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火葬场实录(62)+番外
更何况如今嘉懿郡主归来,这位表小姐就更无足轻重了。
在王府安享荣华这些年,她总该摆正自己的位置。
……
给康王妃拜完寿,清涵郡主拉了瑜安去自己的院中说话。
康王妃满意地见到幼女与靖平王家的郡主交好,还吩咐人不必打扰。
瑜安命檀佳收好康王妃给的见礼,王妃出手阔绰,一整套的明玉头面,从发冠到玉钗再到耳铛,玉质细腻,雕工上乘。
“后日就是册封礼吧?”
“是。”数日前,礼部已经郡主的冠服送到靖平王府。
清涵郡主笑着道:“莫紧张。册封礼挺简单的,跪着听一段册文,领了宝册,一应仪式都有嬷嬷提点,不会出错。”
她回忆起来:“我记得十岁那年受册时,是皇后娘娘给我颁的宝册,你今年是谁啊?”
“是陛下。”
这也不奇怪,后宫无主,只有几位太妃。
瑜安笑笑:“都是看在小叔叔的面上罢了。”
清涵郡主道:“那也是你好福气。”
她巧妙地避开后宫旧事,见瑜安不在意地提起,也放下心来。
……
郡主的册封仪典设于宝德殿,有宫中的嬷嬷亲自到靖平王府,来为嘉懿郡主梳妆。
换上一层一层繁复华贵的礼衣,坐在铜镜前由嬷嬷挽发时,顾瑜安忽而想起自己册封容妃时的情形。
才一年多过去,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戴上郡主玉冠,两位嬷嬷仔细地为她整理发髻旁垂下的流苏。额上一条明珠坠链熠熠生辉,有画龙点睛之感。
装扮妥当,连在宫中侍奉大半生的梳发嬷嬷,都不得不由衷赞叹一句郡主好颜色,手艺上亦更为用心。
入宫的礼车已候在王府外,时辰分毫不差。
“王爷在宫中等着郡主呢。”礼仪嬷嬷笑道,今日盛典,王爷不便全程作陪。
四名侍女捧着郡主的裙摆,上头刺绣着的各色珠玉在光下愈见华美。
瑜安登上礼车,在礼乐声中,车驾往宝德殿而去。
玉阶旁,两列女官肃容而立。
顾瑜安跪于金丝软垫上,听面前花甲之年的册封正史一板一眼宣读册封旨意。
虽说多是溢美词藻,但执笔之人文采斐然,不落俗套,竟让瑜安仔细听入了几句。
“……着册为嘉懿郡主,钦哉。”正使浑厚的话语响彻在殿中,两位女官上前扶了郡主起身,小声提醒着接下来的礼数。
待到下一吉时,陛下会亲自前来为嘉懿郡主授予宝册。天子颁礼,如此殊荣,在大齐几代郡主中还是头一位。
不过想到郡主的叔父乃靖平王,一切便都不再稀奇。
嬷嬷惯例上前为郡主整理鬓发,添补妆容。
细细端详之下,最后只补了一点口脂。
顾瑜安提了裙摆,礼坛旁立着的着绯红官服的年轻官员,是她的一位旧友。二位册封副使之一,四品礼部侍郎,刘喻。
“刘兄。”她笑着与他道。
自册封伊始,刘喻的目光便少离开郡主。
只是顾及重重礼数修养,没有开口,刻意避开。
眼下见郡主落落大方,不禁觉得是自己过于迂腐。
二人交谈几句,刘喻态度自然起来,皆不知不觉忆起从前对弈之事,甚是投契。
……
尚未踏上玉阶,萧询遥遥望见了那一抹红色的身影。
如云的乌发上堆叠琦玉,坠下流苏,映衬着那张瑰丽倾城的容颜。
“陛下驾到——”
第36章 上风
宝德殿外, 宫人跪了一地。
刘喻退开三步,站至正使身后。
“陛下万安。”
帝王亲至,顾瑜安屈膝行礼。步摇随她的动作微微晃动, 华光流转。
“平身。”
萧询眸中万千情绪划过,目光一刻都未离开眼前人,顾瑜安微微一笑以对。
正使上前,提醒道:“陛下, 吉时已至, 请陛下为嘉懿郡主授宝册。”
女官捧了金册站到一旁, 所有人等依序就位。
瑜安挑眉,跪于软垫上, 裙摆如花一般盛放。
她面上含了得体的笑,抬眸望向萧询时, 不卑不亢。
授册的祝词是礼部早便拟好的, 萧询取过宝册, 道:“愿郡主——”他顿了顿,“长乐未央,欢欣顺遂。”
正使一顿,礼部选来的祝词远非是此, 以“淑慎性成, 勤勉柔顺”始,以“性行温良,淑德含章”终。
他不敢多言, 依着礼数往下唱和。
顾瑜安波澜不惊, 接过了帝王手中象征郡主尊位的金册。
金箔绘刻细腻, 闪着光辉,置于描金的托盘中很有分量。
她将宝册递与身后的檀佳, 欲起身时,萧询对她伸出了手。
大典之上,外臣女官皆在场。顾瑜安没有拂他的面子,借了他的力站起,旋即抽回手。
“陛下亲至,臣女不胜欣喜。”
她笑着一字一句谢恩,仿佛萧询只是她的陌路人。
……
陛下亲自送嘉懿郡主出宫,高进领着宫人远远跟着。
近日朝政繁多,陛下不过只匀了两刻时间至册封仪典。但此时此刻,竟无半分回去的心思。
萧询望身侧落后自己半步的人,他一早便知道顾家这位小郡主的名字,顾玥安。
只是从未想到,天底下有如此巧合之事。
“总会遇见,身世我想亲自说给陛下罢了。”
瑜安主动开口解释,并不想因为自己,让小叔叔在萧询面前为难。
那日在望仙楼偶遇,萧询竟当真未派人监看,倒让她有些意外。
昔年旧事,她虽是亲历者,记忆却早已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