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36)

作者: 谢青城 阅读记录

不一会儿,苏青木终于回来了,怀里还抱着一个竹筐。

晏辞收回心绪,好奇地探头看向竹筐:“这是...”

他话说一半就顿住了,只见那竹筐里竟是两只粉红色的小奶猪,浑身赤条条粉嫩嫩的,身上还有一层白色的绒毛,清理的很干净,看着格外可爱。

两只薄薄的小耳朵贴在脑后,鼻子上还带着水迹,一边“哼唧”着,一边蹬着后腿想从筐里爬出来。

“大花前些天生的,刚断奶,珠儿让我给你留两个。”苏青木回想着苏白术的话,“哦,就当是谢礼吧。”

当然是感谢他让这铺子活起来。

...

晏辞把竹筐搬上车,两只小猪十分不老实,不停地将盖在竹筐上的盖子顶开。他只能用手按着筐,才不至于让它们跑出来。

就这样一路到家,顾笙听到声响出门迎他,一眼就看见了他怀里抱着的筐来。

“夫君,这是...”

晏辞把筐放在地上,打开盖子。

顾笙看见里面的东西,惊叫一声,兴奋地蹲下身,伸手去摸小猪的脑袋。

那两只小猪黑亮亮的小眼睛瞅着他,哼哼着用鼻子去拱顾笙的手。

晏辞直起身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这两个家伙一路上都不老实,几次都差点掀翻筐跑出来。

“一只公的一只母的。”他指着两只小猪,看着顾笙一脸开心地抱起一只,自己也很兴奋,并且已经做好了计划,一只留着生崽,一只留着吃。

等以后崽子长大,说不定他可以副业养猪。

“等到明年开春,就可以吃猪肉了。”

他此话一出,顾笙抬头看了他一眼,小猪还在他怀里扭着屁-股拱来拱去。

顾笙的表情分明是说,你怎么这么狠心!

...

“...它只是现在好看,以后长到好几百斤满脸褶子的时候你就不喜欢了。”

晏辞清理了一下先前堆放杂物的空屋子,准备暂时当猪圈。

他觉得自己说的话不仅理性,还很有道理。顾笙没说话,抱着竹筐坐在屋子前面看他干活。

那两只小猪在自己怀里又踹又蹬,没想到这会儿老实的不行,还把头探出来放在顾笙的臂弯处,还用鼻子往他怀里拱。

晏辞看了它们一眼,然后无语地发现自己正在吃猪的醋。

趁着太阳还没落山,终于把偏房收拾了出来。

在屋子后面的空地上铲了些泥铺在地面上。这个季节出生的小猪,等到大一点就可以放出去自己觅野食,还可以省一笔喂猪的糟糠钱。但是考虑到会被人抱走的可能,还需要人跟着去放。

等把那堆杂物清理的七七八八,晏辞发现一个已经坏了的之前用来放香材的柜子,他索性拆了两扇柜门当猪圈的隔栏。

杂物角落里还放着一个蒙着布的圆形物什,上面落满了厚厚一层灰。晏辞拿了块布遮住口鼻,才小心地将蒙着的布揭开。

顿时空气中飞满了灰尘,晏辞一边用手拍打着面前的飞灰,一边看向那东西。

那是一个铜制的圆形香炉,看外表应该是模仿的“鼎式炉”,三条刀型足站立,没有盖子。

这种炉子在遍地是香的小镇非常普遍。

晏辞伸出手将炉子上面的灰尘抹去一些,见上面还雕着仿古的乳钉纹,共六个凸起分布在炉沿周围。

炉身上还刻着一些花鸟纹路,昔日定是美轮美奂。

晏辞本来想将其扔出去,看到这花纹没舍得扔,就用井水清洗了一遍。

洗的时候发现这炉子有一条腿稍微短了点,是个跛的,这恐怕也是它为什么被废弃的原因。

晏辞搬着这炉子放到主屋。

“等入冬以后可以用来烤火。”晏辞找了一小块木头垫在短的那条腿下。

他晃了晃炉子,还算稳实,这才放下心来,但还是叮嘱顾笙:“别放太多的东西进去,不然可能会倒。”

顾笙听话地点头,然后把两只小猪放进简陋的猪圈里。

两只小猪一落地便沾了一身泥,挤在一起东闻闻西闻闻,看着好不快活。

...

晏方的事很快被晏辞抛到脑后。

离着端午还有几天,香铺柜台上已经挂上了五颜六色的香囊。铺子终于开始忙了起来,每天来买艾草蒲叶以及其他香料的人络绎不绝。

于是香铺里请了两个小工过来帮忙,专门负责把香料配全填进香囊。

至于他研发的香囊,据说刚开始挂上几只就被抢购一空。晏辞没想到会卖的这么快,快的令他自己都惊讶。

他本来已经不怎么去铺子了,苏青木买了香料送到他院子里,他只需要负责研制香品就好。

不过隔天他就被叫到铺子里。

苏青木这两天去外地联系他那个在市舶司当差的舅舅,顺便去进货,苏白术帮他看两天铺子,并且讹了他一笔看店钱。

“我发现了个商机。”苏白术一见到他就神神秘秘道。

晏辞还没明白她的意思,只见她拿出一个之前做的香膏,上面还贴了一张有点破烂的香签。

只是之前晏辞为了标注香膏草草标的字,只有几盒贴了香签,后面的都没有贴。

晏辞看着她,有一种正在看甲方的错觉,心里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干嘛?”

苏白术正色道:“这几天我盯着店,发现你贴了签子的那几盒卖的特别好。”

而且贴了香签那几盒都是最快卖出去的,主要是还有不少人是专门为了字买的香,苏白术觉得贴了香签的香可以再加个价。

这么大的商机,谁忽视谁是傻子。

上一篇: 师弟是个社恐 下一篇: 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