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婚后,我发疯整顿全候府(241)
“四哥不说,我自然不明白,四哥不是也说我长大了吗?四哥不如试着和我说一说,说不定我可以帮你,帮楚家。”
楚四郎听到这句话,突然变脸。
“你帮我们?”清冷不悦的声音响起,随后似乎害怕陶夭夭吓到,强忍着不悦,收敛些许情绪,“你想如何帮我们?谋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我楚家上下一百多口人。
楚家军更是有十几万,我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夭夭,你该不会真的相信了那狗皇帝的话吧。
当年如果不是他,你何至于一出生就没有了母亲,我楚家军也不会被困营沟谷,损失惨重。”
说起这些事情的时候,楚四郎眼底都是恨意。
刚刚还一脸温润如玉的公子,此时像修罗殿爬出来的恶鬼,神色狰狞得让人只是看一眼就畏惧不已。
陶夭夭强忍着畏惧,安抚他,“四哥,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见楚四郎蹬他,赶紧转移话题,“就算当今陛下是昏君,可是景国百姓何其无辜?”
“他们无辜?”楚四郎冷笑,“我楚家为保景国江山无忧,百姓安居乐业,驻守边关百年,可最后得到的是什么?
战事起的时候,我们就是景国的英雄,一旦战事结束,我们向朝廷要粮草的时候,我们就成了搜刮他们民脂民膏的恶人。
他们只看到了我楚家大军,如何骁勇善战,是如何把外敌赶出边关的,可是他们看不到这些将士背后付出的是什么。
边关将士,多少人九死一生,马革裹尸。最后却连一副棺材都没有。
他们的家人,甚至连几两银子的抚恤金都要求告无门。
这就是我们的陛下,这就是你口中护着的百姓。夭夭,先生教我们读圣贤书,教的是生存之道,但是等你真正长大你就会发现,要想日子过得好,全凭一腔热血是没用的。
如此以来,只能让你在乎的人过得艰难。”
楚四郎不过刚刚弱冠,可是此时,他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犹如一个风烛残年的老者,一双布满沧桑的眼睛写满了故事。
陶夭夭看着这样的他,突然满心不忍。
京都城里那些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公子哥,每日想的是如何花天酒地,如何欺负人,可是她的亲人,已经满目苍夷。
说实话,当今陛下,确实不是一个明君。
而楚四郎说的这些事情,她在历史书里,在电视上都有看到过。
这些人除了是叛臣,他还是她的亲人,在她知道这些事情后,她是真的再也说不出一句劝说的话来。
可……她这一次过来的目的就是劝说他们放弃从前的想法。
而一旦他们缴械投降,等待他们的最好结果就是解甲归田。
一个将士,武器是他们的生命,更何况驻守边关已经几代人的楚家人。他们的骨子里流的都是上战场厮杀的血。
让这样的人解甲归田,只怕比杀了他们还残忍。
“这些事情,你们可有与陛下说过?”陶夭夭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说了这么一句。
楚四郎满脸嘲讽道,“你真的觉得我们没说过?我听说你最近和宫里来往密切,那你也应该知道了陛下当年做的很多事情。
他与皇后可是结发夫妻,谢家就算不是皇后真正的娘家人,却也是把她养大的地方。陛下只因为谢家权势太盛,就要斩杀他们满门。
夭夭,楚家的根基不比谢家弱多少,更何况我们还手握十几万大军。
你觉得就算我们不生别的心思,陛下会放过我们?
就算当今陛下放过了我们。将来登上这个位置的人会放过我们吗?先不说旁人,就是定北王,你口口声声说他喜欢你胜过一切。
夭夭,你还太小了,不懂情爱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用的东西。
等你明白,你就知道,这些都只是你的一段经历,而最后陪着你的,只有我们这些亲人。我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疼爱你,也绝对不会背叛你的人。”
不过半个时辰的光景,陶夭夭听到了很多她从前不知道的事情,这让她原本信心满满的她,此时满脸的迷茫。
楚四郎说的每一句话她都明白,也知道楚家的顾忌,可是……君和臣,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说不清楚的苦楚。
楚家遇到的,历朝历代的武将也遇到过,难道旁人也会因为不公平就做了叛臣吗?
君王不贤明,那就找一个贤明的君王来做这天下的主人。
但是百姓无辜。
四哥说,百姓不愿意拿粮草供养他们,这个说辞她不认可。
军中粮草是由国库供给的,而征税是户部的事情,这两者根本没有直接关系,为何四哥对百姓怨气这般的大?
陶夭夭追问,但是楚四郎却不肯继续说这件事情。
“祖父知道你来这边了,想着你们也有些年没见了,便让我带你去边关住一段时间,如果喜欢,也可以留在那边。
至于陶世安对你做的事情,你放心,我会派人去找他算账的。”
“不必了。”从前或许怨恨陶世安,可是这段时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她也算报复了陶家,日后只要他们不主动招惹她,她是不会轻易去招惹他们的。
就当是,从前恩怨,一笔勾销吧。
“怎么?舍不得。”楚四郎说起此事的时候,心里有些不满。
陶夭夭见他误会,笑着摇摇头,“我与他们,看似是亲人,其实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和你们才是亲人。
我不想再去恨了,因为恨一个人,也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而一个人的时间,精力就这么多,如果我給了他们,那就会亏欠其他人。