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昭昭呆呆地看着他,突然道:“你怎么长黑眼圈了?”
能不长吗!两天没睡觉了!
颜清沅对着她一顿臭骂:“你自己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是不是还想呆在里面?那你回去呆着吧,我不管你了……”
“……”
宁昭昭自我反省了一下。她跑到牢里蹲了几天,白白胖胖一点罪没受,好像还长了点肉……倒是把外头的人折腾得人仰马翻的。
她有些心虚地道:“你别生气了,我出来就是了。”
颜清沅沉着脸让人给她收拾东西。
瞧瞧这蹲了几天大牢,竟然多了那么多东西!
狐狸毛大氅啊,手炉啊,擦脸和擦手膏啊,细丝袜啊,还有两个小陶瓷人儿……
颜清沅盯着那俩小陶瓷人不说话。
宁昭昭得意地道:“那是个罐子,放瓜子儿的,宋顾谨带来的。”
左颂耽扭过脸,实在没忍住,笑了,道:“坐牢坐成你这样的,我这辈子算是没见过了。”
“走吧。”颜清沅有些无奈地道。
相比起这边神气活现的宁昭昭和无精打采的颜清沅组合,那边胡氏母女俩显然更像是出狱该有的样子。
走到门口,宁昭昭他们就遇到了胡氏母女,正相拥而泣。
胡氏搂着受尽委屈的女儿,往宁昭昭的方向看了一眼,视线很快撇开。
出来之前,宁葳千叮咛万嘱咐,让她把宁昭昭接回家。哪怕她不回家,胡氏也要做出个样子来。胡氏当时没做声,现在也没打算去搭理宁昭昭。
公然违背宁葳,这是多年来第一次。
再远一点,是秦淑月和宋顾谨站在一起。秦淑月黏宋顾谨黏得紧,只站在这大狱门口,就算是来“接”宁氏姐妹出狱了。
宋顾谨对着宁昭昭只觉得有些尴尬,但是无奈现在还得哄着秦淑月。
几波人都没有对话,在京城百姓的围观中,各自上了马车。红色警戒之晚清风云
左颂耽笼着袖子站在一边,狐狸眼眯着目送颜清沅和宁昭昭上了车,并笑道:“颜二爷,改日再会。”
宁昭昭坐上马车后,就对颜清沅道:“我觉得他对你好像特别谄媚。”
说谄媚吧……好像又不对,他对颜清沅说话的时候那个神态,都是有些夸张的,好像故意让人知道他在讨好颜清沅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又好像有点调侃。
颜清沅眯着眼睛看着她,道:“别管他。”
这次的事情,让他认识了左颂耽,吃惊于此人的少年老成和圆滑世故,也知道这人终将前途无量。但是他现在累得只想好好睡一觉。
他把宁昭昭带回了端王府。
在牢里虽然过的还算惬意,但到底是坐牢。出来之后宁昭昭第一件事就是叫人准备了热水,然后舒舒服服洗了个大长澡。
现在端王府没人,她是唯一的主子,所以端王府的所有资源她都可以随便用。
比如那个大暖池什么的。
碧芹带着丫头们跑来跑去,整个端王府热热闹闹的一团,还说晚上要做好吃的给宁昭昭庆祝。
等宁昭昭把自己洗得香喷喷热乎乎地从暖池里出来,随便包了几层回卧室,结果发现颜清沅在她床上睡得死猪一样。
碧芹在心里鄙视颜清沅:真是见缝插针的占便宜。
嘴上却还要替颜清沅说话,道:“刚才二爷来过,说有什么事儿跟您说,大约是等太久了,所以睡着了。”
嗯,等太久了。宁昭昭洗澡洗得确实有点久。
碧芹小声地道:“二爷好像两天没合眼了。”
宁昭昭想起他晚上好像都在牢里陪她,也确实有这个可能。
“让他睡吧。”宁昭昭嘟囔道。
这里又不是她的闺房,她至多在这儿睡了两晚上,有什么大不了的。她真正的闺房也让颜清沅睡过了呢。
宁昭昭换了身衣服,就出去和丫鬟们一起在厨房里准备晚饭。
牢里的伙食虽然不算差,可到底也不能说好吧。这个季节冷冰冰的,宁昭昭就想吃点火锅什么的。
这个季节火锅是已经有了的,他们叫暖锅,用的是铜盆。因为制作成本昂贵,所以在寻常百姓家也是个稀罕物。
而且因为火锅吃多了上火,这里的人都吃清锅蘸酱。前几年不知道是谁发明了药膳锅,冬天吃下去非常暖身,在京城里大为流行。
碧芹出去了一趟,怀里就揣着张方子过来了,道:“用这个方子吧,药材都是现成的。最适合姑娘家冬天吃,补气暖身。”
宁昭昭看了一眼那个簇新的纸张,道:“阿沅醒了啊?”
“……没有,还睡着呢,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起来。这是以前留下来的方子。”碧芹有些心虚地别开脸。
宁昭昭没多想,接过方子和人开始选料。
本以为药膳锅虽养身,但味道肯定要打一些折扣。没想到颜清沅配出来的方子,熬出来看着色泽清爽,却香味扑鼻。方子里还有一味菊花花瓣,也不知道他们怎么保存的,还是嫩黄嫩黄的一片片,和水红色的枸杞放在一起,那颜色可喜人了。
宁昭昭闻着那香味流口水,道:“我去看看阿沅醒了没。”
碧芹心想,如果他现在“醒”过来,就不能赖过夜了。
她连忙道:“二爷累坏了。往常也曾这样,不睡下便罢了,躺下了有时候就要睡上一天一夜的。”
宁昭昭愣了愣,道:“累成这样?那我叫他起来吃点东西再睡。”
碧芹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别的借口,只好道:“您去瞧瞧,看看叫不叫得醒,我看是叫不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