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春闺(260)

谢葭心中一动,看向卫清风。

卫清风道:“你说,运输不方便?”

朱炳道:“是,这正是小的所忧。就怕一年难运几次货,天大的生意也难做。”

卫清风却微微展颜。他在别人面前并不常开颜,只是一个很细微的动作,但是被谢葭敏感的捕捉到了。她心中暗自嘀咕,货物难运,他在开心什么……

他果然道:“既然你说不怕卖不出去,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横州那边儿,你可打理妥当了?”

朱炳道:“小的不敢自作主张,只是走的时候确实已经留了信。到时候只要派人送封信过去,就行了。”

卫清风不吝赞美道:“你做事是周到的!”

谢葭忙叫人来赏了朱炳叔侄俩。

卫清风道:“今儿天晚了,长忠,你带他们到大院去先休息。明儿再商量。”

长忠答应了一声,便领着朱家叔侄退下了。

眼看院子里只剩下夫妻二人,谢葭就忍不住问卫清风:“将军,运粮不易,只怕这生意,一时半会儿难做起来……”

卫清风满不在乎的道:“你急什么,咱们又不指着这个吃喝。要运粮,就要马匹,就要船只……娇娇,我们可以趁机养一支我们自己的马队!再和各处官府通好气,整顿出一条路线来,可以直入横州。你想想这其中的妙处!”

妙固然是妙,这样一来,暗度陈仓还可以买个马场,只说做运粮之用。打着米铺的名义还能和各地官府搭上线,这样一来就可以越来越接近廖夏威……然而想法是好的,实践起来却是个巨大的工程。

卫清风当然不怕,他本来就是做大事的人,心大的不得了,当然可以步步为营徐徐图之。

可问题是,这巨大的开销,他们承担不起了啊!还有一大家子等着吃饭过日子呢!

总不能刚到凉州,就又伸手跟京城那边要钱吧!

谢葭苦思冥想,最终还是道:“九郎,妾身觉得有些不妥当。”

卫清风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闻言就有些诧异,问道:“怎么?”

谢葭长出了一口气,道:“妾身自然知道您开这个米铺是为了暗度陈仓,可是这事儿不能叫旁人知道。咱们既然这么有钱能为开个米铺专门买个马场,又能和官府走通关系去开一条路……那我们还开这个米铺干什么!难道旁人看了,不会觉得奇怪吗!”

卫清风一怔。

谢葭看他听进去了,便低声劝道:“九郎,咱们开这个米铺,明面上,是为了补贴家用。既然如此,横竖都已经到了这儿了,就更不用急在这一时。马匹咱们可以先租,湖运咱们可以先找小家搭把手。等生意做大了,咱们再买马场,那才说得过去!”

“九郎,您身负重任……咱们是小心驶得万年船!”

卫清风想了想,觉得也有道理,道:“那咱们慢慢来就是了!”

谢葭心头一松,笑道:“明儿把朱氏叔侄找来好好问问,让他们给出个计划,看看多久咱们才能名目张当的买个马场!既然是娘指定的人,想来也该有两把刷子才是!”

卫清风笑道:“好。”

到了这儿之后,他还真是什么都听她的!也许是心里的愧疚,让他多了一些耐心吧。

隔日,果然把朱氏叔侄叫来问话。

听了谢葭比较委婉的说法,朱炳显得有些惊讶。但是他是老江湖了,又是卫太夫人的陪房,自然心里有数不该多问。他略一思索,便道:“小的瞧着,这是个利润不错的行当。若是经营的顺利,大约两年之后便能有足够的盈余买个小马场专门走这道线儿。”

“两年……”她看向卫清风,果然他面色不虞。

谢葭又道:“咱们是打京里来的,手头也不差这几个闲钱。若是做一年,生意还算有赚头,那我也不在乎再贴几个钱进去买马场。朱掌柜,您懂我的意思了吗?”

朱炳哪里会听不明白,这就是只能赚钱,而且要赚大钱,不能亏本的意思嘛!

他自负对横州米市的掌握,又想到自己住的那个院子里,共有二十余武功好手,那还怕什么!做这种两地倒卖生意的,最苦的就是在路上,镖师往往不知道靠不靠得住,卫氏的好手撑着,那就半点儿事也没有了!

他马上把这事跟谢葭和卫清风说了。

谢葭看向卫清风。心里有些心疼,名动京城的卫氏家将和武婢,要去做着押镖的活计,还真是有些委屈了他们……

但是眼下卫清风自己还是个流犯呢!

这时候,卫清风缓缓开了口,道:“这样罢,等横州的人来了,就让阮师父带着人去一趟横州。”

谢葭点了点头,道:“只好先这样了。朱掌柜,事情就麻烦你了。今天下午,先到米铺和库房去看看吧!”

便留着朱氏叔侄吃了饭,然后卫清风就亲自先到米铺去了一趟。

谢葭又默默的算了一笔账,在心里叹息了一声,只好安慰自己说船到桥头自然直,带着轻罗和知画就在屋子里做针线。

做了这么长时间,总算把给卫清风做了两身夏衣。然后她才想起来还要做几亵衣,便打算把亵衣做了再做新的夏衣。她自己的衣服,就只好交给知画去做了。然而知画的针线功夫要比她好的多,几乎三天就能缝出一件夏衣,而且还是模仿的本地款式。她真想让知画把卫清风的衣服也做了算了,但是想想又觉得不妥当。

对于她来说,能把衣服做出来就不错了,绣花什么的基本上是别指望了。不过好在现在卫清风的身份不同往日,穿的素净一点儿也没什么。

上一篇: 米虫的春天 下一篇: 裴太太你已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