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念春闺(521)

路上还有接头卖艺的,白占了好大一块空地!却还是有不少人都驻足围观,不时拍手叫好。

大过节的,出来玩,自然就是图个乐呵,谢葭和袁夫人也当然没有和别人计较的,更不怕挤,既然被人群挤到卖艺的身边,便也乐呵呵的看起来。

卖艺的一对父女,说是外乡来人,投奔亲戚的,但是没找着亲戚,所以在这儿卖艺,想存点盘缠回家乡去。倒也是实在人。

做父亲的,一手绝技是胸口碎大石。谢葭前世也在电视上看过,这还是第一次看现场表演,虽然怀疑这石头是不是有水分,但是她也没有兴趣追究,只是跟着人群一块儿喝彩鼓掌。等到那女孩子把锣充作托盘递到她跟前儿,她就笑嘻嘻地赏了一大块银子。那女孩子愣了愣,但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往她身边去了。

看完表演,谢葭和袁夫人又被人挤着一路向前,目标正是东西大街交界处,因此她倒是不急了,走走停停,时而看看小摊位,买点小东西。

这大燕民间不乏高手,京城这种地方当然也是群英荟萃。后来又碰上几摊卖艺的,还有个能手抓烧饼的摊子——竟也不怕烫!如此奇人不胜枚举。

袁夫人是个有见识的,还会嘲笑此时才大开眼见的谢葭。

两人一路走着,慢慢就被挤到了东西大街交界处。东大街的人比西大街只有更多,没有更少的道理。但是两人并不是要去东大街,而是要去交界口的一个通往荒地的路口。也就是往别院去的路。

袁夫人身边的瑞竹不知道去哪儿弄到了一辆马车。谢葭和袁夫人就上了马车,手里提着十几盏花灯,也都放下了,拿下了帽子,竟然是出了一头的汗。

谢葭意犹未尽,笑道:“没想到这街上倒这么多人。”

袁夫人也笑,道:“热闹热闹也好。京城到底是京城,还是比横州那样的小地方要好。不过横州有些夷民,又同有北民和南民,花灯的花样,倒是比京城还多一些。”

谢葭笑道:“真的?那什么时候,真要去横州见识见识才是!”

袁夫人也笑了起来,眼光却有些闪烁,道:“也不知道,能不能把横州那块地,再要回来……我在那儿过了要十年了,要挪窝,还真是不情愿!”

第204章 忘忧择婿

闻言,谢葭道:“婉婉姐,您这么一说,我好想又想到了在西南的日子。那段日子虽然苦,可是却是非常自在的。”

说着话,就到了别院。

江南和紫薇迎了出来,兴高采烈地接过谢葭她们带来的花灯,然后在院子里找地方一个一个系上了。虽然来的时候手上拿了好说有十几个,可是毕竟都是小灯,在院子里一系,就只有荧光一点一点的。

谢葭就问:“怎么没有买灯笼?”

江南道:“是华夫人不让买的,说是这院子孤零零的在这儿,若是点了大灯笼,瞧着有些怪。”

谢葭颦眉。华姬或许是想到了死去的孩儿。

她和袁夫人一块儿上了楼去。刚坐下不久,袁夫人就被江南叫出去了。回来的时候面色如常。

谢葭就和华姬挨在一块儿说话。华姬的身体已经好了许多,但是还在将养在床上,坐月子。她的意识已经清醒了,自然不会再像从前一样说胡话。

谢葭试探了她几句,看她确实已经缓过来了,才算是放下心来。

华姬笑道:“忘忧小姐送了元宵过来呢。”

谢葭一听也笑了起来,道:“听说忘忧要选夫婿了。”

说到这个,华姬也兴致勃勃,道:“嗯,她亲自来对我说了。说是要找个招赘的女婿,帮着守着家门。三太夫人的意思,是从卫氏宗族里挑一个男孩儿。”

谢葭和卫氏宗族走动并不算太勤快,仔细想了想……以卫忘忧的年纪,到了这会儿还没有成亲的男孩子却是少了,但也不是没有。但是不一定符合招赘的标准。

她就问华姬:“那忘忧自己有没有什么念头?”

华姬笑道:“三太夫人倒是极好的,给她选了几家公子,说是让她自己想想。她看来看去,也没个主意,倒是拿来和我商量了。我就让她到将军府去寻你,让你给她出个主意。”

这种八卦,把袁夫人的注意力也吸引过来了,她兴致勃勃地笑道:“那敢情好,咱们忘忧本就是个神仙般的人儿,这回可得好好挑挑!”

华姬是个识趣的,这便把卫忘忧的事情说了。

三太夫人选了三家人,都出自卫氏旁支。就是老将军还要上一代的旁支。因为老将军那一代都是亲兄弟,她自己也是三太爷的妻子,要招赘其他人的儿子,那等于是在自己妯娌手上。三太夫人虽然常年守陵,可是人情世故也不是不懂。这样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确实也有些尴尬。就算是庶子,也少不得麻烦。

一家是京城边缘朱坊的卫氏,有一个二十岁的儿子,是家里的嫡三子,今年刚刚考下秀才的功名。朱坊卫氏和卫氏本家的关系是很远的,应该可以追溯到百年前,第一代卫将军那里。似乎他们的祖先和第一代卫将军,还是堂兄弟的关系,是因为沾了第一代卫将军的光,才慢慢起家的。几十年前也曾经风光过,可是近两年也没落了。嫡三郎一心求学,又是最小的一个儿子,所以拖到这个岁数没有成亲,家里也没有人逼他。

但是好好的儿考了个功名,要入赘给别人家,怕是谁都舍不得的。他们既然答应了,连华姬都觉得可能不对劲。这朱坊卫氏毕竟离本家太远,一直以来又没有怎么走动,谁知道他们家是个什么情况。

上一篇: 米虫的春天 下一篇: 裴太太你已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