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火葬场实录(13)+番外

作者: 糖果年 阅读记录

总得寻出破解之法。

叶瑾舒脑中复盘着白日里的棋局,唤来檀佳:“去问问,府上可有棋盘。”

“是,主子。”

……

朝宸宫内,萧询翻看着眼线奏报。

叶瑾舒回到府上,吩咐人买回了棋盘。

状似恭顺,实则处处谋算试探。

倒是让他觉得,这场棋局愈来愈有意思。

只不过么,自己对叶瑾舒太宽容了些。

边关偶然采得的一朵娇花带着刺,是时候移栽回宫中,好生修剪。

“王叔该回来了罢。”

“是。”高进垂手回禀,“王爷传了消息,月底回京。”

“好。”

风平浪静过了两日,叶琦铭踏入自家妹妹屋中时,瞧人正抱着棋谱琢磨棋局。

他毫无意外之色,叩了叩房门,引起叶瑾舒的注意:“爹娘寄了信来。”

“当真?”

叶琦铭从怀中取出信,与叶瑾舒一道拆开。

信纸一共三份。第一封是大哥的笔迹。

大哥道他们驻守徐州一切顺遂。北齐虽派驻不少官员接掌徐州,但为首的林知州林大人却是个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贤臣。他在徐州三月,治下严明,体察百姓,惩处污吏,积弊多年的官府气象一新。至于军中,仍由父亲总理安置。林大人颇为敬重父亲,道父亲在徐州多年,深谙民风民情。许多大事林知州皆听取父亲之意,并不专断独行。

不似在北梁时,他们那位陛下要么轮番派遣督官掣肘叶家,三不五时敲打试探,要么便是拖延军饷粮草,勒令叶家出战。父亲一面应敌,一面还要应对梁帝猜忌。几位督官盛气凌人,倚仗梁帝宠信,处处对军中事务指手划脚,延误战机。百姓连年遭逢战乱之苦,民生凋敝,他们全不放在眼中。除了叶瑾舒忍无可忍之下射杀的那位梁大人,余者都已伏诛,算是为叶家,为徐州百姓除害。

萧询看重徐州,已下旨减免徐州三年赋税。谁能想到北梁割让徐州,反倒成全了徐州九郡的百姓。

母亲的信中,则是叮咛他们务必保重自身,天冷加衣,爱惜身体。

子女孤身离家千里,为人母者总有操不完的心。

短短几页信纸,如何能到清。

最后读完父亲之信,叶琦铭道:“父亲提及,想让你尽快恢复女儿身。”

信中父亲说得极隐晦,毕竟这封信要到他们手中,不知辗转过多少人。

“我和父亲的意思一样。瑜安,你当真得考虑此事。”

“我知道了。”

父亲的教诲瑜安还是听从的,叶琦铭并不担心。

迟疑一会儿,叶琦铭道:“父亲在信中还问起,我们是否拜见过靖平王。”

此事在她们离家赴北齐时,父亲便再三叮嘱过。

提到靖平王顾昱淮这个名字,兄妹二人俱陷入沉默。

第8章 王叔

夜凉如水,屋中点着几盏灯火。

兄妹二人对坐,虽十余年未谋面,但这个名字对他们而言并不陌生。

靖平王顾昱淮,原本出自大梁顾氏,同叶家乃世交。顾家代帝镇守青州,威名赫赫,世代效忠大梁。顾叶两家共同宿卫大梁边境,抵御外族来犯,情谊非比寻常。父亲少时,还曾拜顾老将军为师,与顾家子弟出生入死。顾昱淮是顾家幼子,论辈分,他们可以叫顾昱淮一声叔父。

叶琦铭清晰记得,十六年前的冬日格外寒冷。

那时的他不过九岁,大雪连日纷飞,目之所及皆是一片白。粮食本就歉收,冬日严寒,百姓生计更加难捱。

好不容易风雪停歇,羯族骑兵侵扰的身影已近在眼前。羯族再度大举南下侵略,他们以游牧为生,大雪封山,于他们而言无疑是灭顶之灾。

为了生存,羯族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战况之惨烈,只怕经历过此战事的人永生都不会忘记。叶瑾舒尚年幼,对此事记忆已模糊。叶琦铭却知道,羯族人没有过冬的粮草,军队出袭,以汉军俘虏和妇孺为食,谓之“两脚羊”。

被攻陷的数座城池,羯族从不过多停留。席卷干净粮草银钱,吃空半城百姓,再赶剩余人作为军粮,便弃城而去。

所到之处,民不聊生。

边境数城百姓陷入绝境,目睹听闻羯族吃人惨状,人人自危。

那一战,是北梁和北齐初次联手,共同抵御羯族进犯。所有人都知道,如果挡不住羯族虐杀,那么中原腹地的百姓都危在旦夕。北齐顺帝命膝下第三子,魏王萧愈带兵出征。萧愈便是后来的齐明帝。而北梁军马则由顾老将军挂帅,正是顾昱淮之父。

两方大军会合于一处,计十七万。

外族当前,生死存亡之际,齐梁将士都放下国仇,拼力厮杀。

战事之悲壮,无人再敢回想。

中原将士付出沉重代价,战场上的尸体直堆成山,才勉力将羯族阻于关外。两国与羯族议和,奉送军粮布匹,换来一时和平。

边关数城烽火未熄,亟需休养生息。可那一战后,力挽狂澜的顾老将军被污通敌叛国,与北齐魏王萧愈勾结,意欲共分大梁江山。

往来的书信、印鉴呈于帝王案头,人证物证俱在,罪证确凿。梁帝大怒,以雷霆手腕下旨诛灭顾家。

顾家子弟在战事中伤亡无数,顾家军元气大伤。梁帝绝情,除了在外收整战局的顾昱淮逃出生天外,全族尽灭。

一代将门世家就此陨落,大梁边防塌陷半数。

可叹为国厮杀的将领,没有死在异族枪下,却死在了同袍的屠刀中。

所有为顾家求情者,以同罪论处。

上一篇: 夫人威武 下一篇: 前任登基为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