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火葬场实录(104)+番外

作者: 糖果年 阅读记录

“呦,嘉懿郡主还有闲心射箭?”

郑明珠的声音远远传来,她望空无一物的箭靶,着重咬出“郡主”二字。

两名侍女为郑小姐打着伞,在王府锦衣玉食住了半月,郑明珠愈加自得。

校场的侍从尽职尽责阻拦:“校场危险,闲人不得入内。”

王府的侍女亦跟着相劝,郑明珠不耐烦挥退了人,摆出十足郡主的架势。

这儿是她的家,她想去何处便去何处,凭什么要处处忍让那冒牌货。

她斥退仆从,令侍女跪于原地。

侍女们不敢抗命,郑明珠洋洋得意走出几步,抬首望去时,竟见瑜安不知何时,对着她的方向举起了手中弓。

她未及反应,一支短箭“嗖”地离弦而出,穿过她耳畔,带起一阵凛冽杀意。

郑明珠吓得一屁股跌坐在地。

没有侍女来搀扶她。

郑明珠鬓发松散,珠钗被箭风带于地,发出“咔哒”一声轻响。

她僵硬脖颈,久久不敢动弹,怒火完全被恐惧压下。

方才那支箭,几乎是贴着她右耳而过,毫不留情。

只差几寸就要取她性命。

在她身后,短箭正中靶心。

狼狈万分之际,郑明珠仰头,见那前时有一面之缘的贵气郎君蓦然出现在眼前,有如神祇般天降。

他必定是目睹了方才一切的。

郑明珠满怀憧憬,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可那郎君只是抬手,半句未言。

立刻有侍卫上前干脆利落架起了郑明珠离去,没有给她说话的机会。

萧询走向瑜安,见她随手将手中灵巧的短弓放置一旁。

他失笑:“你便这么吓唬人?”

“她聒噪得很。”瑜安不愿多理会,又道,“事情可有眉目了?”

第58章 追妻第五月——线索

“已追查到了线索, ”萧询温声道,“不过还需一些时日。”

瑜安并不失望,两地相隔万里, 又是探查十余年前的旧事,能这么快查到线索已然不易。

况且,对方必定是有备而来。

萧询道:“朕今日寻你,是徐州的暗卫送回些东西, 你可要看看?”

“何物?”

昭宸宫书房内, 萧询命人取出了一幅画卷。

并非什么不世名作, 作画用的是民间最常见的画纸。

画上一对年轻夫妇,荆钗布衣, 彼此相望。

画师技法高超,二人神韵尽数现于画上, 绵绵情意似要透纸而出。

瑜安的手轻轻拂过画中女子容颜, 脑中一闪而过的记忆似拨开了层层迷雾, 渐渐苏醒。

“这是……我双亲的画像。”

瑜安的生母闺名唤做姜婉,并非出身官家,而是山间一名农家女。

当年,她父亲出征遇袭, 恰好被采药的母亲所救, 留在了山村中养伤。

母亲心善,以为父亲是军中兵士。她感激于迎击羯族,保边境安宁的将士, 精心照料父亲伤情。相处数月, 二人渐生情意。

等到父亲伤势痊愈后, 便带了母亲归家。

彼时姜家族中已无亲族,无甚牵挂。

父亲带母亲拜见过顾家双亲, 风风光光聘了她为妻,母亲自此成为名正言顺的顾家少夫人,与父亲恩爱和鸣。

瑜安望着画中年轻的女子,她还在徐州时,问过小叔叔许多家中事。

小叔叔永远只挑些轻松的告诉她。

顾家所有物件,在那场大火中尽数付之一炬。

纵然小叔叔重修了顾府,许多东西终归再难挽回。

“陛下从何处寻来的这幅画?”瑜安轻声问道。

“暗卫追查郑明珠下落时,一位姓李的画师送来的。听闻此画是他父亲所作。”

二十年前,年轻的李画师为一对夫妇作下此画。因他极为满意,在征得客人同意后,又临摹了一幅留在摊上,用以招徕顾客。

机缘巧合,就留下了这幅肖像。

画中女子的样貌,同郑明珠确有六七分相像。

她神情温柔,同瑜安记忆中的身影重合于一处。

“此画我可以带回去么?”

不是什么紧要之物,萧询颔首:“自然。”

瑜安仔细收好画卷,放回盒中:“多谢陛下。”

殿外,侍从通传道:“禀陛下,靖平王到了。”

这几日小叔叔在军中,瑜安想等他一道回府。

萧询与小叔叔去正殿议事,瑜安便留在这儿喝茶。

昭宸宫的书房,外朝机要并不多,书柜上还摆着萧询常看的闲书。

他们二人不知在商议什么,瑜安等得无聊,起身从架上挑了本书,打发辰光。

虽是史书,但言之无物,瑜安略略翻过就罢了。

她换了一本书,翻开时,才发现其中夹着的一张小画。

瑜安拾起,画上女子一袭樱粉色的衣裙,正在棋盘前学棋,神情专注。

是……她的画像。

窗边一株桃花灼灼盛放,人与花相映,竟有岁月静好之感。

瑜安认得其中景,那是代郡城中,她还留在萧询身边时。

她不会下棋,萧询闲暇时便教她。

她不敢拒绝,生怕露出破绽,勉力扮出一窍不通的模样。

可惜没把握好度,似乎笨得过头了些,只能硬着头皮演下去。

萧询却是无比的耐心。

他对她,几乎算是从头提点,没有一句重话。

代郡往事,瑜安本以为自己已尽数忘却。

画上落款的字迹是萧询手笔,宣和元年。

是他登基不久后。

瑜安默然许久,将画像好生夹回书页中,只作不知。

……

同小叔叔回府时,瑜安怀中抱着双亲的画像。

上一篇: 夫人威武 下一篇: 前任登基为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