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火葬场实录(135)+番外

作者: 糖果年 阅读记录

好一会儿,瑜安道:“又要套我话?”

萧询一愣,本有些心虚,孰料瑜安接着道:“都说了,我凭本事出来的,那位太子奈何不了我。”

帝王一时无言。

酒醉的人说话做事皆不着调,也是情有可缘。

他踟蹰再三,转过千般念头,最后问出的话语却翼翼小心:“你心下,是如何看待那位太子的?”

烛影摇曳,瑜安这次答得快上许多。

“他模样生得极好。”

萧询:“……”

“若非如此,当真是下不了手。”瑜安自言自语。

“遇上他之前,你可心悦过旁人?”

“……否。”

虽说暗探早已将叶家三公子的生平查了底朝天,但亲耳听到瑜安说出答案时,萧询眸中不可抑制地漾起一抹浅笑。

“那——”他问出最想知晓的话语,“你可对他动过心?”

许久没有回答,久到萧询以为瑜安已然睡去。

浮云遮了明月,又随风而去。

榻间忽明忽暗,瑜安道:“美人一计,最忌讳动情。”

萧询掌心微蜷,心境一瞬跌入谷底。

并没有恼怒之感,只余无边愁绪蔓延。

“是。”他低语,似在应和瑜安,又似在说服自己接受事实。

“他一直要另娶旁人。”瑜安声中却带有怒意,“想要我跟他走,做梦。”

美人一计,从来愿者上钩。

……

翌日瑜安直睡到午时。她难得酒醉一回,醒后倒没什么不适。

昨夜的印象已经有些模糊,日光照进屋子,醒来时她已好生躺在榻上。

记忆中,萧询并未有逾矩之处。瑜安下意识看向桌边,此刻那处空空如也。

她穿戴整齐衣衫,推开房门时,农家的女主人正在院中摘菜。

“郎君醒了?”她净了净手,“灶上还热着饭,我去给您拿。”

一菜一汤,摆在了院内小桌上。虽是简单,倒都是瑜安不挑剔的菜色。

“我……”她顿了顿,“我兄长在何处?”

未免人起疑,她在外都是如此称呼萧询。

那妇人笑答道:“郎君方才说要看看新酒,跟着我家那口去了酒窖,特意交代不必叫醒您。”

瑜安喝了半碗汤,婉拒了妇人要为自己煮醒酒汤的好意。

不过那坛清酒,的确是有些烈了。

午后回城,沿途又过了两处村落。

因返程时绕行的路短,约莫申时末便到了下榻的客栈。

安然休息了一晚,连日来出城奔波,第二日瑜安同萧询都有自知之明,没有去赶早集,索性换到午后出门。

今日是望日,周遭村落的百姓约定俗成来城中赶集。他们多带家中所种的瓜果蔬食,自织的布匹,在街头简单支个小摊卖了,换得银钱以易物,有时还给家中孩童带些城里的稀罕玩意儿。

集市最热闹的时辰已经过去,摊上剩下的蔬果晒了半日,不及晨起时新鲜。

这几条街在望日临时作集会所用,都支满了摊子。

瑜安与萧询随意逛着,在巷尾一处不起眼的摊子上淘到了一把木弹弓。

听闻是摊主自己伐木所制,手艺已属精细。

瑜安把玩着手中弹弓:“晚间庙会有舞狮?”

萧询颔首,自八月中秋起至十月,每逢望日便有官府出头,组了戏班在街头与民同乐。

寿郡的舞狮乃是一绝,曾经为齐高祖寿宴助兴,得高祖盛赞,名扬天下。

“那我们得早些去。”

“好啊。”

在邻近一家酒楼中用过晚膳,萧询要了二楼最大的一处雅间。

伙计笑着道:“二位客官是专意来城中赏庙会的罢?”

瑜安颔首,伙计热心与他们指点几句,得了一把铜钱作赏。

他乐呵呵道:“一会儿彩狮吐绣球的时候,郎君可留神些。”

他放下酒壶并几碟小菜,退去一楼忙碌。

此处雅舍视野极好,凭窗而望,可将整座戏台尽收于眼底。

天未黑尽,戏台四周花灯次第亮起。

离舞狮开始尚有一段时辰,整条街已人头攒动,挤满了各处而来的百姓。

瑜安浅抿了一杯酒,支着下巴,听锣鼓声喧闹响起。

围看的百姓一阵欢闹,众目所归中,彩狮跃于台前。

寿郡舞狮名不虚传,配合着锣鼓之声,狮子口吐绣球,舞动得活灵活现。

台下不时爆发出喝彩之声,不绝于耳。

瑜安瞧得入神,十五的圆月当空,照耀着人间烟火。

萧询静静望着窗边的心上人。

好似也是这样一个月圆夜,瑜安在他怀中,声音带了哭腔,恼怒着不许他再触碰。

代郡月光皎皎,他与她说起皇都,说起儿时曾与父皇一同看过的一场舞狮,说起那万家安宁盛景。

他瞧人向往的眼眸,许诺过要带她归家,共赏此景。

那时的瑜安不知何时睡去。

她大概,早便忘了罢。

锣鼓声依旧,几头舞狮依次叠高,捧出顶端那一枚锦彩绣球。

叫好声连连,铜钱如雨点般掷上戏台。

散场时人潮涌动,瑜安险些被冲散,好在萧询眼明手快扣住她的手腕。

瑜安另一手捧着抢得的小绣球,萧询侧首看她,笑道:“回罢。”

第75章 追妻第八月——去父留子

人潮渐渐散去, 原本热闹的街巷灯火阑珊。

明月当空,照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

瑜安跟着萧询穿了一条近道,避开了人群。

长街寂寂, 巷尾一家食肆还亮着烛火。

食肆内只有零星一桌客人,看店的夫妇已在收拾铺中桌椅。

上一篇: 夫人威武 下一篇: 前任登基为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