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火葬场实录(42)+番外

作者: 糖果年 阅读记录

“怎么这时辰还在睡?”

已近申时,叶瑾舒心道成日无事可做,睡得久些只当补上过去几年的亏空。

不过话出口,顺从地变成:“还不是昨夜陛下———”

她欲说还休,倒是取悦了萧询。

“去换身衣裳罢。”

刚睡醒的美人眸中犹带着几分雾气,神情不解。

“元宵灯会,今夜最是热闹。”

叶瑾舒这才发觉,君王今日着的是月白色的锦袍,周身上下并未有任何表明身份的物件,只在腰间系了一枚白玉佩。

萧询轻笑,如愿在眼前人的面上见到了明媚的笑。

叶瑾舒去里间更衣,选了条藕荷色绣缠枝莲花的袄裙,配了深一色的比甲。这身衣裙是兄长后头为她置办的,一直没有机会上身。

难得穿一次,恰巧同萧询今日的衣着相配。

发髻挽了寻常的云髻,以一支赤金嵌明珠的发簪做点缀,腕上套了一对羊脂玉镯。

收拾妥当,黄昏时分,马车驶出了宫城。一路行过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巷,最后停在一间熟悉的酒楼外。

望仙楼。

叶瑾舒忆起,她初次在皇都之中见到萧询,便是在这座酒楼中。

大约那时,他便已有谋算。

这个时辰正是望仙楼热闹之时,酒楼的掌柜如上回一般恭候着。

二楼视野最佳的一处雅间留与帝王。叶瑾舒取下帷帽,推开窗子,能望见不远的裕河,如玉带一般穿城而过。

街两旁,华灯已陆陆续续装点起,只待日暮。

“先用晚膳。”

叶瑾舒点头,发簪上的明珠闪着温润的光。

她依旧不喜望仙楼今夜菜色,只用了一碗元宵。

膳房的师傅费了些心思,以瓜果之色,将碗中汤团染作了五色,每一色配有不同的馅料。

除了廊下的护卫,叶瑾舒发觉附近长街上亦有暗卫。

她内力不深,只怕守在帝王身边的人手远超她所察觉的。

她并无半点出逃之意。

看起来,哪怕她对萧询一片顺意,他依旧防备着她。

第25章 娇花

明月悬天,街巷点缀着无数华丽明灯,流光溢彩。

不远处的裕河在灯火映照下,有如天上的星桥银河般壮观。

悠扬的丝竹乐声自河上传来,达官贵人的香车宝辇列在道旁,赏灯的百姓皆衣着鲜亮。

整座城池灯火繁盛,花灯铺就,一片欢歌笑语。

诗云,“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大抵如此。

叶瑾舒守于窗边,长街盛景尽映入眼中。

身后的萧询气定神闲品茗,只在雅间从容观之。

灯会游人如织,街上人头攒动,新涌入的观者几无立足之地。

唯有远离纷飞战火,百姓安乐,方能得享眼前这份盛世太平的欢喜。

萧询为帝王,从来都是自高处俯视。

可叶瑾舒却爱这份热闹。

边地之中,战事消弭,军民同乐,是她最大的祈愿。

不知徐州城中,何时能有这样一场盛景。

一道窗子,隔开两处光景。

虽只能困于雅间中,但外间的喧闹气息,依旧让她觉得自在鲜活。

瞧窗边人一直望着街角卖灯的小摊,萧询淡声对高进吩咐几句。

望过满街灯火,叶瑾舒只可惜,如此赏灯到底无趣,便同萧询早早回宫。

身后的喧嚣逐渐远离,为避开人群,马车选了僻静些的小巷。

夜里有红薯香甜的气息飘来,叶瑾舒将帘子拉开一角,见街边有一老者支着红薯摊子。

她转眸去看萧询,萧询心领神会,命车夫停下车驾。

他陪着叶瑾舒下了车,冷风一吹,显得小摊上热乎乎的烤红薯愈发诱人。

叶瑾舒熟门熟路地挑出两个红薯,老者用油纸包了,笑眯眯道:“您拿好。”

她分了一半给萧询,红薯飘香的时节,就让她想起从前在家中的情形。

咬上一口,是熟悉的味道。

叶瑾舒心情好,与萧询不知不觉说起童年趣事。

这条街虽不是主街,但零星几盏灯火装点,衬着遥遥传来的人声,也别有一番意趣。

二人在街头走了一段,高进为主子付了银钱,带着人不远不近地跟着。

萧询含笑听着叶瑾舒之语,听她说到自己曾拉兄长逃学,就为了在城中赶集的日子,去买上些新鲜吃食。

“赶集一月一次,摊贩都从附近村落来。集市上五花八门,什么都有。我还买过一对兔子养着。”

“后来被父亲发现了,还是二哥揽了所有过错,亏得有我阿姊求情。”

对于他们这些小把戏,父亲心知肚明,不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护卫们察言观色,在高总管示意下退得更远些。

隔着一条巷子,前处是一盏二人高的仙宫灯,架在高台之上。

仙宫灯灯架通体雕刻云纹,六扇扇面上绘有仙人图案,以木轴相连。这盏灯出自官匠,由京兆尹府运置在此处与民同乐。仙宫灯周围,又布着各式小灯,做出瑶池美景。

这样的巨型华灯,由官府灯会上装点了十余处。只不过此处游人的目光皆被临街那盏最大的万寿灯吸引,加之此地偏僻,显得这一盏精巧的仙宫灯少有人问津。

叶瑾舒驻足去瞧六扇灯面上绘制的神话,起风时,各扇面绕中心木轴转动,美轮美奂。

这一扇绘的是嫦娥奔月,叶瑾舒驻足欣赏,只是在木轴转动声中,却有些异样响动。

她待要仔细分辨,高台上那盏仙宫灯竟毫无征兆地坠下,牵动周围十几盏连灯。

上一篇: 夫人威武 下一篇: 前任登基为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