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衍生同人)拐个军师接招贤令(18)
青年抬手,仅以手臂便架住了老者的袭击。
“不错不错,公输冉,多日不见身手倒没落下。”
“再说一遍,‘公输’与我无关——”
青年似被激怒,起臂反震,老者便退出几步远。
“留下我要的东西,你可以走了。”
“桑冉,你现在一点都不尊敬我——齐人也讹我一单,明明‘货都进仓’了,偏说我没送到,老真想拔剑落了那齐贼头颅。”
老人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叠皮子,上面画着些物件制作图和注解,扬手丢给青年。
桑冉接住,道了声谢,展开皮子沉浸在木工造物中。
“啧,该说你不愧是‘公输’呢,天生一副游侠身骨,偏偏喜欢和木头打交道。
“老要去找巨子了,下次再给你顺点别的图。近来魏国或有小震荡,我可能尾巴没断干净,你自己多多小心……
“老给你留了辆马车,你不要劈了当柴烧就行——天杀的齐人,克扣老的报酬。”
桑冉从皮子里抬头,盯着喋喋不休的老人冷漠发问:“说完了吗?”
老人噎住,气呼呼地转身:“秦国新君近来似有大动作,待不下去就去秦吧——那里树多,老迟早要看你变成木头,把你种到秦国林子里去!”
桑冉收起皮子,注视老人的背影。
“喂……这次,也别死在外面。”
老人终于笑了,利索地跳上墙头。
“然也。”
*
孙膑正在案几上研究钱箱里木片上留下的信息,便见秦昭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
她气喘吁吁,像是一路疾行回家。头上还沾几缕枯草,指尖染着绿色的汁液。
孙膑给她倒了碗水,秦昭一饮而尽。
她在空碗里放进三枚鸟蛋。
怪不得……原来是去掏鸟窝了。
他没有问话,等着她自行讲述。
“先生,教我魏语吧,现在就开始。”
桌上的文字让孙膑有些意外。不知秦昭在外经历了什么,竟有如此大转变。
“我再也不想经历如听鸟语,连道谢都说不出来的尴尬场景了。”
道谢?
孙膑眼中流光暗转。
昭果然是在外面遇到什么人了吧。
是敌是友,稍微有点在意啊。
第11章
秦昭趴在桌子上,双目无神,灵魂升天。
仿佛她早已脱离了世俗的欲望追求,生死福祸皆是虚妄,人世间再也没有任何值得她留恋的东西了……
秦魏两国挨得如此近,为何文字语言偏要向两个方向走?五百年前都还是一家人呢,咋还要说两家话?
不,还不止两家——同一个周天子,七个诸侯国呢。
一边神游吐魂、一边心中吐槽的秦昭是彻底麻了。她的脑子真的被两套语言体系整崩溃了。
那么多年的书全读到狗肚子里去了,985、211有什么用啊,穿越过来立马高知变文盲。
如果可以,秦昭愿意拿所有的文凭来换战国语言的拓展补丁包。
她果然还是高估了自己。
记忆力和行动力都是手段,绝非外挂,不可能让她“叮——”就学会新知识。
见秦昭几乎累趴,孙膑有些于心不忍,提起袖子要擦去她脸边的水字。
“今日至此如何,昭?”
“唔……不要。”
秦昭捉住了孙膑的手,阻止他擦去令她难受的源头。水字还在桌面上闪光,她严厉的神光慢慢回来。
努力往脑中塞东西是有用的。至少现在,他们之间简单的对话已不需要依托写字进行了。
“再看看……至少把这些全记完。”
秦昭放开孙膑的手。她挣扎坐起,对着秦魏两国的文字开口练习发音。
继大脑之后,舌头和喉咙是二三号被迫害的对象。
语言在使用中学习是最快的。
如果不是碍于身份,秦昭真想狠心把自个儿扔在大梁的街巷里,贴近真实的语言环境,想必事半功倍。
奈何她是黑户,还带着一位“逃犯”。
孙膑手把手教也不是不行,只是一旦说不标准,成年人的脸皮某些时候还是很薄的。
起先,多次纠正发音让秦昭脸红耳热过多次。渐渐地,被热浪涤荡的她已经安如磐石了。
反正孙膑永远不会笑她,教授也非常耐心细致。
为了知识不丢人。
“我陪你。”孙膑不再规劝,安静坐在一旁,听秦昭旁若无人地诵读练习。
其实一开始,孙膑不太看好秦昭的学习要求,甚至觉得有些好高骛远。
即使是心智成熟的成人,绝无可能半日内习得上百个陌生的字词,但秦昭就是这样创造了奇迹。
——以超负荷耗费心神为代价。
目标明确、毅力坚韧的聪明学生,没有哪位师长会不喜欢。
少女沉浸在默记与诵读里。
青年侧目看她,越过时间,仿佛见到曾经伏案夜读兵书的自己。
……
在太阳落山之前,秦昭的胃终于发出抗议。
顶着昏沉发胀的头,厨房到没有被她走神烧掉,哺食正常地做出来端上案几。
尤其值得幸福的是三枚小小的煎蛋,不仅没有因油盐不足破坏风味,蛋白的细腻鲜嫩和蛋黄的软糯鲜香,反而瞬间顺着味蕾直接安抚了身心。
不夸张的说,秦昭差点因为一口煎蛋红了眼眶。
好的食物果然是最好的安慰剂。
秦昭觉得自己好了,甚至还能再战一百词。
豆里三枚煎蛋,两人各夹一枚,盛器中还余一。
秦昭满足地消灭掉荷包蛋,抬眼一瞧,孙膑专注于碗中的豆羹,丝毫没有再多添辅菜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