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207)
“这是我发明的。”晏辞笑意不减且大言不惭。
他脸皮颇厚,被问到怎么会这种方法就说是自己独创的,这种熏香的方法源自宋代,但是在这个架空的朝代没有人见过,所以他说什么人家都信。
于是人们对他的态度更加尊敬了,外面都说这是晏家的独门熏香法,简称“晏氏熏香”。
等到香味从香炉里逸出,竟是跟晏辞平日里用的香料有些相似。
“这个叫做‘熏衣梅花香’。”晏辞解释说。
相比之前的“古法腊梅香”,少放了一味檀香和沉香,所以制成后的价格没有那腊梅香昂贵,平时用来熏衣用再适合不过。
...
想到此,顾笙将手里的香方放下,走进屋将晏辞换下来的几件搭在架子上的衣服取下来,一起抱到院子里。
怀里那些晏辞换下来的衣服散发着一种温暖舒服的香味。
其实这些衣服并没有什么异味,相反还带着晏辞身上特有的一种香味,那是顾笙最喜欢的味道,也是让他觉得最心安的味道。
可是晏辞毕竟长了一只狗鼻子。
尤其从牢里出来后,连着几天对自己嫌弃的不得了,每次都皱着眉说自己身上有怪味,后来喝药以后又说衣服上染了中药味,换下的衣服必须用熏衣香熏过才行。
不然他不穿。
一向好脾气的顾笙都受不了了,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那你就光着吧。”
后者没皮没脸,吃惊地看着他:“夫人,难道你舍得看为夫受冻?”
“...”
顾笙被这声可怜兮兮的“夫人”叫得没了脾气。
他自然不舍得他受冻。
于是勤劳的小哥儿将锅搬到院子里,拎着桶在院子里打水注满铁锅,然后安静地等水烧开。
接着他从厨房拿了一个蒸笼架在锅上,再将洗好的衣服一件一件搭在蒸笼上。
这个方法他看晏辞做过很多次,晏辞对他说等水开了的时候同时点上熏香,熏香会顺着热气一起钻进入到衣服里,可以保证香气久久不散。
用来熏衣的香饼放在银碟子里放在衣服上一起蒸,等到熏完以后把衣物在柜子里放一天一夜,隔夜再穿,香气几天都不散。
顾笙第一次听到他滔滔不绝说起的时候,吃惊的合不拢嘴。
若不是院子里恰好有一口井,光是去河边打水就要费不少时间。
而且银碟子,他们哪里有钱买银碟子?
时至今日,虽然晏辞有钱找银匠打了几个专门熏衣用的银碟子,但顾笙依旧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富贵的习惯,至少他嫁给夫君之前绝不会做这么奢侈的事,还是想一想都会被爹破口大骂的那种。
顾笙将熏好的衣服一件件叠整齐了放回柜子里,接着又去香房整理晏辞桌子上的东西,他看了看桌面上放着的一张纸,那是昨天晚上晏辞口述让他记下来的内容。
“...出降真油法。”
以降真香截二寸长,辟薄片,用江茶水煮三五次,其油尽出。
顾笙细细读着上面的字,然后一笔一画地将字誊抄下来。
晏辞的字写的快的时候过于飘逸了一些,有时他自己都看不清,顾笙就一个字一个字地抄下来,一边当练字,一边背香方。
至少现在他已经记得不少成分简单的香方了,甚至可以自己独立做出几款香品来。
他正在屋里认认真真抄写着,忽然门外传来脚步声,有人在敲他们家的门。
顾笙刚开始以为是晏辞回来了,忙放下笔站起身,准备摆出一副生气的样子质问他为什么不好好喝药。
然而临到门口,却发现那敲门的力度不像是晏辞的。
顾笙有点儿纳闷地打开门,看见外面站着穿着官服的三个衙役,顿时心都紧了起来。
他不安地开口:“你们找谁?”
其中一人问道:“晏辞住不住这里?”
一听到晏辞的名字,顾笙心中顿时一沉。
他无意识地用手指攥紧袖口,快声道:“你们找他做什么,之前不是已经说我夫君是冤枉的——”
其中一个衙役不耐烦地打断他:
“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哪来的那么多问题?”
顾笙被他这么一训斥,抿住唇不说话了,袖子下的手指却还在不住发着抖。
“好了好了。”
另外一个衙役见面前这漂亮的哥儿面色不大好看,安抚道:
“你不要害怕,我们不是来抓你夫君的。”
“这次来找他去衙门,是因为先前那件案子有眉目了。”他顿了顿,“虽说这案子中他也是受害者,但是有些事情必须当面问他。”
第110章
茶的名字很好听,叫做春雷飞雪。
铜钱大的茶团被小巧的茶槌捣碎后放进黑盏底,入汤轻泛,水刚过二沸时茶汤泛起乳白色,烟雾缭绕间满室清香。
晏辞垂头看着那乳白如瑞雪的茶末,接着用还有些不便的手指矜持地执起茶盏,放在唇边轻抿一口。
茶汤入口,余香如兰如芷包裹住唇舌,自喉咙向下直抵心府沁人心脾。
好茶。
晏辞暗自在心里感叹,不愧是五两一钱的茶。
他从茶香里抬起头,正好对上陈昂狐疑的目光:
“...大公子,你有没有在听?”他顿了顿,然后十分克制地委婉道,“你就回晏家看看吧。”
晏辞轻咳一声,一时不知该如何回应,气氛一时有点儿尴尬。
陈昂看着他默不作声,又看了看他面前的茶盏,欲言又止,似乎以为他没喝够,咬了咬牙再次招来茶博士:
“给公子再上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