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251)
“给自己夫郎做礼物,那不是理所当然嘛。”晏辞并非只是会制香,他以前无事的时候就会雕些小东西来,不过这么认真还是第一次。
毕竟他向来宝贵自己的鼻子和手,这世上没几个人值得他用这双宝贵的手干这精细活儿了,顾笙首当其冲算一个。
他抬头看了一眼苏青木:“你最近怎么样?”
他这些天一直忙着自家生意,好不容易抽出时间来,一直没问苏青木的情况。
苏青木听到他这么问,顿了一下:“嗯...就那样呗。”
这一下不太自然的停顿令晏辞抬起头:“哪里不顺?我能帮什么忙?”
“嗐,不是生意的事。”他挠了挠头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说出来,“你还记得我那个舅吗,就是在容州的那个?”
晏辞点头:“当然。”
最开始他和苏青木两个人艰难经营铺子的时候,就是从他舅舅那儿弄来的香品。
苏青木反向跨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叠倚在椅子背上:“晏辞,我舅舅前两天来信,说容州提举司中职位有空,召十五岁以上的年轻男丁入司当职。他写信给我,想让我去碰碰运气。”
“虽然应该是最低等的小吏...但那里毕竟是容州嘛。”
容州是燕朝最南部,也是燕朝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州府中位于最南端的一个,沿海设立的容州市舶提举司负责舶船蕃货入关、征榷外来商货之事,其州府海上贸易极为发达,民众生活富庶非常。
晏辞握着锉刀的手一顿,他抬起头:“市舶司?”
苏青木点了点头,接着又挠了挠头,似乎很纠结:
“我这不正在考虑吗,我还是觉得我不适合经商,我这人人太直,不会说话,还容易的罪人,不像你和珠儿。”
“而且你年后就要去胥州了,珠儿也有自己的打算,我也得为自己以后做点什么了。”
晏辞放下手中的锉刀。
他张了张嘴,心里有些沉,想说什么也不知怎么说。
然后他认真地想了想,道:“容州地处燕朝南海岸,贸易发达交通便利,繁盛程度不输胥州,机遇会很多。若是刚去那边可能不适应当地生活,不过你舅舅在那边,有亲人在,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如果你已经决定了,那么我觉得这是个机会。”
白檀镇太小了,没人愿意在这镇上终老一生,所有人都年轻,所有人都想出去看看。
苏青木大力点头,似乎很高兴晏辞赞同他:“我也是这么觉得。”
晏辞又问道:“那珠儿呢?”
“珠儿有自己的想法,你又不是不知道...她不像我,从小到大她总有办法做成自己想做的事。”
两个人同时沉默,气氛一时变得有点儿重。
过了一会儿,晏辞开口道:“再过几天就是顾笙的生辰,府里设宴,你和珠儿都过来。”
苏青木松了一口气,嘿嘿笑起来,他直起身子:“放心,我们肯定第一个过去。”
说罢,他又想到什么,在椅子上挪了挪身子,试探着问:“对了,晏辞,你放在我铺子里那个香,已经窖藏半个月了...应该差不多可以打开了吧?”
晏辞一锉刀下去差点刮掉手上一块皮。
差点把这事忘了!
第133章
符成二十八年十一月初十。
这是晏辞来到这里过得第一个冬至,也是顾笙成亲后过得第一个生辰。
这天天还未亮,晏辞便在下人的服侍下沐浴更衣,穿戴了一身崭新的衣服,在晏昌的带领下,去晏家祠堂祭拜晏家的先祖。
在正龛前放上祭品,礼贡香火,祷告上苍和列祖列宗,从此晏昌不再过问晏家生意上的事,晏辞正式接手晏家,成为晏家的家主。
晌午过后,便开始着手晚上的宴席。
冬至大似年。
晏府提早七天便开始准备过节的事务,晏辞又额外订了一批礼品,专门分发给府内的下人们。
晏辞又顺便给府里雇佣的账房护院等放了三天假,让他们可以有时间回去陪家人过冬至。
至于剩下的那些卖身府里的下人,便留在府里着手布置过节的事项。
顾笙的生辰恰好是冬至这一天。
以往他的生辰都是不过的,出嫁前只有娘亲会给他煮一碗加蛋的长寿面,还得防着不让爹爹看到,娘亲去世后,就没人记得他的生辰了。
直到回府后,晏辞会问他生辰想要什么礼物。
而府里的众人见公子对夫郎的上心程度,皆是不敢怠慢,提前准备了比以往冬至晚宴丰富两倍的事物。
晏辞同时也向镇上有来往的商家和顾客发了请柬,每一封都是他亲自书写。
这第一次宴请宾客,务必要做到让人感受到晏家的诚意才是。
自从赵家离开白檀镇,这镇上的生意便是晏家一家独大,何况镇上的小商家都将晏家少东家的人品看在眼里,皆以售卖沉芳堂的香品为荣。
众香铺的东家一听说是这位晏公子夫郎的生辰,无一敢怠慢,皆纷纷收了请柬,携礼道贺。
甚至有白檀镇周围的有生意来往的商家也会前来,若是实在抽不开身,便派人送上礼品。
一时之间,晏府的大门从早开到晚,来往之人络绎不绝,恭贺之声连绵不断。
所有人都是来庆贺晏家夫人的生辰,所有人也都是想来结交这一下位晏家的新家主。
苏青木没有食言,他和苏白术第一个登门的,还用车载了一头新鲜的成猪。
苏氏兄妹过后,来的是应怜,再然后是杨安,再然后是店里的管事们...
晏辞从早到晚站在门口,亲自接待了前来的宾客,对那些熟悉不熟悉的面孔,认识不认识的人皆是以礼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