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火葬场实录(19)+番外

作者: 糖果年 阅读记录

叶瑾舒却发觉,侍郎大人的目光点在自己身上。

人选未定,左侍郎要他们四位商议一番,三日后报上。

叶瑾舒颇觉奇怪,左侍郎的意思显然是属意她前往。

回到自己的值房,后脚廖掌簿不请自来。

他是抚远伯府三公子,靠着祖辈荫封得了这个官职。另外两位主簿平日里少与他往来,他心里也明白,闲闲度日罢了。

如今工部里拨来了新人,他是有心将叶瑾舒划到自己这边的。

旁的不提,但就叶家三公子这副样貌,也是很愿意让他相交的。

来者是客,叶瑾舒泡了茶相待。

廖掌簿饮了口茶,一语中的:“叶大人可是在想,为何左侍郎会让你前去?”

他开门见山,叶瑾舒倒喜欢这份直爽。

“愿闻其详。”

虽说政事平平,但抚远伯府的公子颇通人情世故,消息更是灵透,否则也不会在工部如鱼得水这些年。

“这是上头的意思。”他笑了笑,“你可知尚书令是谁?康王爷。”

尚书令官居一品,多由皇族充任。纵然尚书省实权都由左右仆射两个副职分担,康王只担虚衔,但他若要过问尚书省事务,底下人无不从命。

廖掌簿意有所指:“叶兄同清涵郡主有些交情吧?”

叶瑾舒旋即了然,听闻康王正在给郡主议亲,大约是怕她留在京中会有什么非分之想,坏了郡主的亲事。

“多谢。”她接下了廖掌簿这份人情。

对方一笑,尽在不言中。

第12章 李代桃僵

“替我呈上去给左侍郎罢。”

自请调任出京的文案早便拟好,一直压在叶瑾舒案头。

今晨左侍郎身边的人旁敲侧击问起,她顺水推舟。

崔令史应是,接过叶瑾舒递来的疏案,很快去办。

砚台中墨迹已干,叶瑾舒望着外间晴空,湛蓝澄澈。

“若是刘兄,此局会如何解?”

午后翰林院内,叶瑾舒复盘了棋局。

黑白二子交缠,刘喻审慎观之,不觉凝眉。

他神情是罕有的肃然,良久方道:“若单是棋局,自然有解。可若棋局之外还有局,怕是不易。”

二人目光交汇的一瞬,叶瑾舒知道对方已然看透。

叶瑾舒笑了笑,正要收拾棋局,刘喻忽而又道:“黑子固然气势如虹,可白子只守不攻,非怀瑜素日品性。”

怀瑜是叶瑾舒的字,这般称呼她的人不多,刘喻算一位。

顺着棋盘望去,从棋局伊始,白子步步落了下风。

“不过我想,你已有了决断。”

一味守成,那便只能等候黑子疏失。

所有话都点到即止。

二人散了棋局,若无其事般继续对弈。

“大人。”

目送着叶瑾舒离开,直到小厮出声提醒,刘喻才收回目光。

“您瞧什么呢?”

“瞧人。”刘喻亲自整理着棋盘,方才,若是他没猜错——

叶瑾舒身上,总让他觉得有些非比寻常的秘密。

原本他可以一字不提。

只不过,以棋会友,他愿意将叶瑾舒视作友人。

……

疏案递交两日,迟迟未有回音。

兄长昨日归家,说起兵营中事,他主教习骑射,一切尚算顺遂。

此番轮换,兄长能在府中停歇五日。

“你在工部如何?”

叶瑾舒轻描淡写说了调任京郊之事,叶琦铭虽有不忿,还是点头道:“算是个好机会,出京避避也好。”

他家妹妹可没有那等攀附郡主的心思。主动避离京城,也能躲开齐帝为难。

“这等小事,既是康王的意思,想必齐帝不会过问。”他道。

“我想也是。”

第三日叶瑾舒被传唤入宫侍奉笔墨,工部事务暂且搁置一旁。

御书房内状似风平浪静。萧询聚精会神于要务,御案上分堆了两叠书案,一方已批复,另一方尚未阅看。

工部小小的调令,自然没有资格单独出现在陛下书案。

叶瑾舒看着奏案一封封少下去,站久了腿有些酸。

她面上不显,稍稍整理了沾上墨迹的袖摆。

“京郊修筑堤坝之事,你早便知道了罢?”

“是。三日前章侍郎有所告知。”

“是么?”

叶瑾舒垂眸应是。

早在半月前,户部提请修筑水利的疏案已经搁在萧询案头,近日才发还。

“你可知朕为何要叶瑾舒去工部?”

“臣愚钝,不敢揣测圣意。”叶瑾舒停了磨墨的手。

二人目光相撞,萧询轻笑:“回去罢。”

叶瑾舒不明所以,行礼道:“臣告退。”

手上沾染了墨汁,回到工部时叶瑾舒才发觉,取了帕子随手擦拭。

萧询今日的话意味深长,可她猜不透其中深意。

这份疑惑,在午后调任的一纸书文发到她值房后更甚。

工部由她往京郊督查水利,后日启程。

明日正是休沐,刘侍郎将她召了去,交代了几句相干事宜。

叶瑾舒对水务一知半解,万万没想到抽调得这样紧急。

刘侍郎却笑道:“事急从权,叶大人还是早些回府准备罢,午后不必当值了。”

远未到散值时辰,刘侍郎一派为下属考量的模样。

“敢问侍郎大人,与我一同前去的官员有哪些?”

这一趟调令实在太过轻率,许多事务都未安排清楚。

刘侍郎道:“工部自会安置妥当。叶大人回府去罢,要收拾的行囊还有许多。”

他下了逐客令,叶瑾舒斟酌着道了谢,先回自己值房中。小小一方桌案上,有她半月前命崔令史从工部府库调来的几份卷宗。

上一篇: 夫人威武 下一篇: 前任登基为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