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婢女软囚(186)+番外

作者: 木木好好吃饭 阅读记录

过了好一会儿,木头似的人终于动了。

唐乐安端起茶水,素手拨动茶杯发出沙沙声,垂眸瞧着水中浮动的茶叶,扯了扯唇瓣,道:

“那个小丫头名叫朵朵?”

年长丫鬟道:“回夫人的话,那丫头确叫朵朵,是今年年初刚进招进府的。”

“朵朵......”唐乐安嚼着这个名字,忽而想起一个可可爱爱又有点笨拙,时常为她着想、怒其不争的小丫头。

指尖划过杯沿,她陷入了沉思。

门口,一抹颀长的身影走进。

她抬眸,瞥去。

见到是他。

眼中划过一抹浓厚的厌恶。

侧首,闭上双目,不愿去瞧他。

将那抹厌恶捕捉到,顾云峥僵在那里,局促片刻转身走了出去,背影瞧着有些萧瑟索然。

就这样,过了几日。

这天,府上突然来了位老客人。

“哎哟,这绿植摆丑死了,都不晓得这府上的下人都是干什么吃的,真是不像话......”

“瞧瞧,这山石摆的位置也不对,镇山镇水镇宅,位置都摆错了还怎么镇?”

“还有这......”

老客人一路走,一路念叨。

直至一处僻静的宅院,他才停下满嘴的碎碎念,清了清嗓子,整理了下衣领,抬脚走进。

屋内,唐乐安穿针引线,缝制着一件小衣裳,眼光余角瞥见门口有个人影,她抬眸望。

就见卫建忠歪着脑袋,往屋里瞅。

目光相对。

卫建忠咧唇笑了起来。

“沐沐丫头,缝衣裳呢。”

说着,他走进屋。

在旁寻了个位子坐下。

唐乐安将针线活儿搁下,提壶斟茶递过去,“卫爷爷,您今日怎地有空前来?”

卫建忠端茶,浅尝后道:

“明日云顶寺开祭天大坛,为天下人祈福祷告,场面会非常宏大,我一个孤寡老人独去甚是无趣,也不知有没有人愿意陪我这个糟老头子......”

话里话外的点拨,叫人听得发笑。

唐乐安挑眉,笑道:“卫爷爷这是要邀请晚辈同去?”

卫建忠轻笑,茶杯搁下。

“去吧,莅临法会现场能沾到福气,万众神佛会保佑你的。”

手放在肚子上,唐乐安凝眉一瞬,嫣然点头道:“好,晚辈去。”

“行!”卫建忠撑着膝盖站起身,拍了拍衣面不存在的皱褶,“沐沐丫头,你忙吧。我明日来接你。”

唐乐安闻言起身,道:

“晚辈送您出去。”

“不必不必,你歇着就成。”卫建忠摆着手,自顾自地往外走。

唐乐安见状于门前站定,目送着老人穿廊而过,渐渐消失在视野中。

......

翌日。

晴空,大阳天。

唐乐安坐上马车,冲卫建忠微微颔首:“卫爷爷。”

“诶!”

卫建忠爽朗地应了声,随口问:“可有用早膳?”

唐乐安笑盈盈地点头。

“有的。您身体可还好?”

“好着呢。”卫建忠脸上扬着笑意,许是今日天气晴朗,他的心情也很不错,瞧着唐乐安气色有些不大好,关怀备至地道:

“瞧你这小脸煞白煞白的,可是那臭小子又在难为你?”

卫爷爷年纪大了,有些事情不适合叫老人知道。唐乐安没多这个嘴,只道:“天儿太热,有些吃不下东西。”

卫建忠叹气,絮叨着:

“所以说你们年轻人呐,真是一点都不晓得为自个身子着想,想吃就吃,不想吃点儿都不吃,这怎么行呢,还是要按时吃饭,这样才好。”

耳畔碎碎念不停,唐乐安面上带着笑意,静静的听着,也不做声。

马车穿过长街,出了涪县。

又行了一段路,来到一处山脚下。

仰首望着延绵不尽的阶梯,和熙熙攘攘往上爬的人群,唐乐安深吸一口气,这山怕是要比云甘寺还要高,也不知要走多久。

卫建忠在旁听到她的叹气声,爽朗笑道:“哈哈哈,可是觉着怕了?”

“有点。”唐乐安老实应声。

“云顶寺今日有高僧坐镇,才会有这么多人。咱们也快些罢,不然若是错过了开坛,那就可惜了。”卫建忠道。

他拄着拐杖,率先往上走。

唐乐安随行在后,漫步走着。

爬山的过程枯燥乏味,但胜在沿途风景不错,一边观赏着美景,一边慢慢地爬,倒也不算难熬。

早早出发,临近中午才登顶。

祭坛还未开始,周遭全是密密麻麻的人。

唐乐安跟着卫建忠来到一处角落高台,从此处望去,祭台的光景一览无遗。

第168章 不破不立

四四方方的大木桌上,摆着个小青鼎。手臂粗的香,各摆一边。蒲团大的龟壳,正中而放。

木桌下方,是一个木鱼和蒲团。

左侧廊下,忽而走来一人。

此人一出现,闹哄哄的场面刹那间安静。

他身披袈裟,眉心一点红,面目清冷,缓步登上祭台,坐在蒲团上,执起木鱼旁的犍稚,一手竖在胸前,眸子似垂似闭,细声默念。

祭台下方,坐着数百名和尚。

碎碎的诵经声,声小而悠长,聚拢在云顶寺这片土地上,化作一张巨大的法阵,将所有人都笼罩其中,仿若神佛普光下照,心灵得到了净化。

唐乐安盘腿而坐,听着悠扬的念经声,迷惘不安的心在这一刻也沉静了下来,不禁忆起一些往事,一时之间思绪纷乱。

一炷香过后。

诵经声戛然而止,场面久久寂静。

“噹!”

佛钵声敲响。

上一篇: 秋日赋 下一篇: 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