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火葬场实录(94)+番外

作者: 糖果年 阅读记录

那是他十九岁遇见,为之一见倾心的姑娘。

他其实……梦中的萧询想,他其实想要她的心甘情愿。

第55章 追妻第四月——折腰

阳光洒落树影间, 驱散了晨雾。

靖平王府后院厅中,瑜安方同小叔叔用早膳。

新出笼的一屉灌汤包鲜香多汁,近来是瑜安的心头好。膳房变着花样做来, 蟹黄口味、鲜肉口味各有千秋。

从边关抽身回来两月,离了枕戈待旦的战场,哪怕回京大小事情一件接着一件,瑜安都觉清闲, 并不觉有什么。

夏日里水草丰美, 羯族人甚少南下, 逐水草而居,故而边境百姓能得几月安宁, 盼望着秋收。

自同萧询挑明了话,瑜安平静地等了几日, 并未等到他有何动作。

小叔叔长居京城, 徐州家中若无事, 瑜安自然也长留靖平王府。

于大事上,她自觉能同萧询两不相欠。至于回京后萧询几度帮她的人情,寻机会还是要还他。

同萧询之间,少年人的一段情事, 尚未到不死不休的境地。

泰然处之便罢了。

有时候她也会想, 倘若未和小叔叔相认,自己回到北齐该是何种光景,是再扮回叶家三公子的身份么?

她没有答案。终归是未发生之事, 多思无益。

银箸夹着的灌汤包落入碗碟中, 汤汁已凉了大半。

瑜安回神, 低头咬了一口。

用过早膳,瑜安以茶漱口。

顾昱淮道:“午后要去宫中?”

瑜安点头:“是。”

今日是南陈昌王与顺颖郡主作东, 借了宫中翠微殿设宴。

邀约的人不多,除了萧询这位贵客,还有安王、裕王,再有便是康王府的清涵郡主,都是北齐皇室这一代的年轻子弟,不知怎的还要拉上她凑数。

许是看在小叔叔面上。

南陈使团待靖平王府礼数周到,备来厚礼。于情于理,瑜安都该接了帖子赴宴。

对小侄女,顾昱淮没有要格外叮嘱的,只道:“夜里早些回来。”

不知道是在防备谁。

瑜安笑着应下。

相较于这场例行宫宴,她更期待六日后宁国公府的马球赛。

趁着还未到伏暑日子,京中各大马球赛场依旧热闹。

宁国公府做东,广散请帖。其中有几场马球赛的规矩是一男一女组队便可上场较量,瑜安早早拉了兄长凑数。

那几日兄长轮到五日休沐,正好在京中。

初回靖平王府、册封郡主的风头已过,世家皆已熟知她的身份,探究的意图少了许多。兼之又是宁国公府作东,无妨。

……

入宫赴宴的时辰清涵郡主前日已同瑜安议定,二人的车驾一前一后在宫门口碰面,换了同一乘软轿往翠微宫去。

翠微宫在禁宫南处,原本是几位公主住处,因稍稍偏僻些,在顺帝一朝扩建宫室后,渐渐就改作了其他用处。翠微宫中搭建有一座戏台,正殿翠微殿可设小宴,顺帝、明帝两朝时,时有嫔妃来此听戏。尤其是顺帝一朝,纳了佳丽百余人,嫔妃间的戏码远比戏台上唱的戏更为精彩。等到了萧询继位,后宫空荡荡的,翠微宫都闲置了许久。

从南陈使团到来后,本就热闹的世家间更是流水宴席不断。清涵郡主纵然爱热闹,四下里赴宴难免觉得疲累。

“还是你好,成日里能躲清闲。”

除了宫廷推不掉的席宴,她就没见瑜安赴过谁家的帖。

北齐这一代没有公主,清涵郡主作为康王嫡女,宗室贵女之首,皇室对她的期许自然不同些。康王妃疼爱女儿,但对其礼仪规矩的教导从未有过懈怠。

两个女孩儿说话间,软轿到了翠微宫外。

昌王与顺颖郡主作为宴会的主人家,已在正殿中。安王和裕王也先她们二人一步到。

彼此见过礼,清涵郡主唤了两声堂兄。

明帝子嗣不多,安王和裕王皆是妃妾所出。安王年长,王妃是明帝在世时亲自为他定下的。

“嫂嫂今日怎未一同前来?”清涵郡主好奇道。

“她啊,昨日随岳母去千佛寺礼佛去了,过几日才回来。”

安王笑容温煦,也对瑜安一颔首。

瑜安与这两位王爷不大相熟,不过从裕王眉目间,还是能看出同萧询有几分相像,只是神色更为温和。

侍女给二位郡主新沏了茶水,是南陈特有的花果茶。花香与茶香交融,馥郁清香。

几个年轻人凑在一处,开始虽有些拘束,相处一阵后殿中渐渐也放松起来。

没有人想去看戏,清涵郡主便组了局想打叶子戏。多出两人,昌王主动相邀一人弈棋。

安王笑着道:“嘉懿郡主如何选?”

清涵郡主一心扑在叶子戏上,顺颖郡主同昌王是堂兄妹,让这两位主家在一旁对弈也不妥。

便看瑜安心意,想要玩叶子戏或是下棋皆可。

瑜安想了想,今日不愿多费神:“打双陆如何?”

佳人开口,昌王无有不应。

侍女备好一副新的双陆棋,瑜安同昌王换去了东侧的桌案上。

双陆棋多凭运气,掷骰子看点数就好。

至于叶子戏那一桌,因南北规矩有些差异,顺颖郡主入乡随俗,上家的裕王还耐心为她讲解。

斗双陆若无筹码就少些乐趣,昌王陈旭备了一枚双鱼佩,瑜安想了想,干脆取了一锭黄金。

陈旭笑道:“郡主当真省心。”

他眉目生得俊逸,自带一股风流。瑜安知晓他是南陈国主第五子,因母族出身高,生母又获帝宠,一贯很得南陈国主喜爱。

就是不知,他对储位作何想。

上一篇: 夫人威武 下一篇: 前任登基为帝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