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火葬场实录(204)+番外

作者: 糖果年 阅读记录

瑜安撇撇嘴:“殿下不放心,带着我就是。”

不显山不露水,防备得倒紧。

萧询笑笑,又?夹了?筷炙羊肉到?瑜安碗中。

“殿下。”高进在?外叩门?。

“何事?”

萧询传了?人入内,高进恭声禀告道:“成王世?子?殿下恰在?二楼雅舍,想来拜访。”

瑜安银箸微顿,如常夹起了?盘中菜式。

萧询颔首:“允。”

“奴才领旨。”

瑜安同?萧询相视一眼?,白日光景望仙楼中,既是碰巧遇上,不见反而显得有异。

她将?位置挪得离萧询远些?,高进回过神,帮瑜安公?子?端了?碗盏。

雅舍门?打开,侍从新搬来一张座椅。

成王世?子?萧谚拱手一礼,笑着道:“皇兄万福。”

瑜安起身,在?一旁稍候。

萧谚身后随着的两名侍从,瑜安有些?眼?熟,许是在?席上见过。

“顾公?子?。”

对外,瑜安为靖平王族中后辈,萧谚如此称呼并无不妥。

成王世?子?落座,因已用过膳,略坐坐品茗叙话而已。

瑜安听着萧询应对,绕来绕去,说的不过是些?场面话,驾轻就熟。

临分别之际,萧谚还道:“顾公?子?若得闲暇,改日再同?上场击鞠,一较高下如何?”

“却?之不恭。”

萧谚先行告辞,瑜安也没被他搅了?兴致,继续用膳。

走出许久,回到?自己的雅房内,萧谚方道:“可认清楚了??”

他身后一名侍从一礼,语气存了?些?犹疑:“回世?子?殿下,顾公?子?望去,的确与那侍女?有几分相像。”

不过女?郎那一日上了?妆,又?并未正眼?看来过,似是而非的。

萧谚拨了?拨茶盏:“罢了?,你先回怀王府。”

“是,殿下。”

茶水新换过,萧谚年节那日未赴东宫筵席,眼?下平白有些?后悔。

倘若如诚弟所?言,太子?府上有位姝色女?郎,容颜倾城。他是未见过,但太子?身侧平白出现的这位顾公?子?,样貌却?是极为出挑。

萧谚清楚行宫中备下的药力,如若太子?中了?此香,绝不可能独自捱过。

那么——

他叩了?叩桌案,唤来人:“去查一查,太子?往北山皇陵祭祀,这位顾公?子?可有同?往。”

……

春猎的日程定下,为今岁三月二十。

东宫与靖平王府会领两千禁军先行前往齐平山,余下朝中世?家?与官眷随御驾慢行,前后抵达日程约莫相差五六日。

靖平王府内,顾昱淮与萧询商议过猎宫布防事宜。依照往年旧例,另行调整,一切皆有据可依。

“小瑜安。”

才收了?布防图不久,顾昱淮远远瞧见瑜安身影,笑着唤她。

瑜安方在?王府校场习射,虽说是随萧询前往齐平山春猎,她自己倒也有些?兴致。

靖平王箭术扬名天下,王府内收藏宝弓无数,靖平王允她一一动用。试了?数张名弓,女?郎心满意足。

听靖平王召唤,瑜安近前,略略与他见过礼。

顾昱淮招手,亲随很快送来一张长弓。

“看看,可喜欢?”

瑜安是识货的行家?,弓身通体以檍木所?制,质地坚韧,远非寻常木竹可比。弓弦则用牛筋为主,辅以蚕丝、鱼胶等物。弓身稍加纹饰,原有的纹理便很已漂亮。

这样一张长弓,是靖平王府请工匠连日赶制而成。

瑜安握弓时,萧询跟着观过,王叔亲自掌眼?择选的弓弩,自然不同?凡响。

“多谢王爷。”

如玉的小郎君笑容明媚,显而易见的惊喜,恍若暖阳照拂心头。

顾昱淮唇畔随她蕴了?笑意,心中只想着待春猎归来,要再赠这孩子?几张好弓才是。

一连三日的晴天,东宫与靖平王府行囊收拾妥当,于辰时动身。

未置车驾,快马出城赶往齐平山。沿途春光正当盛时,官道通畅无阻。

马蹄飞扬,瑜安同?萧询在?前,一路奔驰,翌日午后便达行宫。

猎宫周遭布防一切妥当,萧询召来禁军几位副统领,有条不紊地下传诏令。

因是行宫,饮食住行诸多从简。瑜安居于太子?院落中,独辟一间厢房。

明帝御驾至猎宫尚有些?时日,瑜安趁着此段闲暇,大抵理清了?行宫与齐平山地势。

靖平王送来的舆图颇为详致,省了?瑜安不少麻烦。

三月二十三,帝王銮驾如期而至。

随行世?家?各自安置,亦有扎营在?猎宫周围者?。

天公?作美,数日都是艳阳天。

齐平山下景致秀丽,祭祀之礼巍峨壮观。

京都由康王留守,暂代朝政。

瑜安算着日程,静候第五日入山围猎之期。

相较她的清闲,萧询为储君,各项出猎典仪事必躬亲。

冗长的祭礼,先祖规矩不可废弛。

将?士逐日将?山间猎物赶入围场中,猎宫世?家?蓄势待发。

围猎共计三日,因观过天象,后几日或许有雨,帝王下令,便将?出猎之日向前挪。

原本一切顺遂,第二日午后,却?出了?些?不大不小的乱子?。

成王世?子?萧谚右股被流矢射中,不得不提前返回行宫之中。

随驾的御医为世?子?医治外伤,拔下箭羽时,护卫辨认过,竟是出自萧谚亲随之手。

许是盗用也未可知。

事情扑朔迷离,萧询只宽慰堂弟暂且安心养伤,此事必定会彻查。

“既如此,臣弟多谢皇兄。”

萧谚在?榻上谢恩,这一箭射得极深,伤势要将?养许久,围猎自是不能再参与。

上一篇: 夫人威武 下一篇: 前任登基为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