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34)+番外
太过巧合,令他不得不怀疑。
更何况,他寻到瑜安之所,正是代郡中叶家三公子叶瑾舒最后出现的地方。
谜团昭然若揭,只可惜他回京在即,没有办法亲手将她擒回身边。
梁帝昏聩,无能避战,徐州终有一日是他的囊中物。
叶瑜安,也不例外。
时隔三年,望仙楼中初次相逢。纵然心下早已笃定,在见到她的那一瞬,依旧泛起波澜。
她仿佛无事发生的模样,完全忘却代郡往事。
于是他召她入宫,料定这一次她再难逃离。
昔年的不告而别,如果是因为……叶家三公子心高气傲,不愿委身他为妾室,倒也情有可原。
寝衣翩然滑落……
……
云雨事歇,女子白皙细腻……满是欢好痕迹,无力地靠在他怀中。
萧询修长的手抚过她的面颊。时至今日,他仍有立世家女为后的心思,以平衡朝廷与后宫。
“朕以为,你是足能够自保的。”
叶瑾舒与叶瑜安不同。从前代郡城中的叶瑜安,仿若一幅华美的丝帛,精致,脆弱,让人不住地想要呵护。而褪去面纱后的叶瑾舒,却宛如一幅意境画,灵动而又千变万化,让人一步步沉溺其中。
红烛帐暖,一夜旖旎。
……
翌日醒时,不知外间是何天色。
萧询仍在身边,万寿节循例举朝休沐三日。
内殿中炭火供得足,仅着寝衣亦不觉得凉。
叶瑾舒仰眸与萧询对望,目光相接时,他低头吻上了她的唇。
又是一番温存,萧询瞧着叶瑾舒已然不记得昨夜之语。
酒后忘事是寻常,他道:“明日颐明苑中的瑞酒席,若是在内宫待着无趣,不妨随朕去转转。”
叶瑾舒点点头,瑞酒席亦是为萧询万寿而办,遍邀朝中亲贵。
交代完此事,萧询允了叶瑾舒在榻上歇息,先行离开。
他走后不久,叶瑾舒靠着软枕坐起。
不过三两杯酒罢了,还醉不倒她。
温嬷嬷和圆桃一直候在外殿,听得里间传唤,带了人捧着衣裙入内。
服侍叶瑾舒更衣的当口,温嬷嬷笑道:“听陛下的意思,奴婢等还以为娘娘要睡上许久呢。”
叶瑾舒以里衣掩去颈间痕迹,只道:“有些饿了。”
温嬷嬷不疑有他,听叶瑾舒吩咐,去准备了醒酒汤。
用早膳时,昨夜情形一幕幕闪过。
叶瑾舒放下粥碗,自信并无破绽。
“陛下去了何处?”她问得漫不经心。
她常来往朝宸宫,对御前的仆从素来大方,多少经营了些人情,至多是问问陛下行踪罢了。
对于她的这些小动作,萧询心知肚明,并未介怀。
朝宸宫为首的宫人道:“回容妃娘娘,陛下午后召了翊王世子对弈。”
以翊王府在北齐朝中的地位,恐怕萧询不止是笼络那般简单。
然而她身处后宫,许多消息实在闭塞。
……
颐明苑在皇城的东南处,历来供皇室贵族游宴之用。因地势巧妙,冬日里也日光充沛。
北齐皇都中最大的一座校场,同样位于颐明苑中。
校场三面以高墙筑起,北面修筑亭台楼阁,一直延伸到东西两面高墙,供贵客观赛之用。
还未到开宴时辰,年轻的世家子弟多汇聚于校场。
叶瑾舒与萧询到时,场中比试已然开始。
北面中央视野最好的一处亭台,独属于帝王。其侧连有一座精巧楼阁,为女眷休憩所用。
叶瑾舒自侧边阶梯进入这座揽月阁中,其间已收拾妥当,以一道珠帘相隔。
外间平台,除了萧询外,靖平王与其他几位皇室显贵同在此随驾。
天子亲临,周围十余座亭台楼阁早已由各世家占据,宾客分男女而坐。
揽月阁专意留于叶瑾舒,温嬷嬷道:“娘娘若觉得一个人冷清,不妨召几位小姐一同说说话?”
叶瑾舒摇头,或许今日前来的世家千金中,便有萧询未来的帝后。
她暂无意结交,只将目光转向场中。
今日比的是射箭之术,一轮轮比试,胜者继续留下。
天子观赛,几乎所有应邀的世家子弟竞相上场,前半段赛程自然索然无味些。
兄长叶琦铭同在场中。叶瑾舒的目光跟随着他。只不过二哥最擅长之处并非射箭,又需藏拙,在北齐一众世家公子中算不得醒目。
倒不是叶瑾舒有意偏袒,若是马背上比试骑射,这些风姿翩翩的世家子弟不会是兄长对手。
兄长撑过三轮便罢,到了最后一轮,场内留着的人中,叶瑾舒相熟的只剩宁国公世子赵凌。
大半场赛事观下来,并无什么出彩之处。
阁外御座上,叶瑾舒见萧询起身,靖平王随他一道下到场中。
她忽地坐直了身,有了兴致。
须知青州顾氏,以御射闻名于天下。顾氏利箭出,便是羯族最好的骑兵亦闻风丧胆,莫敢轻敌。
只可惜,随着顾家的覆灭,一切都化为传说。
靖平王顾昱淮乃顾氏嫡脉,今日若能有机会得见其风姿,实在是是最大的惊喜。
随着萧询摆驾,诸王尽数跟随。
外间平台已然空出,叶瑾舒干脆换到了亭台中央,那处视野最佳。
“臣等恭请陛下圣安。”
叶瑾舒自高处俯视,看那君王居于人群最尊位,众星捧月。
“容妃娘娘安。”
叶瑾舒望向身侧出现的人,还礼道:“世子殿下安好。”
翊王世子,出现在此并不奇怪。
萧译寻了空座坐下,仿佛与叶瑾舒熟识一般闲谈:“容妃娘娘喜欢观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