耽于女色,生活不检点。并且那女子来历不明,不知道是何居心。所谓千金之子不坐危堂,若是燕君行没有被迷了心窍,也该像燕王学习。
谁也没有料到,事情最后竟然会闹到这个地步。
出城多日的李宛又回来了,站在了棋归的面前。
“公主。”
燕君行还没有回来,棋归眼下的黑眼圈倒是越来越重了。她道:“你回来了。”
李宛道:“已经查清楚了,第二批刺客,是冯昭仪的人。”
棋归已经不大关心这件事了,半眯起眼睛。
李宛看了她一眼,道:“此地,怕不是久留之地了。”
棋归摸摸肚子,道:“我只有最后一个要求。”
李宛顿时眉心直跳,一脸防备地看着她。
棋归笑道:“你不用那么紧张,我们将军毕竟是燕王的亲弟弟,他们兄弟之间的事情,我也就不跟着瞎掺和了。”
李宛心想,他们的兄弟感情可让人不敢恭维。谁不知道当初燕王手拿大刀,专砍自己兄弟的人头。
棋归笑道:“我是要你去办别的事情。”
李宛深吸了一口气,道:“公主请说。”
棋归眼中闪过一丝狠戾之色,道:“我要冯昭仪的人头。你去把她杀了,我即可就能随你们走。”
李宛一怔,猛的抬起头。
曾经在他心中,那个天真活泼的小姑娘,几时,成了这个样子?
半晌,他道:“好,请公主等一等,属下这就去把冯昭仪的人头取来。”
棋归回过头的时候,李宛已经消失在眼前了。
他说马上,结果果然是马上。几乎就是棋归回去睡了个午觉的功夫,就听说宫里那个冯昭仪被人摘了人头。
燕王终于有了警觉性,心想自己这王宫不知道什么时候竟成了刺客常来之地,紧急调配了宫中的防御力量。不过这也是后话不提。
李宛有心要给棋归一个教训,提着人头打算去吓唬她,结果刚走进尚武居,就听见一声:“王后娘娘驾到!”
他连忙避了开来,躲在一边的树上。
棋归匆匆忙忙地出来接驾,正好迎到燕王后在门口,她一屈身边跪下了:“给王后娘娘请安。”
燕王后看了她一眼,笑道:“起身,本宫今日来,是特地来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的。”
棋归站了起来,面不改色,道:“何劳娘娘亲自走一趟。”
燕王后抓住她的手,由她扶着往屋里走去,一边道:“事关重大,还是得本宫亲自跑一趟,本宫才放心。”
棋归服侍她坐下喝茶。
燕王后品了品茶,道:“这好消息,就是你夫君,小十,明儿就能从宫里回来了。要说老十这孩子也怪倒霉的,不过是在宫里做做客,竟然就弄成了这个样子。”
棋归听了也是非常欢喜,可是在燕王后面前却不敢失态,便笑道:“谢王后娘娘恩典。”
燕王后看了她一眼,道:“小十是个好孩子。他从小便老持沉重,又天赋异禀。帮王上带兵打战那么多年,从来没有过异心。我们虽是叔嫂,可我这心底啊,其实是把他当成是我自己的孩子一样的。”
棋归默默地听了,道:“娘娘的一片苦心,将军都明白的。”
燕王后道:“你想不想听一听,那个坏消息是什么?”
第100章 赐死
棋归估摸着猜了猜,坦诚地道:“娘娘是不是想说,近日许多风波都是因臣妾而起,所以,臣妾不能再留在将军身边了?”
闻言,燕王后有些惊讶,然后倒是笑了起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