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古法药香养夫郎(92)
顾笙微微一愣,抬头只见晏辞面上不动声色,手上动作不停,在他的掌心又写道:
“你很好,哪里都好。”
“所以不要觉得自卑。”
顾笙一点点在心里拼着他写的字,在默读完最后一个字,脸上红红的。
晏辞又写道:
“害羞的时候也很可爱。”
顾笙脸上更红了。
第51章
他的眼睛太过明亮,以至于顾笙不敢抬头看他,然而内心深处却是暖暖的一团。
于是他手指动了动,主动勾住晏辞的小指。
晏辞扬起了嘴角,勾着他的指头晃了晃。
顾笙再次抬头,对上对面的余荟儿的眼神,这回他没再移开视线,而是朝她温和地笑了笑。
他的笑容依旧是略带腼腆的,虽然不带丝毫攻击性,可看在余荟儿眼里却是刺眼非常,甚至让她觉得带着一丝挑衅。
她竟然被一个哥儿比下去了?
而他旁边的那个男人。
余荟儿从刚才起就在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晏辞。
她从小便是在男人的恭维和赞美声中长大的。
她知道他们看到她时的想法,甚至猜得到他们下一句话要说什么,而她只需要笑着回应便好了。
娘亲从小就告诉她,她是一个漂亮的姑娘,如果不是出生在村子里,她的这张脸会让她得到所有她想要的。
所以她细细打量着晏辞,想从这个男人脸上看到一丝和其他人一样的表情,然而她失败了。
这个人的目光全部落在他身旁的哥儿身上。
...
“荟儿,荟儿...”苏青木在一旁小心地唤她。
余荟儿回过神,转过头,脸上依旧带着微笑:“苏大哥,怎么了?”
苏青木有点不好意思地道:“就是,明晚的灯会,你要不要去...”
他看着她的眼睛,有点手忙脚乱,眼神飘忽:“不想去也没关系,我就是问问...”
“好啊。”余荟儿笑容愈发明媚,“跟苏大哥一起去一定很有趣。”
听了她的回答,苏青木傻笑了两声。
余荟儿转过头,用余光看着已经起身的晏辞,他从始至终视线都没有落在自己身上过。
这让她感到很不爽。
于是她突兀地开口。
“晏大哥要一起去吗?”
本来还在踌躇着说点什么的苏青木愣了一下,看向她。
已经站起身的晏辞更是回头奇怪地看了余荟儿一眼。
“灯会?”他重复了一遍,看向苏青木,“什么灯会?”
此言一出,众人都看向他。
就连顾笙都仰起小脑袋,朝着晏辞眨了眨眼睛。
余荟儿更是地“咯咯”笑了起来:“一定是晏大哥最近太忙了。”
她眨了眨眼,轻声道:“当然是七夕的灯会啊。”
晏辞:???
七夕?
什么七夕?
这么快就到七夕了?
他一脸懵地看向苏青木,苏青木给他使了个“你这都忘了?”的眼神。
晏辞心想,他这阵子从早到晚泡在香房,走在路上都是恍惚的,就差昼夜颠倒生物钟错乱了,哪想的到什么七夕?
怪不得苏青木那么紧张。
晏辞干咳了一声,有点不好意思地低头看了眼顾笙。
小夫郎仰着头,乌黑的眼睛一眨一眨的,虽然不说话,但是脸上的表情分明很期待的样子。
“去。”晏辞被他看得心里痒痒,一握拳,看着顾笙,“明天我们也去。”
“那真是太好了!”余荟儿一拍手,没有理会苏青木欲言又止的表情,笑眯眯道,“那我们一起去吧,正好人多还热闹!”
她转向苏青木:“苏大哥,你说好不好?”
苏青木就差将“我不愿意”四个字写在脸上了,然而最后犹豫半天还是说:
“好啊,那就一起去呗。”
...
晏辞走出门,还沉浸在“七夕我都不知道”的震惊中无法自拔。
顾笙拉了拉他的手。
晏辞看向他,顾笙轻声说:“夫君,陪我出去逛逛吧。”
他说完就看着晏辞。
晏辞这几天几乎没怎么休息好,整个人衣带渐宽,看起来都没了之前那股子灵气。
顾笙心里很心疼,但是又不知怎么劝慰,于是拉了拉他的手,指着远处主街上各色小摊贩,轻声道:
“那边摊子上有卖‘磨喝乐’①的,我们去买一个好不好?”
晏辞一愣。
“磨喝乐”又是什么?
能吃吗?
顾笙笑眯眯地,也不说话,只是拉着他的手兴致勃勃地往那边走。
大街上两边的摊子又摆了起来,晏辞依稀记得上次这么多花里胡哨的摊子涌在街头,还是端午的时候。
他被顾笙拉着手,走到一处摊子前。
边走边好奇地往两边看。
路两旁的摊子上摆放着各色泥塑的鸭子,大雁,乌龟,都涂上了彩绘,看起来有一种土土的美感。
看的晏辞直想乐。
摊子前面聚集着穿着五颜六色新衣服的人,有的小孩子在人群中穿梭,手里高高举着刚摘下来的,尚且带着水珠,含苞待放的荷花。
顾笙拉着他在一处摊子前停下,只见摊子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泥人。
这些小泥人外表做成娃娃的形状,脸上点着殷红的两团,身上涂着大红大绿的颜色,那些彩绘就充当穿在身上的衣服。
有的手里抱着鱼,有的手里拿着荷花,有的穿着肚兜,有的抱着更小的娃娃。
一个个看着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竟是出奇的好看。
晏辞看着那些泥娃娃,联想到小时候自己哭着嚷着,非要祖父把柜子上摆放的一对胖乎乎的娃娃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