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175)+番外
王府正门外,帝王御驾停于此。
迎着夕阳余晖,是陛下亲自接了嘉懿郡主回府。
“臣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福。”
王府侍从俱恭敬行礼,瑜安不看萧询,径直回自己的韵华院。
谢栩瞧着有趣,啧,这比从前还要有恃无恐。
第95章 追妻第十二月——立后
韵华院中烛火通明, 黑白暖玉制成的棋子分置两侧。
帝王招手,侍女送上了晚间的安胎药。
瑜安蹙眉,尚未开口, 萧询已然道:“药晾过一会儿,现下饮正好。”
想说的话须臾间被堵回去,瑜安没有接萧询递来的果脯。
侍女端了空药盏退下,另一人为陛下奉了茶盏入内。
“去取玉骰来。”
丹泓领命, 去多宝架上寻。
三枚玉骰呈于骰盅内, 顾昱淮才命人送了谢栩, 甫一踏入书房,便见如此架势。
“这是……?”
瑜安摇动骰盅, 待点数开出,六, 六, 五, 为大。
便是萧询执黑先行。
侍女候在外间,得郡主吩咐,除过添茶并不入内搅扰。
夕阳的余晖逐渐褪去,夜色笼罩大地。
屋中寂静, 衬得落子的声音格外清晰。
此一步需审慎, 三处落子之地,瑜安执棋沉思。
白日里玲珑堂内,萧询搅了她看账本, 要与她商议子嗣一事。
既由帝王担了生父名分, 许多事仍需从长计议。
腹中孩儿未知男女, 诚如萧询所言,若为皇子, 日后可继承大统。
须知,先定了皇子名分,日后出嗣到靖平王府甚是容易。
反之,若为靖平王府世子,再要认回皇室血脉便极易混淆。
“倘若,我们的孩子是帝王之材?”
瑜安落下一子,若有真本事,帝位当然坐得,何需相让。
荡平羯族,一统中原,须由明主坐镇,耗几代之功。
萧询所言不无道理。
他又道:“若为女孩,有公主的名分岂不更好?”
黑子停顿稍许落下,瑜安承认萧询的话语在情理之中。
故而,开口与他摆了今夜的棋局。
且各凭本事。
自酉时起,黑白二子博弈,几度翻转。
顾昱淮瞧得费神,眼见着不知要下到几时,先躲回了致清院。
高进命侍女剪过灯芯,屋内灯火愈加亮堂。
新月嵌于天幕,树影婆娑。
“明日再下罢。”
萧询将掌中几粒黑子落回棋笥中。
胜负尚未分晓,瑜安已觉困倦,便暂且搁了棋局。
原以为萧询要回宫,孰料帝王早有安排,今夜下榻靖平王府。
府上收拾出一方院落,几与韵华院比邻而居。
月光倾泻入窗格,瑜安沐浴过,一夜好眠。
梦境中尤是棋局模样。
……
翌日晨起,萧询阅过三省奏案,巳时光景瑜安恰起身。
棋局自是继续,瑜安以三手棋解了昨夜颓势。
黑子章法未乱,仍旧气势如虹。
“陛下,礼部刘大人在外求见。”
萧询允了刘喻到王府觐见,他落下一粒黑子,道:“让他先去拜会王叔罢。”
“是。”
高进传了帝王口谕,刘喻身后二位礼部官员捧了立后疏议,随侍郎大人前往王府主院。
帝后大婚,仪典隆重繁复至极。
礼部奏案共三册,如数翔实记下。
顾昱淮耐了性子,逐条阅去,刘喻时有述解。
等到粗粗览毕,已近正午时分。
顾昱淮留了几位礼部官员在王府用膳,刘喻合上疏案,先去向帝王复命。
“刘大人请。”
入了屋中,刘喻拱手施礼:“臣给陛下请……安。”
一见刘大人便是要观棋的架势,侍从搬来了一把座椅。
刘喻目光离不开棋盘,一时都忘了坐下。
黑白二子交错,他仔细扫过全貌,对阵之激烈,只叫他万分遗憾不能从头观起。
他揣摩情势的当口,又是五六手棋落下。
棋局将近尾声,最后是嘉懿郡主棋差一招。
刘喻按捺不住上前为他们二人点算,嘉懿郡主堪堪输了半子。
当真是一局好棋。
刘喻悉心复盘,未带纸笔,便将其记于脑中。
原本以为只是陛下与郡主闲时对弈,现下听陛下提起,似乎有何彩头。
“承让?”萧询笑言。
愿赌服输,瑜安无话可说。
过了用膳时分,瑜安午前吃过不少糕点,闻见饭菜鲜香,仍是觉得饿了。
顾昱淮来接小侄女用膳,瞧见帝王神情气爽,半点不见对弈疲态。
……
弈棋颇费精神,侍女为郡主盛了碗汤羹,顾昱淮道:“立后的仪程既出,可要瞧瞧?”
瑜安摇头,全然无兴致。
帝王赢了棋局,已先行回宫,很有自知之明。
外朝之事,且由萧询折腾去罢。
是以三月初十,当帝王立后的旨意传遍京都时,瑜安犹自在韵华院中安睡。
任朝廷世家为此议论得如何天翻地覆,她的小院中一派安宁。
一国之后,册立绝非小事。京都世家大族或多或少都听到些许风声。
帝王以嘉懿郡主为后,本就繁花似锦的靖平王府,如今更是再上一层楼。
圣旨昭告天下不过半个时辰,京都世家纷纷观望着,只待有人先手,便蜂拥往靖平王府道贺。既不能争于人前,更不可落于人后。
帝王登基六载,除过一位容妃娘娘,后宫虚悬至今。
相较后位的人选,陛下这突如其来的立后旨意,才更是叫人讶然。
嘉懿郡主出身靖平王府,乃明帝金口玉言所册封,身份贵重无需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