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304)

作者:谢青城 阅读记录

晏辞这个时候心里还没忘自己还生气呢,自己可不是轻易能哄好的那种。

好歹自己是有脾气的,得保持高冷一些,刚想硬气地说不吃。

顾笙却突然从他怀里撤出来,下地从桌子上拿起那碗奶酥,然后坐到床边,期待道:“尝尝吧,很好吃的。”

“...”

“我不吃。”晏辞扭过头,拒绝投食,“你自己吃吧。”

顾笙却仿佛没听到,舀了一勺轻轻吹了吹,递到晏辞唇边:“啊~”

晏辞低头看了看白瓷勺里的奶酥,又抬头看了看顾笙哄孩子的眼神。

老脸一红,实在是装不下去了。

他憋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你可真是...”

话还没说完,嘴里就被塞了一口,香浓的奶香味瞬间溢满了口腔。

顾笙期待地看着他满脸通红的样子:“好吃吗?”

晏辞细细品味着口中的香甜,喉结微微一滑。

他抬眼看着顾笙,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说:“你尝尝不就知道了?”

顾笙微微一愣,看他这表情不像是高兴的样子。

这回轮到他心里忐忑了,毕竟是第一次做,还以为自己做的太难吃,刚想也舀一勺尝尝,结果手里的碗就被抢了过去,重重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他的手腕随即一紧,整个人被拖进了被子里,只剩轻轻的一声惊呼:“夫君!”

下一刻声音就淹没在一个香甜的吻中。

旋暖熏炉温斗帐。

鸳鸯绣被翻红浪。

第163章

按照大燕的律法,院试每三年会举行两次,各个州府可以自行安排考试时间和地点。

这事对于来胥州赶考的童生们来说是天大的事。

若是错过了,就不得不等到下一次。

但是对于胥州大多数的百姓来说,这只是一个被津津乐道的话题。

原本考试的科目是经义,策问,杂文。

不过先帝为了在殿试上考察考生们的才学,后来又在这几科上额外加试了诗赋一科,以至于引得后世学子们争相学习先人的诗集。

不少学诗学魔怔的童生拿着书册在路上边走边看,偶然遇到了熟识的同窗,就张口出个上句,非要人对上下句才肯走。

这院试本来和晏辞没什么关系的,不过他倒是发现了个商机。

天气已经渐暖,秦子观最近似乎又闲了下来,不是找几个人逛楼子,便是带着旺财和小黑去自家围场打猎。

难得有在府上的时候,便把晏辞叫过来。

自从晏辞无意跟他说自己最近在推销出帐中香的计划后,秦子观大肆便嘲笑他。

结果在他闻到那款大名鼎鼎的鹅梨帐中香后,便开始折腾他,非让他亲自给自己调香。

晏辞无奈:“我已经答应了你去琼花宴的事了,这打香纂的事你就不能找别人?”

秦府上养的那些香师最近都闲了下来,自己抢了他们的活,他们不得恨死他?

秦子观丝毫不在意晏辞的抱怨。

他见识过晏辞的手法,从那以后他就觉得自家的香师太一般,他这个人总是要最好的服务才行。

他一身缎面锦服躺在塌上,一手撸着旺财毛茸茸的脑袋,一手摇着他那宝贝扇子:

“舅舅也不是白让你来的,知道蕴墨街街口那个水池子吗?”

晏辞自然知道那口四方塘,又称作“洗墨池”,前几天还看见不少的人在那里排队打水。

“等过几天,你就在私塾门口卖调好的香饮子。”

“香饮子?那有什么可卖的?”香饮子不是遍大街都是吗?

秦子观高深莫测地看了他一眼:

“不过呢,你得逢人就说这香饮子是用那池子里的水兑成的——当然,你随便找点水就行。”

“等到那些书生从私塾出来,你就往前一递,就说饮下不仅可以提神醒脑,而且有洗墨池的水加成,必能使诸位文思泉涌,下笔成神。”

“价格不要低,定一个吉利的数字。放心,肯定能卖出比你平时卖的香饮子高几倍的银钱。”

晏辞联想到之前看到排队打水的人,若有所思。

于是早些时候他尝试着让陈长安兑些香饮子,叫人拉去私塾门口叫卖。

短短几天就挣了几十两银子。

但是只过了几天,私塾门口就立马都是推着小车,打着“四方塘水特制香饮子”幌子,大声叫卖的香饮子小贩了。

小贩一多,每日挣得银钱就不如前几天多了,好在晏辞是做的最早的那个,早已赚了最多的一笔。

晏辞偶尔会去蕴墨街上看看陈长安安排的几个叫卖的伙计。

每次路过路边那个门面装潢不俗,店主性情古怪的字画店时,他忍不住朝门扉看了一眼。

那门店依旧如同他前几天来时看到的那般冷冷清清,甚至质地考究的大门都是掩着的,似乎压根不在乎有没有人来光顾,唯有门面上挂着的字画不断吸引着过路人的目光。

他对这挂的字画实在喜欢的很,好几次都在琢磨要不要试试店主“以字换字”的规矩。

他正在欣赏着那些字画,忽然耳边传来一阵姑娘们的笑声。

不远处的街边,有一个简单用几块木板搭建成的摊位,摊位上支了几根竹竿,上面整齐地挂着几副字迹工整的字。

这种小摊子在蕴墨街上有许多,一看就是临时搭建而成的小摊子。

大部分都是家境贫寒的书生为了攒赶考的路费,或是回乡的路费而简单搭建的。

参加科考的书生们一般都会练上一手好字,精通馆阁体的人更是数不胜数,写满整整一张纸让阅卷的考官舒心并不是件坏事。

上一篇: 师弟是个社恐 下一篇: 误入歧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