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春闺(255)

又走了大半个月,总算到达和庆。

众人一路风霜,都非常疲惫。进城的时候正好是傍晚,夕阳西下,整个城市被笼罩在一层难以言喻的美丽细碎的阳光下……

长安道:“将军住在城西。听说是个叫翠屏园的地方。”

谢葭笑了起来,道:“听名字就不错。”

一群人到了城西,七绕八绕,好不容易绕到那个所谓的“翠屏园”……那是一个极小的门户,门上歪歪斜斜挂着那个匾额,写着“翠屏园”三个字。院子只是刚刚打扫出来,二进的院子,还不如将军府一个小院子大。小院子里乱七八糟的摆着许多花卉,还没有整理出来。因此就有些灰尘。

谢葭一笑,道:“木头屋子挺好看的。”

正说笑,卫清风回来了。他换了一身朴素的青色长袍,但是掩盖不住他修长挺拔的身材。他带了两个小子,探头看了一眼,道:“来了。”

轻描淡写的一句。然而眼角却偷偷望她脸上瞄。

谢葭道:“不错,是个好地方。”

又问:“九郎到哪儿去了。”

卫清风便自拉着她把她往楼上带,一边道:“屋子里已经收拾干净了。我去县衙记录一下户籍。算着时间你们也该过来了。你是大臣之女,在县衙留个名字,那就是他们的责任了。”

谢葭脚下踩着木头梯子,讶然道:“那岂不是走动也不方便?”

卫清风道:“总是稳妥一些的。”

楼上共有一个主卧,一个茶厅,并三个小卧室。

卫清风道:“楼下还有四接屋子,一个伙房。”

“那大厅呢?”

“按当地人的习惯,就是半建在楼层下。我们吃饭也在那儿。”

说着,推开了主卧门让谢葭进去。好像是刚建好的房子,占了整个墙三分之二的木头菱格窗子,倒是颇有一番韵味。

谢葭笑道:“挺好的。”

卫清风笑道:“床也做好了,你的梳妆台什么的都做好了,之后要添补什么,就看你自己的了。”

谢葭点点头,道:“恩。”

两人看过了主卧,其他屋子都是给下人住的。谢葭也不好去参观。

卫清风便让刺槐把人都叫来给谢葭过目,拜见主母。

除去谢葭带来的人,还有一对当地母女。母亲是中原汉族,姓孙,只叫她孙嫂。嫁了个羌民,生了个女儿今年才十一,名叫央宗。

谢葭大概分配了一下人员。房间多,人少,几乎可以一人一间。就让几个单身的女孩儿陪着住在楼上,轻罗夫妇和长安住在楼下。孙嫂母女就负责洒扫和采购。

安排好这一切,天也黑了下来。吃过孙嫂做的饭,感觉和中原菜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月亮就升了起来。

静谧的月光之下,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就显得格外幽静。谢葭这才觉出这个院子的美来。

下人搬了椅子让他们俩并肩坐在院子里看月亮。

卫清风低声道:“这院子不大,所以没有大树。但是有一株叶子花,开起来倒也茂盛。明天带你去逛花市,若是碰到喜欢的,再买就是了。”

谢葭看了看这个院子,笑道:“好东西不少了,咱们先收拾出来,要请当地官员吃饭。至于花花草草什么的,来日方长,慢慢弄也不迟。”

卫清风便也不强求什么,只是笑了一笑。

谢葭又问:“九郎,您明日要去做什么?”

卫清风道:“各方地方官我都已经拜访过了。既然要在这里住上几年,我打算再四处看看,开个小铺子做营生,也好掩人耳目。明儿我打算四处看看。你呆在家里,把家里收拾好了就成。”

谢葭答应了。

这里的天黑比较晚,谢葭觉出日里长,但夜幕一降临,很快就摇摇欲坠,最后被卫清风抱回了楼上去睡。

虽然是个陌生的地方,不过有卫清风在,还是一夜安好。

第二天竟然睡到日上三竿,卫清风啼笑皆非。

“往日在家里看你最讲规矩,偶尔一次让你起不来你就要闹半天脾气,吵着要去给娘请安。怎么一分出来单过,就成了这个德行。”

谢葭不满地道:“妾身一路舟车劳顿,好不容易能睡个稳妥觉了,当然要睡个饱才行。以后回了家里,妾身一样会尽心服侍母亲的。”

卫清风便道:“行,你爱睡便多睡一会儿也没什么,但以后不准再随便生气了。”

谢葭听出他话里的意思,不由得就俏脸一红,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卫清风很有耐心的陪她洗漱过了,吃了早饭,才提要出去的事。谢葭问起他什么时候回来,他只说就不在家里吃午饭了。

谢葭便送了他出门。

看着乱糟糟的院子。谢葭的心情也很好。

她把人都叫到自己跟前,道:“今儿就把院子整理出来吧,老是乱糟糟的也不是个事儿。”

于是分配了任务。她自己则坐下来,细细侍弄那些花草。

都是一些叫不出名字来的花,谢葭瞅着有些像鸢尾,又像兰花,也不知道是什么。有一盆甚至快枯了,她寻思了一会儿,便剪了下来,打算索性做成干花挂在墙上好了。

从杂物间里拖出来一张长椅,她便让人抬到大厅去,再让人去买了些棉垫子、木头长桌子和几张长凳子回来。又把厨房整理了出来。

整理好之后便是打扫。花了一天的功夫也没把院子折腾妥当,但是也做的七七八八,她想着来日方长,确实是不急。

卫清风傍晚的时候回来了,她正带着人把书籍和茶具整理出来,放在二楼的茶厅里。

上一篇: 米虫的春天 下一篇: 裴太太你已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