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58)+番外
萧询命人将封赏名录发往门下省,又道:“还未恭喜王叔,寻回小郡主。”
既是王叔的至亲,也能算作他半个妹妹,他会好生照拂。
……
“外头为着你的事,可都议论顶天了。”魏宁侯府内,叶琦铭嗑着瓜子,“我去茶楼喝茶,十个人中有九人都在谈论靖平王府的小郡主,啧啧啧。”
他望着眼前宝贝了十几年的妹妹,道:“瑜安,顾瑜安。”
一字之差,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分别。
妹妹在顾家的名字,本来应是唤作玥安。只是她道这么多年已成习惯,虽改回本姓,还是留了瑜安作名,靖平王也万事依她。
叶琦铭抓了把瓜子,他就记得三弟出生之时,父亲去往家中的信件,分明是说母亲给他们兄弟二人添了个弟弟。
就算后面因为什么大师之语,总不至于父亲未卜先知,孩儿才落地就将他瞒作男儿身。
三弟自幼体弱多病,他与大哥多少知道。有医师断言,三弟活不过四岁。弟弟六岁夭亡,母亲丧子之痛难以抹平,一腔爱意尽数给了瑜安,才能早早重新振作。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
叶琦铭蓦然惊觉,当真相吐露那一刻,从前许多疑虑之处都有了解释。
难怪,难怪父亲不信神佛,却会因所谓的大师之语,给幼子改名。
也难怪,母亲会带瑜安以养病为名,在庄子上住了整整三年,避人耳目,回家时将从前照顾三弟的几个嬷嬷尽数撤换。
更能说得通,瑜安自幼被充作男孩儿养大。
父亲与母亲竭心尽力,瞒过了陛下,连他这个亲儿子都蒙在鼓中。
骤然听到这些消息时,叶琦铭直愣了半天神,方找回自己的声音,还惹得瑜安一顿嘲弄。
他心里想得明白,无论是叶瑾舒也好,还是顾瑜安也好,都是他最疼爱的妹妹。这一点,永远不会变。
“这些是母亲叫我带给二哥的。”
衣衫裤袜,四季衣物一应俱全。
顾瑜安笑笑,这么多东西,若非自己跟着小叔叔回皇都,当真是拿不下半点。
“还有,铜钱之事——”
叶琦铭撇撇嘴:“这个时候,你倒是想到叫我顶锅了,”
母亲的信中专意提及,要他将护身符的铜钱还给妹妹时,他真是一头雾水。
“好二哥。”顾瑜安避开此事,多亏有兄长遮掩。
叶琦铭当然不会与她计较:“怨不得父亲让你我多与靖平王走动,感情我就是个认亲的陪衬。”他越说越兴奋,“有靖平王撑腰,你在这北齐不是能横着走了?”
以靖平王的地位,那可是真真正正的朝野敬重,心悦诚服。
多一个人疼爱瑜安,是件极好事。
思及此,叶琦铭不免遗憾:“如若早些相认,也不会有宫中那些破事。”
妹妹何至于陷在宫中一年,由皇帝拿捏。
“对了,皇帝那处怎么说?”
顾瑜安摇头:“我还未见过他。”
想来,他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同在京中,总要见的。”顾瑜安态度明朗,落落大方。
……
华贵的马车行进在南华大街,其上悬挂的靖平二字,引得百姓自发避让。
有识货者瞧出,整辆马车是以檀木所做,四角悬挂的金铃价值非凡。想必,其间坐着的便是入宫赴迎春宴的嘉懿郡主。
二十余名王府亲卫护送,好生气派。
眼下宫中没有公主,嘉懿郡主的身份愈发不同凡响起来。
羡艳之余,街旁的百姓也都为靖平王欢喜。王爷征战沙场,庇护万家。他孤苦半生,总算有了至亲承欢膝下,享一享天伦之乐。
马车行至宫门口,禁军放行。
靖平王府郡主的马车,可一路停至内宫广德门外,无需下车驾不行。
迎春宴设于御苑中,男女分列,遍邀世家公子贵女。
陛下尚未列席,也不知是否会赏光。
人人皆知,如今后宫空悬,后位落于何府尚未可知。
宾客几已齐至,女宾席上,右首第一位,坐着京中贵女之首,清涵郡主萧念。
左首第一位仍旧空置着,主人是谁昭然若揭。
不少与苏婧涵交好的贵小姐私下向她打听着这位嘉懿郡主的底细,从她含含糊糊的话中,已然明了。
流落在外多年的顾家小姐,还不知如何在边关苦寒之地活下来的,能登什么大雅之堂。
苏婧涵心中亦没有底,虽同在王府,但韵华院与她的院落相去甚远,她其实未见过这位表妹,却很享受这些世家小姐围在自己身旁。
她望向与自己隔了六席的左首席位,眼中嫉恨一闪而过。
清涵郡主坐得稳当,仿佛浑不在意新封的嘉懿郡主会夺去她半数风头。
随着开宴时辰愈近,在场宾客好奇心愈盛,等着一睹这位嘉懿郡主真容。
内侍一连声唱和,众人目光不约而同望去。
苏婧涵下首的小姐一指杏花门外那一抹窈窕身影:“瞧,这不是来了吗!”
第34章 追妻
春风拂面, 吹落几瓣杏花。
女子一袭月白衣裙,清雅的颜色,裙摆上以银线绣成的芙蓉随着她的脚步变换。
眼尖的贵女立刻识得, 这身衣料乃云绫锦,寸锦寸金,素来只供内廷。也就是靖平王府深沐皇恩,能得几匹。
花影下, 女子面容渐渐清晰, 喧闹的宴上一时为之噤声。
乌发挽作飞云髻, 以一支玲珑七宝簪为主钗,垂下细细的流苏。几只白玉花簪点缀在乌发间, 耳上一对明玉耳铛,清丽脱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