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128)+番外
而南陈使团中,随他们居于宫中者,陈旭自信无异心之人。
一番商讨无果,司正司查案仍需些时日。
唯有一点双方皆明确,此案绝不宜大肆对外宣扬。
陈旭道:“眼下舍妹身体欠安,只怕与贵国婚约须暂缓,另择吉日。”
婚事依旧作数,礼部自会寻个体面的由头来更改婚期。
等送走陈旭,瑜安在书房中多留了片刻。
其实要厘清此案容易,且看是谁最不愿促成这桩姻缘。
除了北梁,不作他想。
“就是未知,他们从何处下的手。”
瑜安同萧询相视一眼,方才观陈旭的态度,想必他也隐隐猜到此事与北梁脱不了干系。
不过南陈虽选择与北齐结亲,但这些日子陈旭同刘真也有相交,想来不会愿意得罪北梁,更像是要两头落好。
换了瑜安在这个位置,也会如此选择。
她只关心无端被害的陈妤。至于几国相交的弯弯绕绕,是帝王所虑之事。
萧询也不愿她为此事烦心:“若有什么进展,朕再命人告知你便是。”他笑笑,“你今日寻朕,应该还有旁的事吧?”
瑜安的确有事而来。只是她尚未开口,萧询竟主动提起。
她道:“王府内的钉子,我想动一动。”
萧询挑眉:“郑氏母女?”
瑜安微一点头。
萧询温和道:“说罢,要朕如何做?”
......
送了嘉懿郡主出宫,高进瞧陛下翻过几封奏案,神色不豫,直以为陛下是在为朝政烦忧。
他候着陛下的吩咐,本以为要传哪位大人,大动干戈,孰料却听得帝王道:“将糕点撤了。”
“......奴才领旨。”
萧询瞥一眼玉盏中的点心,他记得这四五样是瑜安从前较喜爱的。可方才她坐了许久,却一口未动,莫不成是转了胃口?
偏生他还丝毫不知。
他合上一封奏案,又或许,瑜安是因有别的烦心事,无心饮食?
帝王疑虑,高进难以解惑。
他试探着道:“陛下,不如奴才遣人去靖平王府膳房打问一二?”
总要清楚嘉懿郡主现在喜欢些什么,他们做奴才的才好提前预备。
萧询搁了奏案:“去吧。”
高进领旨,又奉帝命去司正司传口谕,调两位女官入靖平王府。
......
“查了许久,竟只有这一星半点成效?”
宜云馆内,刘真声音透着怒意。
嘉懿郡主顾瑜安,为顾家旧部所救,多年来长于青州城中,机缘巧合才与靖平王相认。
刘真冷笑,什么顾家旧部,她分明是以叶家三公子的身份,一直待在叶家。
“办事如此不力,本王要你们有何用?”
“还请殿下恕罪。”
亲卫跪于地,也是有苦难言。
他们身处北齐,做起事来本就束手束脚。偌大一座北齐皇都,街头巷尾关于嘉懿郡主身世的传言,当真只有这只言片语,再探不出其他。靖平王府更是如铁桶般密不透风,完全寻不到机会。
“殿下消消气。”
喝了半盏侍女斟来的清酒,刘真不耐烦道:“那在此地的叶家人呢?”
他可是记得,叶琦铭与叶瑾舒都在北齐。
亲卫一愣,不知殿下为何忽然提起叶家二位郎君。
“属下等……这便去打探。”
“还不快滚。”
“是,属下告退。”
手中酒盏重重砸于案上,刘真余怒未消:“都是一群废物。”
也不知兄长是如何选的人,怎能成事。
……
探子伸不进手的靖平王府内,帝王正安然在韵华院中饮茶。
“送两位女官来罢了,陛下何必亲自跑一趟。”
“不妨事,”萧询拨了拨茶盏,“今日宫中也是闲暇。”
高进在旁陪着笑,瞧自家陛下八风不动,愣是不去听郡主的弦外之音。
见不速之客饮了两盏茶还未有离去之意,甚至道:“这茶沏得不错,再添些。”
毕竟借了人手给她,兼之顾忌王府颜面,瑜安忍了又忍,才没有请人出去。
萧询泰然自若,眸中漾起一抹笑意:“人既已到齐,好戏可要开锣?”
“自然。”
瑜安唇畔勾起一抹弧度,回之一笑。
“可惜用不着陛下登台,还请陛下回避罢。”
第71章 追妻第七月——醋意
致清院书房内, 午后暂未有要紧政务。
萧询与靖平王坐于堂前,除过饮茶清谈,二人也无事可做。
一炷香前, 瑜安方命人传了郑媪去,此刻韵华院中房门紧闭。
顾昱淮道:“瑜安带走人,是要做些什么?”
萧询语气平和:“朕亦不知。”
顾昱淮原本喝茶的手一顿,眼神中明晃晃写着陛下都送了刑具来, 竟然不知她用意。
萧询没有动眼前贡茶, 亦在猜测瑜安的心思。
可惜了, 没能留在韵华院中。
二人坐等了一会儿消息,顾昱淮道:“罢了, 瑜安行事素有分寸,总不会出格。”
“出格也无妨。”萧询不以为意, 横竖是在靖平王府中, 真出了什么岔子都能摆平, 只要瑜安顺意便好。
顾昱淮握着茶盏,从前怎么没看出小皇帝有些昏君的特质。
侍从隔了一扇门禀道:“王爷,郑姑娘方才来过。”
无需多言,必定是为郑媪被带走之事。
王爷早有交代, 致清院中人自然知道怎么打发了她。
“表小姐安心, 王爷虽政务繁忙,但已命人去韵华院过问。嘉懿郡主只是同郑夫人叙旧,几盏茶的工夫, 就在王府内, 不会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