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同人)知否发糖日记(44)+番外
小两口正劝着齐国公呢,宫里传出了宋英宗口谕。
顾廷烨御前失仪,罚在家闭门思过十日,不许上朝。
至于顾廷烨怎么失仪,为什么失仪,口谕里没提,但是不妨碍这件事上京师热搜。
沈国舅和顾都督,鳏夫浪子抢媳妇!
英国公的老闺女,许给谁得细琢磨!
官司打到天子前,闭门思过为红颜!
如此热搜之下,英国公张家按兵不动,沈国舅沈家控评删帖。
沈国舅原配邹家和顾廷烨以外的顾家则乐开了花,拼命转发推波助澜。
要知道邹娘子也没那么有奉献精神,能做正室夫人谁也不会想做妾啊!
要是张家的婚事不成了,她的希望不就来了?!
顾府的现任侯爷顾廷煜和顾老夫人小秦氏,更是巴不得这门亲事不成。
能让顾廷烨触怒皇帝,丢官罢职就更好啦!
热搜主角之一顾廷烨顾都督,闭门思过的第一天,确实没上朝。
人家骑着高头大马,一路吹吹打打,带了官媒和庚帖,去张家正式提亲了!
这一路上那叫一个热闹,京师吃瓜群众全都出来沿街叫好。
热搜人物如此配合宣传,热度立即变成了爆。
顾廷烨在英国公府门前下马时,几乎半个京师的闲人们都围了来看热闹。
第33章 顾家往事
顾廷烨满面笑容地站在门口对吃瓜群众拱手道谢:“谢谢诸位乡亲的捧场和祝福,若是亲事能成,顾某一定成亲之日一定摆三天流水席,请诸位吃酒助兴!”
在满场加油声中,顾廷烨带着一个媒婆和一个老嬷嬷进了英国公府。
英国公上朝不在家,明兰倒是在张家。
英国公夫人一晚都没睡好,一早就派婆子送信给明兰,说想找机会聊聊。
明兰推己及人,这事儿要是发生在自己身上,盛老夫人定会吃不下睡不着。
因此尽管有了身孕,还是回禀了平宁郡主,急忙坐车来了英国公府。
明兰刚在后宅和英国公夫人张桂芬一起坐下,茶都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呢,前院来报,二品左军都督顾廷烨顾大人上门提亲来了!
众人:……兵贵神速,顾都督打仗应该是一把好手!
英国公夫人急忙撇下明兰和张桂芬,自己出去见了顾廷烨。
场面话说完,忍不住话里话外就打听起了往事。
顾廷烨如何不知道自己污点满身,将身边的老嬷嬷介绍给了英国公夫人:“这是我生母白夫人的乳母常嬷嬷,来自扬州。常嬷嬷虽是我母亲的乳母,却不曾卖身,乃是良民,在我心里是最亲的长辈。我的往事,常嬷嬷最清楚。夫人和张娘子想必心里有很多疑惑,男女有别怕不好问我,不如请夫人带常嬷嬷见一见张娘子,交待清楚,再做定夺。”
顾廷烨说完,常嬷嬷便走上前给英国公夫人行了礼。
五十来岁,腰板笔直,整洁干净,不卑不亢,目光坚毅,一看就很信得过。
英国公夫人也是个爽快人,扔下顾廷烨自己在大厅喝茶,自己带着常嬷嬷进去见了张桂芬和明兰。
常嬷嬷随英国公夫人进到内宅给张桂芬和明兰见了礼,便笑着说:“烨哥儿对我说过,张娘子将门虎女,才貌双全,爽朗大气,通身的气派别说汴京,便是全大宋也是拔尖的。今日一见,烨哥儿真是一点儿也没说错!齐家的小公爷和齐夫人也不是外人,还得谢谢您夫妻两帮烨哥儿奔走!国公夫人,张娘子,烨哥儿过去的事儿,我最清楚,我说给你们听,要是有什么不放心,尽管问我!”
如此常嬷嬷开始了回忆模式,一说就说到了几十年前。
常嬷嬷本是扬州人氏,和丈夫一起务农为生,本来家境就贫寒,丈夫还染上了肺痨。
为生计所迫,常嬷嬷在自己的初生女儿夭折了后进了当地的富商白家,给顾廷烨的生母白氏做奶娘。
她为人正直,做事尽心,白老太爷曾提出收常家夫妻俩为奴。
但常嬷嬷不愿卖身,宁可少落些好处也婉拒不从。
常嬷嬷生下次女后丈夫去世了,她便带着女儿一心一意伺候白氏,但始终不曾卖身为奴。
常嬷嬷的女儿后来在扬州嫁了个白家的年轻掌柜,日子很过得去。
白老太爷虽然有钱,奈何命中无子,和老妻只有白氏一个独养女儿。
白老夫人去世前也给白老太爷纳了几房妾室,奈何不是没动静就是保不住胎儿。
老两口最后也死了心,只把白氏这个独养女儿当眼珠子一般疼爱。
等白氏年纪到了,白老太爷本来想为女儿招赘个女婿,继承家业。
不料此时汴京的宁远侯府顾家前来求亲,说尚未婚配的四公子和五公子任随白家挑选。
士农工商,商家居末。
白家虽然有钱,却没地位,因此这门婚事白老太爷是大大的动心。
不过生意人精明得很,白老太爷并没有被宁远侯府的金字招牌迷了心窍。
他暗地里打听到,顾府三位公子,只有大郎顾偃开是个君子,但已有正室大秦氏。
顾家四郎和五郎并无出息,行为放浪,于是婉拒了这桩婚事。
不想半年后,顾老侯爷与顾老夫人亲自登门,称长子的原配夫人大秦氏病逝,想为其求娶白氏为续弦。
白老太爷一听大喜,虽然是续弦,但是侯府嫡长子的正室夫人,将来就是侯爷夫人啊!
而且顾偃开名声很好,堪为佳婿。
于是白老太爷欣然允婚,白氏便带着丰厚嫁妆和常嬷嬷,从扬州远嫁去了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