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将军,请下榻(292)

太后正念叨她呢,道:“……你这管孩子也管得太严了。果果门门功课都没拉下,去骑骑马怎么了?人家听了,都要说咱们果果本事大呢。咱们燕国民风开放,女子骑射本来是常事。以后,哀家给你找个大英雄做夫婿,果果,好不好啊?”

果果低下头。

苏太贵妃就乐不可支,道:“瞧这孩子,才多大呢,就知道害臊了!”

两个妇人高高兴兴地逗了一会儿果果,才想起来还有棋归这么一个人。

太后道:“对了,你今儿怎么进宫来了?”

棋归心里直犯嘀咕,还是正了正容,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臣妾进宫……是有件事儿,想跟娘娘求个情。”

她想了想,又改口,道:“这,是大事儿……不算小恩。臣妾是个妇道人家,不懂得别的,若是有不妥当的地方,还望娘娘见谅。”

燕太后淡淡地道:“你一向知道分寸的,有什么事儿,就说罢。”

棋归又告了一声罪。

苏太贵妃连忙站了起来,道:“果果,太贵妃娘娘带你和青青郡主去后花园玩。”

果果高兴地答应了。

燕太后看着果果给她行礼,又满脸慈爱地笑了一声,才转向棋归,道:“有什么事儿,现在可以说了。”

棋归低着头,道:“昨个儿,将军天黑透了才回来。本来将军从来没有吃夜点的习惯,可昨日,连吃了好几份点心,好像还没有吃饱。臣妾瞧着,有些心疼。”

太后也是个聪明人,想了想,便道:“你是说,西山大营的军饷不够?”

棋归连忙跪了下来,低声道:“娘娘,臣妾是个妇道人家,别的也不懂。可是将军一向在军中,和士兵同食。将军尚且觉得饥饿,更无论士兵了。所以臣妾斗胆,问了一两句。将军说,粮饷配给并没有少,只是最近操练的强度加大了。或许有些士兵,怕是吃不下这个苦头来。”

“这事儿,哀家记下了。待会儿哀家会传小十来问个明白的。”太后想了想,道。

棋归听了大喜,道:“谢太后娘娘恩典。”

太后瞧了她一会儿,笑道:“你这没名没份的,又时常进宫,也不妥当。跟在小十身边,有些没眼色的,也不把你当成一回事。”

那个“通房丫头”论调,最终还是传到了太后的耳朵里。

关于这个问题,棋归倒不是很在意,所以只是憨笑了一声。

太后看她这德行就想笑,道:“瞧你那傻样!这样罢,哀家也不是说就欺负了你这个外来客。来人。”

闻声,太监和女官齐入。

“传哀家懿旨,武侯爵府赵氏,侍奉武侯爵,武侯爵世子有功,因国丧不能成婚,暂封为我大燕从一品孝安武昌公主,赐公主玉璋。另代行武侯爵夫人职,赐一品诰命玉轴。以一品诰命礼遇。”

第223章 知命知命

太监和女官应和着,记下了,立刻传命准备玉璋和玉轴。燕国女子封侯,向来都是把书文写在珍贵的器物上的。比如玉璋玉轴等等。从一品公主,便是庶出公主。可是她毕竟是一个外来公主,本该就这么册封。可是燕太后还赐了她一品诰命玉轴。说明武侯爵夫人已经坐实,只差一个婚礼而已。

棋归很快从震惊中回过神来,跪下谢了恩。

太后笑道:“起身吧。”

棋归起来了,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不自在。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是不是觉得奇怪,哀家为什么封你?”

棋归诚实地道:“回娘娘的话,臣妾,臣妾确实有些想不明白。”

太后叹了一口气,道:“你迟早都是小十的妻子,早一点,晚一点,都得封。早封了,还得了一个人情,哀家又何乐而不为呢!”

说着,她自己倒笑了起来。

棋归也不傻,自然知道太后这是一句玩笑话。

太后下了台阶,棋归连忙来扶。

看着这空荡荡的金殿,太后这回是真叹了一口气,道:“自打先王走了以后,这宫里的妃子大多都出去了,也就是苏娘,在哀家身边陪着。哀家呢,自个儿也知道,从前那些个妃子,除了苏娘,恐怕没有哪个能对的哀家的脾气。”

棋归道:“太贵妃娘娘是个真性情。”

太后笑了一声,道:“那看来咱们女人和男人的眼光就是不一样。苏娘原先并不怎么得宠的,先王就喜欢那些多作怪的妖精。”

这个,棋归就不好妄议先王了。不过太后会这样打趣,说明她和先王的感情,倒是不错的。

太后又道:“说实在的,哀家瞧见那齐凤鸣,实在是气不顺。你们俩呢,都是和亲公主,既然你比她好得多,那哀家啊,自然就要厚此薄彼,杀一杀她的锐气。”

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棋归扶着她,慢慢地往花园走,一边道:“娘娘这样说,臣妾倒是想明白一件事。”

“什么事儿?”

“当初,人人都说,娘娘也要杀一杀臣妾的锐气。臣妾现在是明白了,娘娘根本就没喝臣妾较真呢。”

太后笑道:“知道就好。不然哀家有的是办法收拾你。”

棋归赔笑了两句。

两人一路走。太后就教育棋归,道:“你现在也是有封诰在身的人了,可不能和从前那样了。当然,哀家的意思,不是说你从前有哪里不对。你从前呢,那个性子就是太绵软了。你自己吃亏就算了,出去还给小十丢人,连着果果也受累。你说你连果果都护不住,那是得多没出息啊?”

封棋归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太后从果果的事儿,考虑到了燕君行的其他几个孩子。怕棋归名不正言不顺,照顾那几个孩子有不方便的地方。

上一篇: 江湖生存手册/瞎子指路 下一篇: 娇女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