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火葬场实录(81)+番外

作者: 糖果年 阅读记录

不是什么大事,因而她觉得没有向小叔叔说起的必要。

没成想,竟让魏国公府有此误会。

她连曹盛的样貌都没记在心上, 更别提嫁给他。

......

明月悬空, 撒下一地清辉。

“小叔叔。”韵华院内,瑜安正在收整书册。

原本颇为宽敞的黄花梨书案,因堆了不少东西显得有些凌乱。

顾昱淮随意寻了位置坐下, 却在书案一角的盒中瞧见一枚熟悉的玉令。

“此物怎在你这里?”

他拿起端详过, 确信不是仿品。

瑜安回眸看了一眼, 道:“明珠宴那日,陛下赠的。”

她语气稀松平常, 这枚玉令真算起来,也跟了她三五年。

见小叔叔握着玉令,眸中划过讶然神色,瑜安问道:“可有什么讲究?”

她并不知玉令来历,只知它极其好用,能让她从代郡重重关卡中顺利脱身,入禁宫也是畅通无阻。

“这是陛下十岁正式被册立为太子之时,先帝赐下的,乃东宫身份的象征。”

见玉令者,如见陛下。

“此物陛下多年来从不离身。只不过数年前随军出征,遗失在了边关。”

时隔多年,如今玉令再度出现,陛下竟将它赠予了瑜安。

他将玉令好生放回匣中,叮嘱道:“非寻常物,轻易莫示人。”

瑜安应下:“寻到机会,我归还陛下就是。”

她虽知玉令贵重,可在宫中时萧询却迟迟未从她身边收回,还以为没那般紧要。

小叔叔既来,瑜安也有话要问:“今日魏国公提亲一事,小叔叔为何要当着陛下的面说起?”

毕竟是王府私事,与朝政和萧询无关。小叔叔大可以寻个借口先搪塞过去,晚间再告诉她。

顾昱淮微微一笑,他的确是有意为之。魏国公府的亲事,不单要看瑜安的态度,还要考虑小皇帝。

瑜安曾嫁与他,倘若日后另行婚配,尚不知小皇帝是何意。

刻意在他面前试探不妥,如午后一般恰好是顺势提出。

“我是未想到,他连玉令都愿意给了你。”

细算下来,瑜安在宫中不过一载,怎就让小皇帝动了如此真情。

顾昱淮叹口气:“这么些年,除了你,陛下身边就只有从前代郡中那名女子了。”

“是么?”

他以为瑜安不知晓这段往事:“前些年陛下随军出征边关,一鼓作气拿下代郡,在围困……”他笑了笑,“对,就是在代郡围捕你的时候,认识了那姑娘。”

小皇帝在军中时,常与他有书信往来。

彼时叶家三公子那一箭,虽未伤到他,却也挫了军中锐气。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小皇帝布下局,誓要擒到这位对手。

他那时读军报,还赞叹过一句后生可畏,却不想这就是他顾家的箭术。

小皇帝的信中志满意得,他已困叶三公子在城中,各处城门严加防范。

原本以为敌将落网只是时间问题,可数日过去,却迟迟未等来小皇帝的好消息。

他时隔一月再收到信,除开军中事务,小皇帝在信中最后提及,在代郡中遇到了一位姑娘。

寥寥数语,少年人的动心情事跃然纸上。

后来先帝病重,小皇帝回京时,身边却不见他数次提到的那名女子,连带着他的玉令也不知所踪。

朝中因先帝驾崩风云变幻,诸王环伺,小皇帝将儿女情长抛去一边。

他亦无暇多问。

继位,平叛乱,待到朝局稳固,已是一年之后。

朝中奏请陛下立后选妃的声音日盛,只是一道道奏疏递上去,从未得到任何批复。

以叔叔的身份,他向小皇帝问起,不愿辜负先帝临终前对他的嘱托。

小皇帝只是淡淡回道:“朕暂无心此事罢了。”

“陛下……还念着代郡中的姑娘?”

少年人的情事,未得圆满。小皇帝很少提及这段遗憾往事,身边人也都避讳着。

“朕会寻到他的。”

顾昱淮忽而忆起,当时御书房内,小皇帝在看的是徐州军报。

福至心灵一般,他望向瑜安,道:“那姑娘,该不会——”

“是我。”

她解释几句:“代郡之中重重围困,暗卫紧追不舍,我没有办法,就躲进了青楼中。”

虽然改换回女子身份,暂时蒙蔽了萧询的眼睛,但代郡各处戒严,她根本没有办法脱身。

一直留在青楼非长远之计,万一萧询得到些别的消息,只怕她再难隐藏。

因而,她干脆赌了一把,主动寻上萧询,留在了他身边。

北齐太子设下此局等她,她自然要适时回敬一二。

“我盗走了那枚玉令,才能从代郡离开。”

“谁能想到,我还会在皇都,再遇上他。”

顾昱淮:“……”

好好好,他是越来越看不透年轻人的情事了。

……

天朗气清,门房来人禀告道:“郡主,曹世子派人送了帖子,一个时辰后来府上拜访。”

瑜安午憩方醒,这桩莫名其妙的事,还是尽早了结为好。

她特意选在花苑中见曹盛。

水澜亭四周视野空旷,王府中来来往往的护卫侍从不少。

檀佳与两位侍女候在瑜安身旁,为郡主添茶。

“世子登门,有何指教?”

美人一袭月白广袖绫裙,发上点缀几支晶莹玉钗,垂下几道流苏。不过薄施粉黛,容色倾城。

每每见到郡主,曹盛只觉如此美人,从来都是淡妆浓抹皆相宜。

“陛下前时下了旨意,我不日将启程去平州军中任职。”

上一篇: 夫人威武 下一篇: 前任登基为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